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下册第12单元走进森林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73916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下册第12单元走进森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三年级下册第12单元走进森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三年级下册第12单元走进森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下册第12单元走进森林教案1、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注意事项: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后记一、激情导入 1、 出示飞机,过渡。2、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引言设问,激趣。2、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带1、听课文录音朗读。2、边听边感受自己所向往的美景。三初读识字 1、问:听了导游的介绍,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指名回答。3、问:读完课文,你能说说作者眼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子的吗?4、学习生字新词。(1)、提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指导学生记忆字形。(3)、理解个别词义,:如:“抽出”、“浸”、“葱葱茏茏”等。(4)、检查生字词书写情况。1、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2、 小组长作反馈3、学生各抒己见。4、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读课文,读自己所画生字新词。(2)、小组对照着读自己所画生字新词,检查有无遗漏。(3)、组长带拼读词语。(4)、自由分析字形,说出书写每一个字的注意点。(5)、反馈自学情况。 (6)练写生字新词四练读课文提出朗读课文要求 。 根据要求练习朗读课文五作业设计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试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1、抄写生字词。2、读课文。3、分段,初步了解文章写作顺序。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后记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1、 听写。2、 出示作业,指名反馈。(小兴安岭在我国 是一座 的大花园,也是一座 的宝库。作者按照 的顺序具体介绍了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3、 导入新授课4、 评议反馈情况。 1、写生字词。2、口头反馈问题。3、反馈划分段落情况,进行评议。二细读课文品词品句1、指导理解。2、 指导朗读。小结读懂重点句的方法:读句找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解句义,反复朗读体会情感。3、学习课文2-5自然段,体会四季美。、总体感知、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中的那些景物,请用“ ”画在书上。出示小黑板上的表格,请学生按表格内容填写。 、指名汇报、补充,师板书。自读课文,领悟兴安岭树木的特点。 读文,思考讨论: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出示字条。深入读文,品词品句。(结合语文天地中D5进行学习。) 想: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提示: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 指名反馈,相机指导。:如:讲到春天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抽出”“散步”“欣赏”等字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想想“抽出”换成“长出”行吗?又如:夏、秋、冬三个季节同样可以抓住“封”与“盖”“浸”与“罩”“飞舞”与“飘落”等词替换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还有如:“献出”“积满”“只好”这三个词,也得叫学生用心去体会。 指导朗读课文。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的?(插入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找出相关的语句,做上记号。反馈。2、用赞美语气朗读第一段。 3、边读边画出四季所写的景物。5、 前后桌互相交流。6、 填写表格。7、 反馈。8、小组讨论。9、班上交流。10、读字条。1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12、作答同一部分的,学生间可相互补充。13、根据教师相机的指导,深入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1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读抒情。15、以多样形式赛读。16、反馈。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重点总结课文是抓特点进行描写,用词准确、生动,层次清楚,按总分总顺序描写。 四环保教育作业设计1、诱发思维。2、布置作业: 看小兴安岭相关资料。 摘抄优美字、词、句。 按总分总的顺序,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写一写。 1、说环保,读环保建议。2、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春 生机勃勃 大花园小兴安岭(树多) 夏 万物生长秋 硕果累累 巨大宝库冬 雪花飞舞2、草叶上的歌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得更加生动形象。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教学重难点:注意事项:1、理解诗,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了解运用拟人、比喻把诗句写生动的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后记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草坪的挂图,导入。 2、揭示课题。1、观察挂图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草坪吗?为什么?二初读,整体感受1、听配乐读。2、指名交流感受。3、引导读好。1、学生闭目倾听,想象。2、谈感受。3、学生自由读诗。三学习字词1、提出生字自学要求。2、检查自学情况。3、出示小黑板上的课堂作业。4、指名答题,讲评。1、对照生字表,圈出生字新词。2、互相认读,分析字形。反馈自学情况。3、再读课文,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4、读题,独立作答。