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6422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注意事项:请将I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钢笔(作图除外)做在答题卡上,不得出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1. 下列与性状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豌豆的紫花与白花、种子的圆形与皱缩都是相对性状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C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D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称为性状分离2. 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3.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五次,小球的组合有四次是Dd,一次是DD,则他第五次抓取Dd的概率是() A1/4 B1 C0 D1/24.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5.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紫花紫花紫花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紫花白花紫花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 和B和 C和 D和6. 一杂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3:1:3:1,这种杂交组合为( )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7. 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接近于()A9331 B3311 C121 D318.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一个双眼皮和三个单眼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眼皮为隐性性状、单眼皮为显性性状 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双眼皮孩子与双亲的基因型一定相同9. 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小明是平发际,他的 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小明父母再生一个平发际男孩的概率是()A1/4 B1/8 C1/16 D1/210. 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11.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遗传因子组成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 B441 C120 D12112.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豌豆各品种之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开花时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 B; C; D;13. 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C都是隐性个体 D都是显性个体14. 蛇的黑斑与黄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黄斑是隐性性状C甲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D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15. 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有角,hh的绵羊无角,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则该小羊的性别和遗传因子组成为()A雄性、hh B雌性、Hh C雄性、Hh D雌性、hh16. 已知番茄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用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杂交,所得F1全为红果,让F1植株自交,共获得200个黄果番茄。从理论上分析,获得的番茄总数为()A1 200个 B800个 C200个 D400个17.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有人在两个小罐中分别放了10个、50个玻璃球。下列对他的这种做法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A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从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增大B两个罐中玻璃球数量不同,会影响实验的结果C玻璃球数量少的罐代表雄性生殖器官D玻璃球数量多的罐代表雄性生殖器官18. 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状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基因型RRWWRRwwRrWWRrwwRRWwRrWw比例111122A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RrWwRrWWB测交是验证亲代基因型的最简便方法C等位基因R、r位于复制时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D基因型为RrWw的子代个体自交后代中,与上表中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419.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P(p)和基因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则F2中紫花植株基因型有()A9种 B12种 C6种 D4种20.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A943 B934 C916 D96121.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黏连的称为黏皮,不黏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黏连的称为黏核,不黏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黏皮(a)为显性,离核(B)对黏核(b)为显性。现将黏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黏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22.在对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BF2圆粒和皱粒之比较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CF2出现4种遗传因子组成 DF2出现4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9:3:3:123.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A1/8 B1/16 C3/16 D3/824.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A.160株 B.240株 C.320株 D.480株25.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B.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M、N、P分别代表16、9、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26.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27.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有三对亲本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组合一亲本一定是AaBbAaBbB.组合三亲本可能是AaBBAaBBC.组合二亲本一定是AabbaabbD.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相同28.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29.某植物花色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现用两株纯合亲本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有白花植株和4种红花植株,按红色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统计出5种类型植株数量比例为1:4:6: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亲本的表现型一定为白色和最红色B.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占1/8或3/8C. 该植物的花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每种表现型各占1/430.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3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下列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32.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每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关系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33.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两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3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A1/4 B1/8 C1/16 D1/935.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每个时期36.