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单元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8884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单元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单元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单元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单元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本单元息窗呈现的是篮球比赛中蓝队教练准备换人的情境。用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了7号、8号两名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引导学生解答“该换谁上场”的问题,展开对平均数知识的学习。通过对两个小队立定跳远成绩的整理,认识和学习复式分段统计表。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3注重探究问题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课时划分求平均数的方法(信息窗1) 2课时复式分段统计表(信息窗2) 1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消费知多少? 1课时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名称信息窗1 平均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出示情境图,瞧,这是在红队和蓝队之间进行的一场冠军争夺赛,当时蓝队稍稍落后。仔细观察,比赛正激烈时,发生了什么?蓝队教练在想什么?要做什么?2、师: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派什么样的队员上场?3、师:教练正是这样想的,为了在关键时刻选准队员,他拿出了两位队员在小组预赛中的成绩记录单,进行分析,请看(出示表格)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多媒体展示课本信息窗中的情景图。)谈话:看,蓝队和红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突然,蓝队的5号队员腿抽筋了,跑不动了,他还是本队的主力得分队员,怎么办?篮队还有7号和8号两名替补队员,换谁上场呢?根据什么?谁的投篮水平高呢?学生会说出很多理由。谈话:同学们考虑的这些因素,都很有道理。但是5号队员是主力得分队员,替换他的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得分,所以我们应该主要从得分能力方面来考虑,对吗?以下是这两名替补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大屏幕展示得分统计表)2.谈话:根据这些得分情况,请你动脑想办法比较出谁的得分能力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再在小组中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有:(1)换号队员上场,因为号队员在小组赛中一共得了分,号队员在小组赛中才得了分,号队员得分多,所以应该换号队员上场。(2)因为两名队员上场次数不一样,用总分不公平应该比较平均得分。师生共同辩论各种方法的优劣。引导学生体会到算平均得分是最合理的一种方法。3.谈话:怎样算他们的平均得分?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到台前展示一下?引导学生借助条形统计图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平均分。4.讨论:10分是8号队员哪场比赛的得分?11分是7号队员哪场比赛的得分?引导学生融解平均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白10分和11分不是8号队员和7号队员在哪一场比赛中的得分而是反映他们在所有比赛中的整体得分情况。谈话:现在你们认为应该换谁上场?展示交流精讲释疑探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师提示:平均分与什么有关?我们应先算出什么?然后再求什么?进行小组交流讨论。7号:(9+11+13)3 8号:(7+13+12+8)4小结得出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总分 出场数=平均分后检反馈当堂达标谈话:同学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请大家轻声地把问题读一读,思考之后,可以和同座交流自己的看法。(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2.小明身高125厘米,如果他跌进一个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水塘里会有危险吗?请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分析一下。拓展交流总结提升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小教练统计7号:(9+11+13)38号:(7+13+12+8)4中心小学xx下学期课堂教案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课题名称信息窗1 平均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较复杂的平均数。 2.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统计观。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复式统计表。教学难点 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复式统计表。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一、理解意义谈话: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请大家先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数这个知识的?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掌握方法 1.创设情境,探讨策略。(1)准备盛着水的4个同样带有刻度的杯子,每个杯子里分别装有6厘米、2厘米、5厘米、3厘米刻度的水,还有一个大杯子。(2)如果把四个杯子中的水倒得同样多你有哪些方法?2.小组合作,研究方法。(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尝试解决。(1)移多补少。从6厘米高的水杯中倒2厘米到2厘米高的水杯中,从5厘米高的水杯中倒1厘米到3厘米高的水杯中,这样每个杯子就有4厘米高的水了。(2)把四个杯子中的水倒在大杯子中,再平均倒在四个杯子里。 (3)列算式解答: (6+3+2+5)4 4.归纳小结,优化方法。师: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一般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平均数的问题。总数量 总份数 = 平均数问:根据这个公式,你还能知道什么?展示交流精讲释疑 下面是四年级一组同学的仰卧起坐的成绩,你能算出他们的平均成绩吗:姓名张平李东王强刘明林海黄玉个数203535243531你计划怎样来计算:师提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一:20+35+35+24+35+31=180(次) 1806=30(次)生二:353+20+24+31=180(次) 1806=30(次)小组讨论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先算出全队的总成绩再除以全队的人数即: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不同点:第一种算法是将每一项累加,再除以人数;而第二种算法是用乘法计算出相同的身高数并相加,再除以总人数。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呢?能谈一谈吗? 后检反馈当堂达标1.合情推测 四(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学号123456身高(厘米)131136138140141142师问:A、明明算了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这里最大的数就是142,平均数不可能超过142,所以平均身高143厘米是错误的。 )B、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 C、指名列式,老师告诉答案为138厘米。 由此,你能不能猜测一下,四(2)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 D、你想了解我国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吗? 出示:根据健康网的报道,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约是139厘米。看到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结合自己的身高,你有什么想法? 2.师生共同解决自主练习的6、7题。拓展交流总结提升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不懂的问题吗?板书设计小教练-统计总数量 总份数 = 平均数中心小学xx下学期课堂教案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三课时课题名称信息窗 2统计-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学会复式分段统计的方法,并能根据分段统计的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2.在实际探索活动中,体会复式分段统计在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时的作用。3.结合现实统计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学会复式分段统计的方法,并能根据分段统计的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教学难点 在实际探索活动中,体会复式分段统计在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时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为了达到我锻炼,我健康的目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立定跳远活动。