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思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7343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思考 考试是一个指挥棒。它的基本功能是导教导学。如何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课标精神为准绳,让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持续发展,促进课程改革,为课改保驾护航呢?我谈些自己的看法。一、命题原则“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文本”。注重基础知识,注重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突出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题量适中,选材丰富,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二、命题的依据1、依标扣本。要以XX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阶段目标和评价建议,特别是具体建议为基本依据, 以各册语文课本为根本, 紧紧围绕“课标”和各册教参的“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命题。各册教学参考书都列出了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要求, 要认真研究, 细心体会。分清知识点的学会、掌握和理解。 应注意紧密结合教材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2、适当参考太阳雨和长江作业的题型和内容,但一定不能用原题。三、命题的方向1、正确性。命题内容的创新, 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试题中不能出现知识性、思想性的错误, 不能与“课标”所规定的目标以及教材内容相悖。2、全面性。命题要能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既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在考虑到考查点和覆盖面的同时, 还应注意突出重点, 保证试题在所测内容上具有代表性, 力求做到各部分的比例适当。3、时代性。选取鲜活而富有时代特色的试题材料, 是创新命题内容的重要途径。材料内容的选择充满时代气息, 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质。4、基础性:命题的基础性就是要立足文本,夯实基础,围绕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等方面来命题,正确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语文的本体。5、综合性: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并把评价的内容具体化为五个方面(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6、创造性:命题力求有创意,摒弃过去那种机械、专制、沉闷的内容,体现语文学习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展示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7、生活性:要求考试内容的设计具有真实性、情景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与能力。8、趣味性:形式的趣味性主要包括卷面活泼,命题语言轻松,富有亲和力、鼓励性等。内容的趣味性,一方面是指题型丰富,以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增加学生答题的快乐,启迪学生心智;另一方面是指内容开放,让考试的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9、差异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命题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差异,努力拓宽试题的思维空间,尽量照顾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全面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四、命题的结构(1)试卷一般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习作表达”五个主要模块。识记内容量不宜过多,积累运用、理解表达所占比例增大。建议“阅读理解”分值1、2年级:1520分;3、4年级30分左右;5、6年级35分左右。“习作”分值:1、2年级:1520分;3、6年级30分左右。“口语交际”分值:36年级5分(2)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约为15、85。(3)难度分布,容易题、稍难题、难题的比例为70、20、10为宜。这个难度要依据学生的情况而定。(4)出题的量的大小要适中,时间安排要合理,要有赋分标准。如果是90分钟的答题时间,那么出题时设定的答题时间要以70分钟为宜。要给学生思考和检查的时间。(要注意:如果学生不思考就答的的试卷实际上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试卷)五、命题的思路1、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与运用题注意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典型)拼音、汉字、词语、句式进行考查。所谓代表性、典型性就是指所考查内容是否常用、重点、精彩还是易混易错、能有效的以课内带动课外,起举一反三的作用。2、阅读题: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各一题。课内阅读尽量选择精彩课文的精彩段落。课外阅读应注意短文的难易程度及篇幅。课内课外可以所选文体不一样,课外所选文章要易懂,这二者均要注意考查命题的广度与深度,巧妙结合进拼音、词句、段落、篇章、标点等基础知识的考查,尤其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运用、段落篇章结构方面的特点、表达方法的使用应占较大比例,强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能力。另外还可适当设计一点开放性的题目(如对文章表达或故事人物的欣赏评价),不求答案的统一,分值也不能突破四分。如:我们来看这样一道课内阅读题。这是课文中的一个语段,提出的三个问题。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的说过:“ ,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利益而死,就比。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请按原文填空。2、这段话选自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针对这一情况,讲述 的道理,号召大家 。