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66282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 C.关注现实 D.人性向善2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孔子所说的“礼”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C.确保了社会和谐发展 D.加强了思想控制3.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重礼轻法”。这些的来源是( )A、法家思想 B、儒、道思想 C、儒家思想 D、儒、法思想的结合4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5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D.重建伦理秩序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7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 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8下图是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它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一作品()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9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A.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 B.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C.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 D.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10清末知识分子从工具批判走向体制批判,从呼唤体制内的修补,到颠覆性改造。“体制内的修补”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119世纪末戊戌变法运动的重大历史贡献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它之所以能在一向闭塞的中国社会中激起巨大的思想波澜,主要是因为它( )A、首次冲破了明朝后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 B、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风气C、吻合了当时寻求救国出路的人们的需要 D、推动了清政府紧跟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12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并没有阻挡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仅仅进行政治革命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直接目的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倡导民主与科学 C、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D、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13.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A、学识优先 B、重视道德 C、思想自由 D、民主科学14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15“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进京赶考”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工农武装割据”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16毛泽东在某著作中强调:“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该著作创作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7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C“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181956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说各种意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B、任何议论都可以自由发表在报刊上C、思想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人们的权利 D、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19.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 ”,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20.“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D、科学发展滞后21.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人1 元钱,将会产生7 元至12 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垄断空间技术的垄断22.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A. 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 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 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D. 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23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24.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材料表明他主张()A. 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B. 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 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 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25.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A打破教会的思想控制 B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26.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27.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强调:“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28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反映出作者()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 深刻揭露了法国社会的黑暗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憧憬已彻底消失对未来社会的悲观失望A B C D29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中国王冕的墨梅图和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向日葵,它们体现了中西绘画艺术有相通之处,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特征 B都属于油画作品C都注重借助于光和色运用 D都具有写意的特点30.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A. 拾穗者 B. 格尔尼卡C. 日出印象 D. 自由引导人民二、非选择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纸烛:灯笼)”其人默默而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李贽自称)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李贽焚书卷三请回答:(1)宋明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一说明宋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8分)(2)材料二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32. 201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的这次讲话,既继承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髓,又为新形势下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材料二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材料三 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两汉赋家,颂声大作,雕琢阿谀,词多而意寡元、明剧本,明、清小说,乃近代文学之粲然可观者。或希荣慕誉,或无病而呻,满纸之乎者也矣焉哉。与其时之社会文明进化无丝毫关系。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郑卫”是中国哪一部儒家典籍的内容?它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何影响?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唐诗成就突出并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谁?宋词和元曲成为“一代之文学”共同的经济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后世儒硕”鄙弃元曲的原因。(3分)(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的依据是什么?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的本质目的是什么?(4分)(4)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结合陈独秀的文艺思想,你认为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坚持怎样的发展方向?(4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4分)(3)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分)长泰一中xx/xx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15 CBDBA 610 AACCA 1115 CDABD 1620 CBDBC 2125 CCBDD 2630 CBADB31.(1)深化:宋明理学家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分)表现: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求;通过道德自觉建树理想人格;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任答三点即可)(6分)(2)观点:李贽认为道学家个个都是借孔孟学说而欺世盗名的伪君子。(2分)原因: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任答三点即可)(6分)32.(1)诗经。奠定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楚辞(或离骚)。(3分)(2)杜甫。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直接来源于百姓生活,通俗朴实。(3分)(3)依据: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促进思想启蒙。(4分)(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引领时代风气,扎根人民生活。(4分)33 (1)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或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任答两点即可)(3分)(2)理性。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任答三点即可)(4分)(3)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复苏;启蒙运动,成熟。(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