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年级语文练习卷园地三.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7780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一年级语文练习卷园地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一年级语文练习卷园地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一年级语文练习卷园地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一年级语文练习卷园地三一年( )班 座号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zh y tng jin go yun y hu y dng ( ) ( ) ( ) ( ) ( )xin shng gn jng mngnin y q shng j ( ) ( ) ( ) ( ) ( )zhun xn gng rn rn zhn l co chn tin(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干( ) 己( ) 争( ) 元( )赶( ) 起( ) 净( ) 远( ) 工( ) 早( ) 子( ) 先( )红( ) 草( ) 字( ) 洗( )队( ) 完( ) 香( ) 声( )认( ) 玩( ) 秀( ) 生( )三、把两个字组成一个字。禾火( ) 禾少( ) 火丁( ) 火少( )禾中( ) 弓长( ) 女少( ) 音心( )是页( ) 车乔( ) 竹快( ) 大可( )四、照样子写词语。例:很多很多 例:高高兴兴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小鸟轻轻地 。汽车飞快地 。我慢慢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题。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那有什么不好呢?”“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1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一个选择恰当的词。答:侥幸(庆幸)2第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成百上千把跳跃飞舞的刀;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3第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答:谜:三月三奶奶砍枣树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4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第13段)5根据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词“芬芳”的意思。芬芳:酝酿(或酿造)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答: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7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答:刀之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山村传圣火莺飞草长的阳春三月,浙江义乌西乡山区的天气还相当冷。质朴的山民,还穿着一冬未经洗涤的老布棉衣,晒着太阳聊着重复了几代人的老掉牙的话题,惟一的变化就是脑后的辫子成了稀有品种。当晚霞在西山架上一消失,村庄使由沉沉的黑夜主宰了一切,死寂得只听见偶尔的狗吠。伏龙山脚下的分水塘村,村边有一口大水塘,它能把泛滥的洪水分成两股向山外泄泻,一股向西北流入浦江县,另一股向东南汇入义乌江,哺育义乌儿女。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仿佛早就预示着:时代的潮流,将在这变孕育成一份雄健的动为。在这个群山也围着的小村庄中,陈家五开间宅子西侧那一间多年未修的操柴屋里,每天晚上都漏出丝丝缕缕的灯光,直到黎明。伴着灯光的是陈家老大陈参一,也就是陈望道。晕黄的一圈桕油灯光,照着这个二十九岁的年轻人,照着他面前这张用铺板搁成的“书桌”以及桌上一叠中外文书籍。灯光,自然更集中于狼毫小楷笔锋所至的那一页稿纸,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在他手下一行行慢慢地延伸,延伸随着夜的深沉,气温越来越低,他拎起脚跟边的火笼,拿一枝竹片,拨了拨越来越黯淡的炭火,然后将手搁在上面烘着。这也是他休息的时刻,趁着这机会,他总是像检查有无疏漏似的,翻阅堆在一边的那一叠厚厚的稿纸;第一页,赫然出现了这样五个方方正正的楷书,映得微弱的灯光倏地一亮:共产党宣言这是一部一问世便震颤了旧世界的巨著。他知道这项使命实在太重大太神圣:同样是纸上的文章,传播的却是照亮中华民族心灵的一把圣火,呼唤的是春暖华夏的一声惊雷;使用的同是一支狼毫笔,但一钩一划都是撕破整个旧世界黑幕的一道道闪电,于无声处聆听的却是埋葬旧世界的丧钟!陈望道谨慎地选择了自己的故乡作为完成这项使命的地点。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他呕心沥血翻译着。1920年8月,中文全译本终于面世:白报纸,32开,共58页;印数一千册;首版封面的五分之四是马克思肖像;译者署名为陈望道;定价为“大洋一角”。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这是常困境内第一次在印刷品上出现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的肖像。一.这是在华夏土地上,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一种革命的武器,交到了中国人民大众的手里。这也是第一次,以最通俗易懂最精练有力的中国语言文字,号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渴望着光明与解放的劳苦大众“全世界元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受到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几天内使销售一空。9月,加印了一千册。几年来,一印再印,仅平民书社1926年1月到5月就重印了10次。共产党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作的科学阐述,如燎原之火,熊熊燃遍中华大地。星火一旦燎原,就势不可挡。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越千山万水到达了陕北。一个仲夏的夜晚,在陕北保安的一孔窑洞里,在昏黄的油灯下,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面对坐在一张方凳上的美国记者斯诺,谈起他革命理想的形成过程和艰难困苦的革命生涯,感慨地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心中,建立起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宜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1第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1)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2)表现了当时农民的蒙昧(农村的落后、闭塞)。2第段中“这项使命”是指翻译共产党宣言。划线句形象地写出了这项使命的重大和神圣(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3第段介绍了首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只有薄薄的的58页,而第段却说它是一部“巨著”,这是因为第段中所说的“巨著”是强调它的深远影响。 4第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文中反复强调的“第一”,突出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划时代意义。5本文标题山村传圣火中的“圣火”是指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6联系全文,简述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所产生的社会反响和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答:社会反响: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受到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几天之内销售一空。深远影响:共产党宣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作的科学阐述,如燎原之火,熊熊燃遍中华大地;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革命信仰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