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9452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验答案1、根据拼音写汉字:10%巧夺天gng ( 工 ) qn( 沁 )人心脾 青li ( 睐 )wi ( 蔚 )为壮观 心有余j( 悸 ) 斑ln ( 斓 )xi hu ( 邂逅 ) cu cn( 璀璨 )的光波2、将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说说原句的作用。2%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陈述句: 处处森林相连,谁也不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作用: 强调维也纳森林的广阔无边,覆盖面广,表现了作者对维也纳森林的喜爱、赞叹。3、介绍景点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使景点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增加可读性,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6%A、记叙 B、议论 C、描写 D、说明 E、议论(1)蜚誉全球的“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塑像,矗立在大广场附近的埃杜里弗小巷中。( E、D )(2)他的头发卷曲蓬松,小鼻子向上翘起,光着浑圆的屁股,旁若无人地撒出一道弧形尿流。 ( C )(3)关于于廉的身世,留有诸种传说:有的说他在强盗放火时,一泡尿灭了火星拯救了全城;有的说外国入侵者企图炸毁城市时,小于廉挺身而出,撒尿浇熄了导火线,自己中箭身亡;有的说他专爱站在楼顶向出殡人群撒尿,激怒了过路的女神,罚他永远撒尿。 ( A )(4)其中其中就有中国赠送的两套,一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另一套是1979年布鲁塞尔千年大庆时北京派人专程赠送的汉族对襟小裤褂一套。每逢10月1日,小于廉就穿上此装,一副可笑可爱的姿容。 ( A、D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一)默写 8%4、浓似春云淡似烟, 参差绿到大江边 。5、 斜阳流水推蓬坐 ,翠色随人欲上船。6、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7、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二)课内文言文 16%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8、上面这个片段选自 橘逾淮为枳 一文, 晏子春秋 一书。2%9、解释加点字:6% (1)坐盗 ( 犯罪 ) (2)所以然者何 ( 如此,这样 ) (2)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曷 同“ 何 ”, 熙 同“ 嬉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 2%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橘”“枳”的区别是 橘生在淮南,枳生在淮北,两者只是叶子相似,果实的味道不同。 3%12、从文章看,晏子是一个 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有礼有节,忠于祖国 的人。(至少写出两点)2%(三)课外文言文 10%晏子谏杀烛邹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注释】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弋:用系着绳的箭射。 主:主管。管理。 亡:丢失,逃跑,这里指让鸟逃走了。 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数:一一列出,加以斥责。 以:认为13、解释下列加点字 4%(1)是罪一也 ( 这,这是 )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原因、缘故 )14、句子翻译 4%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主管养鸟,然而鸟却逃走了。