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4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6494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4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4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4 苏教版一、说教材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篇课文。本课围绕民风民俗这一主题,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结合本课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 “骤”等6个生字,理解“淋漓”等词语的意思。(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其中,目标3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境创设、反复朗读、抓关键句品读、勾画圈点等教法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将从“激情导入、检查预习、品读感悟、拓展升华、布置作业”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的开始,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面。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腰鼓之乡是哪里吗?那就是陕北的安塞。那么今天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这腰鼓之乡,去感受一下黄土高原上的舞姿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吧。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地阅读期待。第二环节:检查预习,整体感知首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其中, “高粱”的“粱”和战栗的栗这两个字让学生通过区别字形记忆。其次:学生交流,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把握,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第三环节:研读文本,感悟品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第一步,感受场面首先,学生朗读5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场面壮阔、豪放、火烈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抓住第6自然段中的排比、比喻句,反复朗读,感受场面的豪放火烈的舞蹈场面,体会排比、比喻修辞手法的妙处。然后,教师补充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第二步:倾听鼓声通过指名读,变换方式读,齐读等方式读课文9-10自然段,体会鼓声的力量与震撼。相机追问:这一切的一切是真的都成了牛皮鼓面吗?读好第二个“好一个安塞腰鼓”第三步:感悟后生首先,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是谁赋予后生们这样的精气神儿? 其次,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下文感受后生们的元气淋漓!然后,相机质疑,第12自然段中的“震撼、烧灼、威逼“可以调换次序吗?为什么?最后,读好第三个好一个安塞腰鼓!第四步:享受舞姿齐读15自然段,提问:这是怎样的舞姿?这一段共有四句话,分别写出了舞姿的什么特点?这里的“战栗”能换成“陶醉”吗?为什么?读好第四个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同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要反复出现这个句子?第四环节:拓展延伸,感情升华观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一起去黄土高原领略安塞腰鼓的风姿与魅力,一齐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它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文章仅仅是在写安塞腰鼓吗?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寻找出文中出现的摩声、拟状词,体会作者夸张变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四、说板书设计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既揭示了课文内容,又突出课文的重点。安塞腰鼓场面声音气势舞姿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