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26课《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7352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26课《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三年级26课《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三年级26课《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集体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26课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兰亭镇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执笔:王芳 一设计思想:让学生读懂文本,首先教师自己读懂文本。仔细研读这篇课文,我们觉得可以分3课时从三大板快去落实动作词的妙用,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片断写作训练。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同时落实文中两处通过动作词的描述,理解科利亚当时的不同心情,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是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的这一思考过程。二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共鸣。2本课内容和组成成分: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条理清晰。描写埋木匣、挖木匣中动作词的妙用,这是语言上的特色。课文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明白。三学情分析:1三年级学生,识字和阅读能力加强了,他们已能通过联系上下文大致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能大致读懂课文内容。 2在二年级已学过有关思维方法的课文。四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手锯、冰鞋”等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具体语言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五重点与难点:课文后3个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讲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六教学策略与手段:采用情境教学,运用多媒体,采取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了解有关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旨在扫除在课堂学习中在故事背景方面的障碍。布置学生带自己小时侯的照片2教师的准备:一个简单的课件八教学设计: 镇街教学意见教师使用体会(第一课时)一、生活导入,揭题质疑1、观察自己小时侯的照片:涉及文本主旨,初步破解学习难点师:请同学们看看照片,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变大了,我们在慢慢地长大,不断地变化)师:对!不仅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很多事物都在时时刻刻变化着,请你们想一想,一年级时看到的学校与现在的学校一样吗?(生:我们的学校变大了,变美了!)师: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设计理念生活小事中往往蕴藏着很深的道理。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这种导入方法自然生动,将生活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质疑课题。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记形,了解义,拓展词汇:用木头做的盒子称(木匣),那用铁做的盒子呢?装火柴用的盒子又可以叫什么呢?齐声读课题,问:读了课文,你想知道什么呢?梳理学生问题,一一板书。设计理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质疑、解题,实质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跑线,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折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思维和方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初读要求,带着问题初次读文。三、检查初读,学习字词1、解决容易的问题。如科利亚的木匣里装着什么?借机检查读通语段:“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其他小玩意儿。”认读“锯”字:利用形声字和组词等方法。科利亚和木匣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木匣( )木匣懂得( )借机找读课文里相对应的语段,逐一读通,并随文学习字词。在找读“埋”木匣时,相机解决问题科利亚为什么要把木匣埋起来?连带了解故事背景,请学生说说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知识。(随文学习字词,包括指导书写等略)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将字词教学,通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脉有机地集于一体,省时高效且整体性强,避免了设计上的零碎和机械。(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感悟语言1、仔细读读“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出示句子: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圈一圈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放、盖、踩、撒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回读句子: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重点读好“好玩”。从这些动作词,你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2、再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读读。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仔细找一找,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从这5个“挖”字,你又读懂了什么?(可以说科利亚很想找到木匣子,因为匣子里装着他心爱的玩具。)设计理念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怎样适当地运用动作词,以达到最佳效果。二、抓住关键,引发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1012)自然段,找出描写科利亚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应的一个句子读给大家听。出示句子: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引导学生思考: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让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展开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师生总结出科利亚找不道木匣的可能性有4种:(出示)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B、 数步法可能不管用。C、挖的方法可能不对。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2、科利亚是怎么排除前3种可能性,只确定步子有问题的呢?让学生再帮助科利亚分析分析,从课文中找到依据。三、细读探究,讨论排除1、讨论第一种可能性:读课文找出科利亚找不到木匣子之后与小伙伴们的对话。出示对话:伙伴们说:“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读一读,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找到什么依据?师:由此可知,科利亚断定自己的木匣子不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他的理由是箱子目标大,木匣目标小,目标大的箱子没有被发现,目标小的木匣子更不可能被发现,所以木匣一定还在。2、讨论第2种可能性。找出描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的句子并出示: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读读这两句,想一想妈妈用的是什么方法埋箱子、挖箱子的?(数步法)师:肯定了“算术真有用”。可见数步法是管用的。3、讨论第3种可能性。师:那么,挖的方向有没有搞错?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科利亚他们家的房子的句子。出示句子:“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老师引导:“房子还在”告诉我们什么?(科利亚不可能把方向搞错)4、归纳排除,得出结论。师:既然木匣一定在,算术真有用,挖法没有错,那错的无疑是步子了。步子又错在哪里呢?找到写他们离家出走的句子:“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在那儿住了差不多4个年头。”老师引导:4个年头,科利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同桌互相讨论)让学生上台画示意图帮助理解(师画好线段)设计理念体现多种形式解读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数学知识,上台画线段图代表步子,帮助他们理解科利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四、结合生活,深化道理。过渡:科利亚通过自己的分析,想出了办法,找到了心爱的小木匣,他是多么的高兴,我们一起读读最后1小节。1、联系上文,说说你理解了科利亚受到的启发吗?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根据学生的交流,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通过一件事写下来,可以是由想到的为题。3、学生小练笔。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说启示、悟道理,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达到和谐统一。 九、板书设计:埋木匣 放、盖、踩、撒挖木匣 挖呀,挖呀 挖得很深 朝左边挖,朝右边挖(?)懂 得 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参考资料: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