3、请结合你对张思德同志的了解,写一写为什么说“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虽然是对所学课文的测试,然而从命题质量看,它既有对课文重要语言材料的重视,体现了学生必须要重视诵读课文的要求,(第一小题)又有对课文背景知识的考查,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探究,(第二小题)更有为学生自由感悟、表达提供的平台,(第三小题)深度的透射出考察三维目标达成度的功能,3、作文题:试题秉承教材习作内容的开放特点,制定灵活、自由、宽泛的习作要求,设计能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其生活积累的习作提示,使其能诱发出学生丰富的生活回闪和情感起伏,让学生人人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同时,试题也注重作文过程“思维的开放”,根据课标“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的评价要求,我们对那些独具个性和创造性的作文,给予较高等级的评价。四、命题启示,1、 知识与能力的融合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掌握语文知识最终目的是形成语文能力。因此,命题时要避免把知识点的考查细碎化、机械化,尽可能与对能力的考查相融合,使学生摆脱“做死题、死做题”的窘状。比如:“修辞手法”这一知识点的考查。过去, 我们的一些试题喜欢让学生回答“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并不意味着能力也不作为考试内容。题例1:读下面这段话,选填合适的比喻成份,并按提示写比喻句。进入天山,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朵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上飞泻下来,像( )。这飞泻下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 )。再往里走,是蜿蜒无尽的原始森林,密密的松林像( )。溪流的两岸,满是野花,红、黄、蓝、紫,五彩缤纷,像( )那么华丽。无数撑天的巨塔千万条交耀的银练千万朵玲珑剔透的珠花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绵延的织锦天山的雪峰令我们神往。你能想象出大雪漫天飞舞的景象吗?请用一个比喻描绘出来。(可以是课内外积累的语句)。评析:以上这道题所考查的是学生的多种能力:透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想象事物的能力,运用恰当的比喻把事物描述生动、具体的能力,品味词句的能力。这样的命题着眼于对修辞作用的感悟,语言的积累与表达,突破了对修辞知识的考查。再比如句式的考查,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句式,目的之一是增强在阅读中理解、感悟句子的能力,目的之二是在平时的说话与习作中灵活运用,提高谴词造句的能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对于句式的考查,过去的命题多是提供一个句子,让学生不改变意思换一种或几种说法。这样的题型检测的只是技术层面的能力,而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实际运用的能力。看下面的几道例题。题例2:争争跟明明下棋连输三盘,明明想回家,争争求他再来一盘,并在心里暗暗决心“-”这盘我难道还会输吗? 这盘我非赢了他不可! 这盘我不会再输了!题例3: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冬妮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_”挑选你认为最合适的句子,把它抄写在文中的横线上。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也有小虫子呀!小虫子!那么多的小虫子都在动!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评析:我们祖国的语言很丰富,一种意思有多种表达。但是,正所谓“语随境生,语随情生”,同样一个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最合适的表达往往只有一种,这两道题考查的就是语境中准确流畅的表达。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对培养学生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生动性、真实性显然是很有帮助的。2、积累与运用的并重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积累的数量、能力、习惯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积累已经成为语文考试中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积累怎么考呢?还是要以积累的目的为出发点与归宿。题例4:课文句段积累运用题1、学了本学期的课文,不少人物、场面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别用几句话来描绘下面的人物、场面所印刻在你脑海中的画面行吗?例:董存瑞: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1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满月的小猫:-十里长街送总理:-3、课内与课外的衔接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命题要考虑课内与课外的衔接问题,一般以课内为主,兼顾课外,课外的内容要与课内的有一定的联系。如苏轼:词书法;毛泽东:诗词狂草军事家、革命家、文学家;威尼斯的小艇我国的苏州家乡的特点(由课内到课外的融会贯通,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视野,对教师的教学做个导向)。题例5:根据你对人物的了解,你觉得下面的话分别是评价哪一位人物的?分别抄写在 “ ”上。A、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B、人民艺术家 C、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D、有了爱就有了一切E、撼天动地的英雄气概 超凡升华的儿女情怀江 姐_ 老 舍_周恩来_ _ _鲁 迅_ _ _冰 心_ _评析:以上题目中的五位人物都是某册课文中的主人公,这道题没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物的特点,更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出示了对五位人物最经典最简练的评价语让学生“对号入座”,考查的是对人物的了解、感悟程度,理解语言的能力,对丰富学生的语汇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这又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在整体把握整册教材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类、提升、拓展,辐射面广,具有一定开放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