15、文中晏子只是数烛邹之罪而并没有正式进谏,为什么取“晏子谏杀烛邹”这个题目?2% 晏子表面在数烛邹之罪,实际目的在提醒齐景公知轻重,不要给诸侯留下话柄,这样比直接进谏更容易使人接受。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一)马来的雨马来西亚的魅力,应在雨季。 满地水灵灵的绿,遍海湿漉漉的岛,隐约的履痕,迷蒙的帆影这是还在上海的我,用对江南雨的思维模式而习惯的联想异乡的情景。 当我登上马来半岛,方知那雨与想象的不大一样。 同样的雨,落在不同的土地上,会绽出不同水花的。 马来的雨并不是那种缠绵的江南雨。它似乎并不飘洒温柔,但却不烦人,噼噼啪啪打过来,铺天盖地扫过去,爽爽快快,干脆利落。 此时还是雨季,可不知为何却少雨。烈日下的丛林看上去呈现焦虑的枯色。于是,睡时梦雨,醒时求雨,一个“盼”字将旅途拉的好长。终于,在不抱希望的时候雨却把希望浇成了果实。在高脚屋,在街上,在海上,算不准何时来看不清怎么来的马来雨令游客过了几把瘾。 在高脚屋,那雨是给你“听”的,被粗粗的木柱四面撑起的小屋,浮在密密的雨中。高脚屋之所以在东南亚流行,就因为它有不会被雨水浸着的好处。屋顶多盖铁皮锌板,那雨点敲在上面,极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雨骤时,沿铁皮凹槽泻下的水帘声响从四壁迫来,金戈铁马声盈屋;雨稀时,偶有大雨点击在铁皮上,碎碎的细乐声中有了重音节。高脚屋往往掩在绿阴丛中,那雨打在宽宽的芭蕉叶上,声音变得很圆润,和那屋顶上的声响构成刚柔两个声部,交响成曲。据说有钱的马来人要么迁居城里,要么盖起高楼瓦屋,舒适是肯定的,但这听雨的享受也没有了。 高脚屋的雨声,是平民的音乐。 在街道上,那雨是让你淋的。马来西亚的城镇,街道两边大多是骑楼,是给行人遮阳或避雨的。这里四季如夏,遮阳是必须的,但挡雨未必需要,燠热时分冲冲凉是何等的快意。路上行人几乎未有见带雨伞的。旱季雨是奢侈品;雨季当然要尽情享受一下的。 马来的雨很劲。在槟城街头,突来的骤雨如幕,望过去似是风也吹不破的。路上水不及排走,雨点上去溅出硕大的水花,此起彼伏,是雨的舞蹈。雨急,水滴也重,可打在身上并不痛,滑滑的淌到地里去了。雨不凉,可暑气不再有 ,心里温温的有了点春的感觉。马来西亚的车很多,世界各地的名车几乎都能见到,这里的车价与其他物价相比似乎不贵,因此私车并不稀罕。车在雨中窜来窜去,很霸气的甩出整排整排的雨水来。驾车乘车的人在空调里没有暑苦,当然也体会不了那雨的清凉,现代文明有时离大自然是远了些的。 在海上,那雨是让你“观”的。素有“海上公园”之誉的马来西亚,其美景离不开海的衬托。海是马来雨的源泉和舞台,那里的雨景格外壮观。密密的雨千针万线似的,欲将海与天缝在一起。即使烈日当空,雨依旧会扬扬洒洒,将海和天搅成咸湿的一团。登上快艇游海,你能直接体会雨的律动,快艇箭似的飞,那雨被拉成斜斜的线条。远处的岛时隐时现,像是五线谱中的“蝌蚪”,雨中涛声里变成了可视的音符。细雨适宜湖泊,骤雨才适合海洋。想起有首歌的名字叫“用马来西亚的方式爱你”,不知歌词如何,但可以想象那韵味会是马来雨的方式:海天一体,波澜壮阔;爽快透彻,惊心动魄。 雨拉开的是幕,是风景,也是风情。 马来西亚的魅力,在雨季。16、(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词义 3%mi 力:mi 魅 ,词义 原指吸引人的力量,文中指马来西亚的雨爽快、干脆、利落,吸引着人们。 (2)分别写出与下面词语结构相同的一个词语 2% 铺天盖地 跋山涉水 波澜壮阔 波涛汹涌17、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6%(1)在高脚屋,“听”到雨 美妙动听 的特点;(2)在街道上,“淋”到雨 清凉畅快 的特点;(3)在海上,“观”到雨 波澜壮阔 的特点。18、本文语言精致工整,如“满地水灵灵的绿,遍海湿漉漉的岛”,请从文中再找出一句类似的语句:_,好处是 形象地表现出;句式整齐,气势贯通,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韵味。 4%19、从文中找出一句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并进行赏析。4% 句子_ 赏析_20、联系上下文,“在高脚屋,在街上,在海上,算不准何时来看不清怎么来的马来雨令游客过了几把瘾”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引出下文所描写的在高脚屋、在街上、在海上听雨、淋雨、观雨的具体感受。 