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两汉的统治》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7145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两汉的统治》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两汉的统治》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两汉的统治》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两汉的统治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楚汉战争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顺应历史潮流,得人心者得天下。2.汉初统治者审时度势,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推动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3.从汉初的无为而治到汉武帝的尊儒尚法,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汉武帝采取大一统政策,使西汉的强盛发展到了顶峰,说明国家的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预习学案】一、两汉的兴衰1、西汉的建立:背景: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时间:公元前202标志:汉高祖刘邦定都性质:封建统治内部争夺最高权力的战争。胜因:收揽民心(约法三章);善于用人(汉初三杰)巩固富饶根据地(关中)影响:消灭以项羽为首六国旧贵族势力,为汉初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创造条件。2、西汉的发展:汉初休养生息原因:客观长期战争使社会生产力遭受极大破坏,经济困难主观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目的:实质:的局部调整理论依据:“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措施:政治上: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经济上:轻徭薄赋慎刑;重农抑商;外交上:和亲匈奴,稳定边疆。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公元前141年)措施:重视农业,多次减免田租;鼓励生产;改革法律;提倡节俭。实质: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继续和发展,第一个封建治世。意义: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和物质条件。3、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大一统(前156年前87年)背景:经济条件:休养生息,实力雄厚。政治需要:土地兼并、商贾膨胀、边境不宁等问题。措施改革中央官制,加强专制皇权(外朝与内朝)政治方面:改革选官制度,大量选拔人才(察举制与征召制)强化监察制度,加强官僚控制(刺史制度)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与附益法)改革币制(半两钱-五铢钱)经济方面: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出兵匈奴(卫青与霍去病)军事方面:进军南越(南海九郡)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建太学与郡国学崇尚法制4、西汉的灭亡:王莽篡汉(公元8年)5、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背景:王莽改制失败,引发农民起义(绿林、赤眉);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措施:(以“柔道”治天下)进一步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优待武将;重用文臣;扩大内朝权力;加强监察制度)解决奴婢问题,恢复农业生产6、东汉政治的特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含义:也叫世族地主。是享有特权,拥有极强政治经济势力的大地主。演变:产生于战国;发展于西汉初期;抑制打击于汉武帝;迅速发展于东汉(“不抑兼并”;政治基础)特点:政治上把持中央与地方政权,累世公卿;经济上田庄经济(占地广大人口众多 不纳租赋)军事上私人武装,坞堡壁垒影响:形成割据(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造成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外戚和宦官专权7、东汉统治的瓦解:黄巾起义(184年)原因: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特点:有准备、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作用:瓦解东汉统治(名存实亡)【要点透析】1、秦汉时期统治阶级对治理国家和巩固统治的探索由于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汉统治阶级在如何治理国家和巩固统治方面经验很少。因此,统治阶级在治理国家和巩固统治问题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成为本时期政治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从统治政策看,从秦的暴政到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再到武帝时期的文武兼用。政治制度上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脉相承,而地方行政制度则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曲折过程。秦否定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在一定程度上否定郡县制,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西汉中期从政治实践中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解决了王国问题,实际上取消了这一制度。从统治思想看,秦朝主要以法家思想为治国主导思想;西汉初推崇黄老思想,实际上是道家的“无为”、顺应自然的思想指导治国;到汉武帝时,采用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但在尊儒的同时还尚法。儒法兼用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服务。除统治阶级之外,司马迁以私人身份修史,撰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辉煌巨作史记,从另外一个方面探索治国之道。【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知人善任,重用人才B占据了富饶的关中C约法三章,收揽民心D军事上始终占优势2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不包括()A吸取秦亡教训B恢复社会经济C限制土地兼并D巩固封建统治3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包括减轻田租提高商人地位开放山林川泽鼓励农民进行副业生产()ABCD.4西汉前期,皇帝提倡节俭的目的在于()A体谅民间疾苦B巩固封建统治C恢复社会秩序D准备反击匈奴5西汉统治者采取下列措施的先后顺序是复故爵田宅取消答刑废除肉刑盐铁官营ABCD6下列内容,属于东汉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不给武将实权扩大尚书台权力加强监察制度铲除异姓王势力()ABCD7两汉之初调整统治政策,对封建经济发展最有利的一项是()A整顿吏治B取消苛捐杂税C活跃市场D增加自耕农数8黄巾起义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作号召,组织全国几十万人同时起义。其中,“岁在甲子”是指公元()A前209年B25年C184年D200年9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B官僚集团的内讧C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D民族间战争不断10下列关于两汉后期相似的历史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重用外戚宦官B争夺帝位激烈C土地兼并严重D.政局混乱黑暗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汉书食货志材料2:(文帝十二年三月)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也。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汉书文帝纪材料3:至武帝之初,七十余年之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之灾,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请回答:材料1中的“上”指谁?材料1和3,分别概括西汉初和汉武帝之初的经济状况。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西汉初和汉武帝之初两种不同的经济状况的原因。参考答案DCABBADCCB11汉高祖或刘邦。汉初经济贫困,“民亡盖藏”。汉武帝之初,经济繁荣,“民人给家足”。秦末以来的社会动荡和楚汉战争的破坏,造成汉初经济贫困;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