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过程B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4条染色单体D细胞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3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C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38.在果蝇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时期、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的时期依次是()A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9.图甲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乙为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其中图乙所示的、中,能与图甲相对应的是()A B C D40.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41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处于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有4条染色体,4个四分体B该生物精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4、8、16条可能性C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则2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必定是rD若1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理论上该生物可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42.某细胞位于卵巢内,其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如下图,则错误的描述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43.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和B一般情况下,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C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D细胞和细胞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中44.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和EF段染色体数目相等,均包含N对同源染色体BAB段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CF段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FG段细胞的名称是精子CAB段和EF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不同DCD段细胞内有N个DNA分子,EF段细胞内有2N个DNA分子45.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A B C D46.如图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与统计的结果,有关假设推论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47.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B C D48.下面是人体细胞分裂时,A、B、C、D四个不同细胞分裂期染色体和DNA统计数据的柱状图,那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49.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AAB、Ab、Ab BAa、Bb、ABCAb、aB、ab DAb、aB、aB50.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共同具有的过程变化不包括()A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 B都有DNA的复制和DNA数目减半阶段C都有着丝点分裂的过程 D都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阶段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51.(12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雄性动物(假定体细胞内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1)甲图表示_分裂_期,乙图表示_分裂_期。丙图表示_分裂_期。(2)甲、乙、丙三图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依次为_、_、_;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3)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细胞。52.(16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如图所示为豌豆杂交图解。(1)写出下列各字母的遗传学意义:P ,F1 ,F2 ,F3 ,_, 。(2)图中遗传因子组成有 ,表现型有 、 。(3)F1可产生遗传因子组成为 的配子。(4)F3再自交得到F4,其中可稳定遗传的高茎所占概率为 ,高茎中杂合子占 。(5)让F1连续自交3次,杂合子的比例是_,显性纯合子的比例是_。(6)让F1连续自交3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纯合子比例是_,杂合子的比例是_。53.(12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菜豆种皮的颜色,显性基因A控制色素合成,且AA和Aa的效应相同,显性基因B淡化颜色的深度(B基因存在时,使A基因控制的颜色变浅),且具有累加效应。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亲本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是 、 。F2中种皮为黄褐色的个体基因型: 、 。(2)让纯种白色菜豆植株和纯种红色菜豆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所结种子均为黄褐色种皮。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 或 。(3)F2中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子在黑色个体中占 。(4)要想通过实验证明F2中某一黑色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将其与F1杂交,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2分) 。(2分)54. (10分,每空1分)如图A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图B表示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细胞,图C表示果蝇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子的示意图,其中细胞中只表示了部分染色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_段(填图中字母),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期。(2)图B可表示动物的_分裂,相当于图A中的_段或_段(填图中字母)。(3)图C中,细胞所处的时期对应于图中的_(填“”或“”)。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是_染色单体个数是_。中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是细胞的_。(4)假定该果蝇的三对常染色体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则这个精原细胞可产生_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答案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1.D 2.C 3.D 4.A 5.B 6.C 7.D8.C。解析:A项,据题意,双眼皮夫妇生出单眼皮孩子,可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且这对夫妇都是杂合子,A错误。B项,一对相对性状在遗传时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B错误。C项,由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可知,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并且不同胎次互不影响,C正确。D项,双亲的基因型是Aa(设A控制双眼皮,a控制单眼皮),双眼皮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D错误。9.B。解析:由题意可知,V形发尖是显性性状(A控制),父母均为显性杂合子(Aa),故再生一个平发际(aa)男孩的概率为:1/41/2=1/8。10.B 11.B 12.C 13.C14.D。解析:由乙实验可知黑斑为显性性状,乙实验中亲本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则F1的基因型有AA、Aa、aa,其中AA、Aa是黑斑蛇,故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完全相同。15.B。解析:由题意判断,有角为显性性状,无角为隐性性状,由于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因此,有角母羊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是HH。该母羊生下的小羊一定获得了母本的显性遗传因子H,其遗传因子组成可先写为H_,又由于该小羊无角,故只能是母羊,且遗传因子组成为Hh。16. B。解析:由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杂交,所得F1全为红果可知,亲代红果番茄为显性纯合子BB,而F1为杂合子Bb,其自交所得后代中,会出现红果黄果31的性状分离比,即黄果占总数的比例为1/4,因此,番茄总数应为800个。17. C。解析:对于代表两性生殖器官的小罐,只要其中的两种玻璃球数量相等,两种配子出现的概率就相等,与玻璃球的数量的多少无关。