现搜集到了两队队员立定跳远的成绩(出示两队的成绩单)教师:说说你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探索新知,解决问题教师: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哪个队的成绩好呢?(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想法?(小组汇报)教师:为了清楚地看出各队队员立定跳远成绩的分布情况,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学生大多会联系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应及时让学生讨论除了求平均数方法之外的解决方法,从而突出本课的主题。(学生讨论,知道用统计的方法整理数据更科学)教师:为了便于大家整理,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表格(单式,复式、复式分段),请你们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一种统计表将各队的成绩整理一下。(小组讨论整理)教师:请同学们把你们整理的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教师可有目的地让不同的小组进行交流)(学生交流)教师:对各组的整理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根据每个小组交流的意见,逐步统一到复式分段统计表上来。)展示交流精讲释疑教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从这个统计表中能比较容易的看出两个队的立定跳远水平。那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统计表是怎样进行统计的?与以往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能体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统计表为复式统计表。教师:从复式分段统计表中,你认为哪队立定跳远力好?(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说出得出结论的理由和这种统计方法的优点。)教师:我们通常把这种统计的方法称为复式分段统计,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后检反馈当堂达标1.课本98页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小组之间交流,然后全班交流。2.课本98页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分析、发现。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课本第99页第3题。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该年龄段儿童在独立性发展方面的差异。拓展交流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复式分段统计1求平均数 2复式统计图,进行分段统计。中心小学xx下学期课堂教案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四课时课题名称统计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比较熟练地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教学重点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对统计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 学习了本单元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并在班内进行汇报。师根据汇报成果进行总结。板书课题。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请你在课本的91至99页找一找,看哪些知识是需要我们复习和整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系统归纳能力。】1.分类整理。(1)学生举例求平均数的习题和复习分段的习题。(2)小组合作思考:根据什么标准分类?(3)小组汇报,复习相关知识。2.整理计算方法。(1)在小组内总结方法(2)全班交流(3)整理复习,形成网络3.小结。在整理复习过程中,大家先找出了需要复习的内容,再通过分类整理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过程中。4.关注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信息内容。(1)求出平均分,完成表格内容。(让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在班内进行汇报。)(2)完成复式统计表。(3)分析本次测试的成绩。(要求学生汇报自己的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展示交流精讲释疑师:求平均数的关键是要先弄清被平均的数量是什么,总数是多少;以及要求的平均数是按照什么平均的,要平均分成多少份。后检反馈当堂达标 1第四小学剪纸小组做剪纸练习。六年级48人,共剪267件,五年级50人,共剪292件;四年级47人,每人剪6件。这三个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剪多少件?(1)教师引导:“注意这里是要按照什么数量平均,被平均的数量是什么,怎样求出总数。”(2)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上面强调的关键。(这道题中被平均的数量是剪纸总件数,要按照剪纸小组所有学生的人数平均,所以必须要先求出剪纸总件数和照剪纸小组所有学生的人数,就能求出平均每人做几件。)2阅读和填写统计表。让学生独立填写“我学会了吗”第二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填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集体订正。拓展交流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统计我学会了吗(93+1034+113)(3+34+3) =(27+340+33)40 =40040 =10中心小学xx下学期课堂教案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五课时课题名称消费知多少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搜集、整理数据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强统计意识。2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3通过对自我消费行为的反思,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经历调查、搜集、整理数据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强统计意识。教学难点 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的日常消费主要在哪些方面?你知道你的日常消费大约是多少吗?学生自由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学生日常消费”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课题。板书课题:消费知多少。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制定活动方案师:我们怎样了解自己一学期的消费情况?(学生发言)让我们来制定一个方案好吗?你觉得制定方案前我们要弄清哪些问题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学生整理。1明确一学期的消费都包括哪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消费、生活消费、其他消费。2确定收集收据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以家长、老师等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可以以学期为单位,也可以以月为单位。3要设计数据记录表格,便于调查记录。学生分组制定研究方案。全班交流。展示交流精讲释疑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师:在收集数据时都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发言,探讨。师引导:照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可以向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也可以查阅自己的消费记录,要保证数据真实、准确。2师:怎么才能科学地整理数据?学生个别交流后,确定:先将调查数据合理分组,用分段统计的方式进行整理,再全班汇总用条形统计图呈现,并与父母的收入进行比较,填写比较记录表。抽象概括,总结提升1抽象概括:引导学生将统计结果在全班展示,交流。师: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你都知道了什么?这些消费都合理吗?看了上面的统计图表,你有什么发现?2总结提升师: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收获最大?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后检反馈当堂达标 1.学生欣赏图片,感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2.师倡导。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所以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油、一分电话费等做起,自觉争做节约的模范。拓展交流总结提升师:通过这次活动大家知道了哪个消费区域的人数比较多,反思了自己的消费行为,希望大家能体会父母的工作辛苦,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板书设计消费知多少1.制定活动方案 2.收集整理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