2019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95519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5分)1、看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8分)j p ling hn do qi yu hu c xing ( )( ) ( ) ( ) ( ) q t tio b go ji tio wng j m( )( ) ( ) ( ) ( ) lng lng t tu h i k qn q zhn y bo ( )( ) ( ) 2、读拼音,用“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1)坠(zu zhu)落山涧 排山倒(do do)海(2)民族英雄个个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zh sh)节。(3)经过了这么多的磨难(nn nn),毛泽东一颗为党为民的心人人皆之。3、读句子,写出带有拼音li的句子。(4分) (1)那位年轻的父亲终于在一片瓦( )堆下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2)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 )我。 (3)我有个慈祥的母亲,我还有个严( )的父亲。 (4)圆明园不但建筑雄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 )史文物。 5、比一比,然后组词。(8分) 檐( ) 衰( ) 驯( ) 绎( )瞻( ) 哀( ) 训( ) 译( ) 6、词语大本营(9分)(1) 将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舍身取( ) 力( )狂澜 ( )不犹豫 再接再( ) 不容争( ) 前( )后继 雪上加( ) 震耳欲( )惊心动( ) 夜以( )日 一( )千里 严阵( )待句子:经过他( )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以后能( )。(2)请另写两个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_ _。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3分)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即使也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 )愤怒,( )悲哀。( )鲸的体形像鱼,( )它不属于鱼类。( )困难再多,他( )会完成这项任务。7、补充句子或按要求填写。(12分)(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 。(2)_ ,万事功到自然成。(3)_ ,笛弄晚风三四声。 (4)我本来看好我们国家的男子篮球队的,可自从开赛以来,球队一直是_ (填歇后语),令我失望透了。(5)圆明园不但(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 )。上自先秦时代的( ),下至( )历代的( )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 )。(6)甲骨文是_时代刻在龙骨上的文字。传说是_创造了文字。 (7)小明下决心改掉粗心的缺点,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就_了。(写一句歇后语) 8、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1)活泼可爱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大苹果。(缩句)(2)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成陈述句) (3)圆明园的毁灭是文化史上的损失。(扩句)(4)爸爸说对我说:“我晚上七点钟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5)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梁晓声写的。(修改病句)(6)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7)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陈述句)(8)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9)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 9、本学期学了不少的古诗词,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写下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_,_。 _,_。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25分)(一)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回答问题。(15分)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3、“失”的意思有:失掉;过失没有把握住找不着改变常态没有达到目的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 ),第二个取意思(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什么?会说什么?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 瑰宝化成了灰烬。弟弟吃着苹果。(二)课外阅读(一)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2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淘汰 交口称赞 3、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_(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4、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3分)_ (二)伞 的 故 事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了大雨,便被浇成了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我小,不懂事,竟不能(t ling)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里十分(jin nn),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n du)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激动地说: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娘( )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包袱( )说 :去吧,你要的伞!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1、把文中拼音的词语写在括号里面。( )( )( )2、按要求填空。(2分) 熬夜的熬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字典里的解释:久煮;忍受,耐苦支持,在这里应选( )。3、在文中的( )中填上说话的提示语,使人动作,神态、心理更具体。(2分)4、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 )5、揣摩人物心理。(6分)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娘沉思时想: 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 娘当时想: 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我当时想: 6、文中的情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读到哪处时最感动呢?你是怎么想的呢?(3分) (三)换一扇窗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个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 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刚才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玛利亚说。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你应该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要排演一个小型话剧,其中一个角色很适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鼓励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并获得了成功。由于他的大鼻子,所以人人都记住了这个学校里的小明星。 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结果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他叫斯格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你因某种缺陷而愁闷苦恼时,应该换一扇窗。