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71855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学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景物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角度、写作的技巧等。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能力。 3、能把学到的写景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1、3 【学习方法】探讨法、练习法 【知识链接】:景物描写方法论。景物描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在记叙文中不仅有大量的写景为主的文章,就是以写人写事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事件的面貌,也常常写景。上乘的景物描写应当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也是个性鲜活的。当然景物描写也是有一定具体方法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是可以写好景物的,这里只介绍常见的几种方法,供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写人要有个性,写景要有特色,要想给人独特鲜明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可以说,这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任何一个景物都是许多物象构成的,但我们不能将它们从头到尾、不分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而要抓住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加以描写,这样,才能避免“千景一律”的弊端,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比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所写的三个“峡”就各具特色,毫无雷同;瞿塘峡雄奇、险峻,巫峡奇丽秀美,而西陵峡则突出它的险恶。这是景物本身的特征。无论从哪个角度着眼,我们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特征。如果有谁把瞿塘峡写成秀美之峡,而把巫峡写成险峻之峡,这就有悖于事实,也就无法叫人接受了。要抓住特点,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同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二、确定观察点,选择观察角度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观察角度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一是移步换景。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这样,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远视和近看,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台湾作家李乐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是从不同方位把“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展示给我们的,远观小屋,呈现的景色是:“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堞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远观改为近看呢?由于立足点变化了,观察的角度也从仰视变成了平视,小屋的景色便是:“有了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将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同样是小屋,透观和近看的形态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第二,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2、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如李健雪的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是烟是雾,我们辨识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回漩的水面。这里叫做虬在湾:据说虬早被吕洞宾度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这段文字写了三个立足点:岱宗坊、虎山水库、坝桥。分别写了虎山水库七股大水和坝桥的平静湖水,这两幅画面交相辉映。运用这种方法,一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换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二是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才是成功的。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顺序恰当才能使描写眉目清楚,自然和谐。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写景。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选定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按照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由内至外(或由外至内)方位顺序去描写景物的情状、风貌,景物的画面就可以井然有序的展开。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描写百草园的概貌。”“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段景物描写,就是按照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来摹状的,读起来,我们的眼前似乎能够显现出那景色层次的美感来。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的关系。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作者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苦闷、烦恼等)去观察。描写时,便赋予了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名句,叫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是景物的色彩是由感情色彩决定的,不是晴天都明媚,阴天都悲凉。同一个场景,同一种自然风光,在不同作者眼里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是作者的感情不同,通过不同物象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来的。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动景和静景都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所以,要想描写好景物,就要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起来,所描绘的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的几段:“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晚霞、繁星、明月以及灯火,本来都是静态的景物,但作者为了化静为动,用大海滚动着的浪峰来映衬,引导读者透过大海的排排波浪去看它们“闪烁”、“滚动”的倒影,使人感到别有一番风味,晚霞的色彩与光亮的变化都是一种动态,作者写晚霞的妙笔正是有层次的突出它的变化,做到在静中求动,动静相宜。景物描写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一段或一篇生动、具体的景物描写,应是各种手法综合运用的结晶,因此,我们在写作实践中,一定要对这些方法全面考虑,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习过程】 一、写景的基础亲近自然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是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除了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以外,这种情怀还需要通过读书、作文不断培养。培养对自然的情怀,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可以陶冶性情、净化灵魂。从学习写作的角度看,自然的范围极其广阔,培养对自然的情怀,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因此我们要写出成功的写景作文首先的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自然。 二、当堂实践训练: 1、请看下面景物描写的节选文段,指出写景顺序上的错误。 踩着银杏叶铺成的“地毯”继续向前走,就看见不远处有一团团“火焰”熊熊燃烧着。在寒意中,在秋风里,枫叶婆娑起舞,那“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报告秋天来临的讯息,又像在演奏优美的秋之乐。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火红的枫树林。我随手捡起一片枫叶,它鲜红色的底映着鹅黄色的纹路,既像小孩拍红的手掌,又像少女羞红的脸颊,还像美丽翩跹的蝴蝶。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银杏树林。银杏树的叶子已开始泛黄,在飒飒秋风中摇摇欲坠。它们有的随风在树枝上荡着秋千,有的三五成群、陆陆续续地坠落到草地上,还有的跳着舞,打着旋儿落入水中随波逐流。仔细一看,银杏树的叶子更是别具一格。它的叶片脉络清晰,既像一把小扇子,又像一只小耳朵,还像小鸭薄薄的鸭蹼,可爱极了! 2、景物描写要生动逼真,还要斟词炼字。请为下列写景句子空白处选填恰当的字词。 林海里,隐隐约约的,千百条溪流_层层水雾,_ 在条条竹枝间。 (溅出、激起;环绕、团绕) _的江水,给人一种特别_感觉。流到宽阔深沉的地方仿佛如镜如泊;流到快畅_的地方,则又如虹如带。虽然大地已经逐渐冷肃了,但四周的景物清朗而_. (清澈、清亮;宁静、安静;飘逸、飘忽;柔和、温柔) 3、以校园一角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按照一定顺序,并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完后当堂交流。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是说作品中的一切描写景色的句子,读者都能从其中每一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面上读的是景色,其实读的却是作者的感情。同一种景物不同人去写,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例如:同样是秋天,欧阳修秋声赋: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洌,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对秋天的感受是清爽和冷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则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在毛泽东的眼里,秋天却是另一番景象,生机勃勃,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借此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不同的感情需要,描写“校园秋色”。 写作感情需要: 喜悦_ 忧伤_ 三、 课后作业:借鉴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写春天或夏天,要求写出特点和个人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四、 经典重读春 朱自清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