2%21、对文中“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2% ( C )A、马来的雨很大,很有气势,如同帷幕一般,让人欣赏其中美丽的景色,看到那里的风土人情。B、马来的雨很有气势,很有特色,充分表现马来西亚的美丽风光,把作者深深地迷在其中。C、马来的雨不仅是当地独特的景色,而且影响了当地的人们的生活,日积月累便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当地风俗人情。D、马来的雨一方面反映了马来西亚的美丽风光,另一方面象征了马来西亚人的性格。这是作者借物喻人高超笔法的展现。(二)乌镇的古桥(节选)在水乡,桥是极寻常的景观,从应家桥到财神湾,不足700米的河面上,就横卧着八座古石桥,四座横跨秀丽的东市河,四座座落在东市河南、北的街道上,递接着石板路通向远方。也许是建造年代的不同,这些古桥样式纷繁多姿,风格迥然有异。宛如一个古桥博物馆:那似垂虹卧波是单孔的园形石拱桥,当地人称之为环洞桥,半园形的桥孔挺起了脊梁,二边桥坡上的石级便显得有点陡峭,耸在半空的桥面虽然只有两张八仙桌的大小,两旁的桥栏仍然为行人留下了歇脚的地方,坐在象靠背椅那样的桥栏上享受着清新和凉爽,便有一种乌镇人所说的qi意。园拱桥的造型曲线优美,桥下的水面上倒映着盈盈的园月,每当云淡风轻,皓月当空,那天上的月亮便会在水中的满月中晃动荡漾,二三渔火,宁静中又平添了几分幽雅。那线条简洁明快的是明清时期的梁式桥,中间的桥面犹似房屋的大梁搁架在河心的桥柱上,虽经百年的cng桑,却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恬淡和朴实。而平桥,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不但桥的坡度平,它的风格也显得平平常常,朴实无华。如果不是二边低矮的桥栏,脚下的细波微澜,决不会想到那也是桥。财神湾那里还有一座风雨桥,从坡度看,属于平桥的一种,但却是最豪华的一种。二条四米多宽的石桥并在一起,中间两个桥栏间隔起一壁花格栅的屏风,屏风下便是两排行人歇脚的石座椅,临河的二边用木柱支撑起遮蔽桥身的屋顶,时当烈日当空,可以纳凉遮阴,而在秋日雨霁之日,又何妨“留得残荷听雨声”?乌镇的古桥不仅数量众多,风采动人,桥柱上的楹联也透着书香。古镇的文人墨客妙笔生花,写景是画龙点睛,抒情则妙语连珠,情景交融,更使古镇的风光蕴含无限的情趣。如翠波桥联云:“一渠翠染诗人袖,终古波清客子心”,“浦上花香追屐去,寺前塔影送船来。”荐馨桥联云:“水隔一溪依依人影,塘开三里济济行踪。”走在乌镇的古桥上,吟诵着清丽的桥联,天光云影中,乌镇固有的自然本色中所透析出的那种古典美,不用旁白,一下子就让人们感受和体味个够。22、根据拼音写汉字: 2%qi意 ( 惬 ) cng桑 ( 沧 )23、文中能体现“在水乡,桥是极寻常的景观”的句子是: 2% 从应家桥到财神湾,不足700米的河面上,就横卧着八座古石桥。 24、第一段文字介绍了乌镇古桥 样式纷繁多姿 和 风格迥然有异 的特点,并列举了 圆拱桥 、 梁式桥 、 平桥 三种桥来体现。10%25、“宛如一个古桥博物馆”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横卧河面的八座古石桥 比作 古桥博物馆 ,这样写是为了突出 这些古桥样式纷繁多姿,风格迥然有异。从该段中再找出一句比喻句: 那似垂虹卧波是单孔的园形石拱桥,当地人称之为环洞桥 。6%26、轻声读读第二段中作者引用的楹联,想一想,引用的作用是什么? 2% 突出乌镇的古桥楹联透着书香,以及乌镇具有的那种古典美。 27、通读全文,你有没有发现一、二两段文字之间并不连贯?你觉得两段之间缺少了什么内容?为什么? 4% 缺少了有关介绍乌镇古桥数量众多的内容。 因为第段句首写到“乌镇的古桥不仅数量众多,风采动人,桥柱上的楹联也透着书香”,这句话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部分 附加题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28、第段描写了 北方的冬景和人们蛰居的生活 ;第段描写了 江南的冬景和人们户外的活动 ;两段之间以“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 ”来自然过渡,从这句话中知道作者写第段的目的是 将北方和江南的冬天作对比,写出江南冬天的特点,为下文描写江南冬景做铺垫。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