这样,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开启的将是成功的大门。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4分)闷闷不乐:_ _。名声大振:_ _。2、把句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中的“几乎”一词删除掉,行吗?为什么?(3分) 3 、根据短文填空。 (5分)当小男孩在一扇窗中看到人们正在埋葬一条可爱的小狗时,他_;当他换了一扇窗,看到一片芬芳灿烂的玫瑰花时,他的悲伤_。 “换一扇窗”表面意思是换一个窗户看风景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深刻的含义是 。 4、大鼻子小男孩的老师玛利亚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用几个词语概括)你喜欢大鼻子小男孩的老师玛利亚吗?为什么? _5、 作者写大鼻子男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一个句子回答)(3分) _根雕眼镜我从邮局取回一个邮包。那是我的一个搞雕塑(s su)的学生寄来的,里面放着一副由树根雕成的眼镜,非常精美。我心中一动这么多年了,他还记着那件事?那是二十多年前,我在一个小城市的中学任教。他来自农村,在学校住读。高一时他的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可到了高二下学期,他的成绩却下降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个孩子虽然来自农村,却自尊自强,学习非常努力,从不肯落(l lu)在别人后面。我试着找他谈了几次话,想问出原因,可他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嗫嚅着不肯说什么。后来我问了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学,才知道他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曾去医院检查了视力,居然两眼都近视到了400度。我思虑了几天。他家中比较贫困,显然他是不忍心向父母开口要钱配眼镜。我来拿钱给他配,这让他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接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一向特别敏感,稍有不慎,便会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一周后的一个星期天,我约(yu yo)他到我寝室来,说要给他补习一下古文。我认真地为他讲了一会儿,便起身假装到书架上找资料,顺便碰掉了那副早已准备好的眼镜,然后漫不经心地说:“哎,我这儿东西太多了,乱七八糟的,好多以前的东西还堆在这儿呢。”看到他正抬头看着我,便说:“哦,你看,这是我几年前配的眼镜,一直没戴,现在都不合适了。你戴上试试,让老师看看好不好看!”说着,我把眼镜递给了他,又回头继续找东西。再回头,他已经戴上眼镜,正在翻我的教学辅导书。不错啊很像个大学者哦感觉怎么样“我觉(jio ju)得挺清楚的。”“那太好了,你正好戴上它吧,连眼睛盒也拿去吧,省得放在这儿占地方。”我心中一阵暗喜。“老师,我”“嫌我的眼镜不好啊?”我假装有些生气地说,“都没怎么戴过,你看,还挺新的呢。”“没,没有。”他红了一下脸,不再做声了。后来,他的成绩又如同以前一样优秀了。他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美术系,如今已是著名的雕塑家时隔多年,我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这件事情我几乎已经忘记了,直到收到这个邮包。邮包里,还有他写的一封信,信中写道:20年前,您送我的那副眼镜让我能够看清黑板,而夹在你教学辅导书里的那张记有我近视度数的纸条,则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真情,更安抚了我稚嫩自卑的心灵。这副根雕眼镜是我酝酿多年的作品,现在敬献给您。它不是一副眼镜,而是我感恩的心(作者贺伟 选自语文学习报XX年总第262期)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2分)塑(s su)落(l lu)约(yu yo)觉(jio ju)得2、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3、本文采用了“回忆”的记叙方式,请找出表现回忆的语句,写在下面。(2分) 3、联系课文内容解释“自卑”“感恩”。(4分) 4、文中的学生上学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2分) 5、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老师?(2分)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然不给我一件礼物。”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 )地问:“孩子,你哭什么?”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 ),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老人又说:“ 孩子 ,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 )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吧!”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短文上面的横线上。(2分)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珍爱( ) 悲痛( )3.发挥你的想象,在文中横线上补充完整句子。(2分)4.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5.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你认为他倾诉什么呢?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6.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7.阅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把感想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_ _ _ _ _ _芭蕉春天,两鬓班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的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像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1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第2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3分)2按要求写词语。(8分)写近义词:厉害-( ) 哺育-( )写反义词:枯萎-( ) 和蔼-( )3如果你是一株茂盛的小芭蕉,你会对憔悴的老芭蕉说什么?(3分)4本文通过芭蕉在赞美什么人的哪种精神?(3分)5假如你将来也成为一名老师,你希望做一名怎样的老师?(3分) 母亲两年前夏季的一天,我和十几个同学聚在朋友的小房里看电视、听歌曲、打扑克,边玩边聊,十分高兴。正说的热闹,传来了一声声微弱的音阶错位似的声音:“卖韭菜”不是那种简短有力的吆喝,而更象一种不抱任何奢望的乞讨,在众多有韵有板的专职小贩中显得那么生涩,那么不和谐。正在甩扑克的小东不耐烦了:“这卖韭菜的,没吃饭,绵羊似的。”众人一片哄笑。哄笑中我看见了从窗前像那颤颤的声音一样缓缓行过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我清晰地看见了她花白的头发,流着汗水的脸,那干裂的嘴唇。我的心一阵撕扯,我怎么能够相信,那是我的母亲。母亲没有看见我,我走到窗前,望着母亲佝偻远去的背影,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母亲不会骑车,就推着自行车在后架上带着一筐韭菜,在那样毒烈的阳光下,用她微弱的声音换取我的学费、生活费。而在那片哄笑中,在同学的不解中,我没有勇气承认那卑微的劳动者、那憔悴的老妇人是我的母亲。从此,我沉默了,奋发了,然而我始终不能忘记那个下午,我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在那个午后的阳光下流下的汗水。1、请你用“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的句子。(2分)2、母亲在毒烈的阳光下卖韭菜,是因为 (4分)3、 从此,“我”沉默了,奋发了,原因是什么?(4分)部分答案2、读句子,写出带有拼音li的句子。(4分) 砾、励、厉、历 二、词语大本营。(20分) 1、比一比,然后组词。(8分) 檐(屋檐) 衰(衰老) 驯(驯良) 绎(络绎不绝)瞻(瞻仰) 哀(哀伤) 训(训练) 译(翻译)殷商 仓颉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只有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才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一、课内阅读: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1、! :! ! (2分) 2、 (1) (4) (2分) 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父亲的心中只有儿子,他一直在坚持地挖着,他要亲手救出自己的儿子。 4、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