四朗读诗歌1、指名读,其他评议。2、教师示范读。3、教师播放音乐。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诗歌。2、班级同学齐读。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4、集体配乐读。五作业设计为巩固旧知和下一课时的学习而设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2、继续预习课文,思考课后的两个思考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后记一诵读诗文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2、教师出示练习,指名反馈。3、导读。1、学生配乐朗读课文。2、反馈。二读诗,整体感知1、作指导。2、指导朗读3、 请学生自由读第一节诗,想想第一节和第二、三、四节间的关系。 4、指名反馈。5、请学生按总分的关系把第一、二部分的内容说一说。1、读诗,找出描写草坪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的景观段落。反馈。2、有感情读课文。3、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派代表作答。4、回答。5、再次有感情朗读一、二部分。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体会意境1、 教师出示第一幅挂图(雨后草坪),引导观察:这是什么时候的草坪,此时的草坪是什么样子的呢?2、过渡,指名读课文。3、问:初春的草坪给你流下了怎样的景象呢?4、 指导感情朗读。5、同法教学第三、四节诗。1、观察作答。2、读课文。3、讨论:“沉睡了一冬的大森林,睁开了明亮的眼睛”的意思。集体反馈,各抒己见。1、 感情朗读。2、 自学。四学习最后一节,总结全文1、导2、指名反馈。3、指导感情朗读。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这块草坪是一片温柔的和平,一个搏动的生命,一朵绿色的云影?为什么说草坪带着奶浆味?2、交流讨论结果。3、感情朗读。五了解结构体会手法1、师质疑:最后一节诗和前几节诗文是什么关系呢?2、小结。3、请学生按总分总的关系把课文分成三部分。4、出示两组句子,让生进行比较。1、生读诗。2、反馈。3、划分段落,按部分有感情地朗读。4、自由读句子,找出共同点。板书设计: 草叶上的歌 绿茸茸的 草坪 亮晶晶的 美丽的大自然笑盈盈的 3、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2、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 学习用文中的话概括课文。教学重难点:注意事项: 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后记一直接导课学生质疑1、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 质疑,如:(为什么森林王国会失踪?失踪前的森林王国是什么样的?)二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 引导学生拼读,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引导学生识记字形。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安居乐业”“置若罔闻”“无影无踪”等词义。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采用多种形式 把课文读准确、流利。三学习课文拓展延伸1、请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引导理解失踪前后的森林王国各是什么样的。3、分析失踪的原因。4、引导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想做些什么?1、 读文,汇报交流。2、 失踪前,先让学生汇报,再引导想象“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人们生活安居乐业”的情景。失踪后,生结合课文描写,抓重点词句来体会。3、学生参与分析。4、汇报交流。四作业设计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而设计。办一期以保护森林为主题的手抄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后记一回顾课文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复述故事内容。根据故事内容编课本剧。1、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资源很重要?2、 指导。1、读课文,复述故事内容。2、反馈。3、临场发挥编课本剧。二完成语文天地“笔下生花”1、板书题目:想象你走进了大森林 2、教师巡视指导。3、习作点评。1、学生相互交流:把你走进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2、动笔写作。3、欣赏习作,参与点评。板书: 安居乐业 砍树破坏环境 失踪的森林王国 无影无踪 爱护环境 植树造林 4、语文天地十二教学目标:1、区别形近字,从偏旁了解字义,正确组词,抄写词语,积累词语。2、区别搭配词语,积累AABB、ABAC、ABB的词语并仿写。3、了解对子,背一背,编一编。4、阅读短文大自然的孩子放暑假,学概括主要内容。5、口语表达,了解树,介绍树。了解与林木有关的知识。教学重难点: 进行阅读训练,掌握学习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说明:“日积月累”“金钥匙”“笔下生花“部分穿插在三篇主体课文的学习中解决。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后记一日积月累抄一抄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2、指名选词扩句。读一读,填一填1、出示例子。2、讲解。3、 巡视。4、 评议。照样字写一写1、引导观察词语特点。2、小结。读一读,背一背。1、范读对子。2、评议。1、认读(自由认读词语。同桌互读;小组长带读;看卡片认读。)2、共同分析抄写时应注意点什么。5、 摘抄词语。6、 自由选词造句。7、 交流。8、 抄写词语。1、齐读例子。2、读题,明确题意。3、动手做。2、 反馈。1、读词语。2、反馈词语特点。3、照样子写词语。4、集体反馈。1、倾听。2、读对子,试说其特点。3、试编对子。4、反复读对子,熟读成诵。二开卷有益1、教师导读。2、教师启发。3、指名反馈各自然段的意思。4、小结。1、学生自读短文。2、讨论,反馈。 3、再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4、再读课文,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后记一课前收集调查找地图;查资料、照片。二初显身手1、给学生提供地图。2、展示第二组资料(收集到的有关本地森林覆盖率和近年来植树造林的情况。)1、观察地图,说出森林与荒漠的不同图示。从地图中找出森林与荒漠。根据地图,说说各地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情况。2、说说家乡最古老的树及它的样子。介绍关于它们的故事。三畅所欲言1、板书树名。2、引导观察图,说出树的名称。3、指名介绍树,师指导介绍要点。1、以小组竞赛方式说树名。2、收集到的树的图片。3、集体评议。4、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最熟悉的树。5、互说互评。四布置作业。完成语文伴你成长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