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节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521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节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节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节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节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考纲要求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课标提示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知识体系】 1背景(1)客观: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汉初采用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不再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2)主观: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2主张(1)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2)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3汉武帝的举措(1)思想:接受董仲舒的新的儒学思想。(2)政治:起用大批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地方政府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3)教育:教科书:规定儒家“五经”为官方教科书。中央: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辨析比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与孔子的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的儒学了。 【考点阐讲】1、分析秦用“法”、西汉先用“道”后用“儒”的原因。说明其反映了什么历史原理。秦用“法”的原因:从历史上看:秦曾用法家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法家韩非的思想对秦始皇影响深远。从现实来看,秦统一后面临着中央集权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强对人民的统治等迫切任务,法家思想适应了这种需要,因而倍受推崇。汉先用“道”的原因:主观上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欲图长治久安;客观上由于长期战争,汉初经济贫困,景象残破。后用“儒”的原因: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主义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反映的历史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怎样理解董仲舒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答案】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他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他在应对中还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董仲舒“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