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都是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所以代表雄性生殖器官的小罐中玻璃球的数量多于代表雌性生殖器官的小罐,更符合实际情况。18.D。解析:RR:Rr=4:4=1:1,即亲本也是RR和Rr,WW:Ww:ww=2:4:2=1:2:1,即亲本为WW和ww,双亲可能为(RRWW和Rrww)或(RRww和RrWW),A错误;自交验证亲代基因型的最简便方法,B错误;等位基因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基因型为RrWw的子代个体自交后代中(1RRWW,2RRWw,2RrWW,4RrWw,1RRww,2Rrww,1rrWW,2rrWw,1rrww),与上表中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4,D正确。19.C。解析: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杂交,F1全开紫花,F1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因此判断:基因型为P_rr和P_R_的植株开紫花,基因型为ppR_的植株开红花,基因型为pprr的植株开白花。则F2中紫花植株基因型有6种。20.答案:B。解析:BbCc繁殖的后代中,B_C_基因型为黑色,占;bbC_基因型为褐色,占;所有cc基因型(包括B_cc、bbcc)都为白色,占总数的。21.D。解析:AABB与aabb杂交、aaBB与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均为AaBb,均出现1种表现型:离皮离核,A、B项错误;aaBB与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出现2种表现型:离皮离核、黏皮离核,C项错误;aaBb与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出现4种表现型,分别为离皮离核、黏皮离核、离皮黏核、黏皮黏核,D项正确。22.C。解析: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是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得到的F1(YyRr)自交,F2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D正确;说明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即在雌配子和雄配子中均有YR:Yr:yR:yr1:1:1:1,A正确;F2圆粒和皱粒之比为(93):(31)3:1,与分离定律相符,B正确;F2出现9种遗传因子组成,C错误。23.C。解析: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ddrr)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DDRR)杂交,F1的基因型为DdRr,F2中4种表现型比例是9:3:3:1,其中既抗倒伏又抗病(ddR_)类型的比例为3/16,所以C正确。24.C。解析:F2中白色甜玉米占总数的1/16,故F2总数为1280株。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包括Yyss和yySs)占总数的1/4,符合条件的植株约为320株。25.D。解析:图中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A、a与B、b的自由组合。为受精作用,该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4种雌雄配子有42种结合方式,子代有32种基因型,根据P的表现型比例判断,有3种表现型,故该植株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1。26.D。解析:基因型为AaBbCcAabbCc的杂交组合,其后代的表现型有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41/32;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16;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27.D。解析:组合一的杂交后代比例为9331,所以亲本一定为AaBbAaBb;组合二杂交后代只有白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11,所以亲本一定为Aabbaabb;组合三杂交后代只有黄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31,所以亲本为AaBBAaBB或AaBbAaBB;只有组合一中AaBb和组合三中AaBB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才与组合三的相同。28. C。解析:基因型AABB是显性基因,无论周围植株的基因型是什么在进行杂交时,AABB都会提供AB的配子,后代中不可能出现aa的基因型,C错误,其余都有可能。29.B。解析: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属于数量遗传,两株纯合亲本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有白花植株和4种红花植株,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表现型,比例是1:4:6:4:1。则亲本的表现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A错误。当亲本为AABB和aabb时,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AABB、aabb占1/8,当亲本为AAbb和aaBB时,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AAbb、aaBB、AaBb占3/8,B正确。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所以只有3种表现型,比例为1:2:1,D错误。30.C。解析: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也是双杂合的,与植株X相同,都是AaBb,A项正确;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如果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测交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应该是11,所以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C项错误;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aaBb和aabb三种,D项正确。31.D 32.D 33. C 34.A35.A。解析:四分体由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含有4条染色单体,A正确;四分体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有丝分裂过程含有同源染色体,其复制后不联会,不形成四分体,B错误;四分体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四分体消失,D错误。36.D。解析: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为。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卵细胞和极体;细胞中无四分体,正常分裂结束后可产生2个1种基因型的子细胞。37.D。解析:非等位基因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另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8.C。解析:在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其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9.C。解析:图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和4个核DNA分子,与图乙中的相符合。40.D。解析:一个基因组成为TtMm的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TM的卵细胞,那么其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MM,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tmm,最终产生的1个卵细胞为TM,第二极体中有1个为TM,2个为tm。41.D。解析:图中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联会后形成了2个四分体。精巢内的细胞可能发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2、4、8三种可能性。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含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即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则2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有R或r。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自由组合,若1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2号和4号染色体上可能有基因a和b,理论上该生物可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42.D。解析:甲图可代表初级卵母细胞,所以A正确;乙图可代表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丙图可代表卵原细胞,它能进行有丝分裂,C正确;丁图代表完成减数分裂后的细胞,故D错误。43.D。解析:图中为有丝分裂,为减数分裂,A正确;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于中,B正确;图中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8条)核DNA(8个)122,C正确;在精巢或卵巢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均可发生,D错误。44.C。解析:AB段细胞内有N对同源染色体,BC段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EF段细胞内虽然染色体数为2N,但由于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故A项错误。AB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包含了DNA复制前的精原细胞和DNA复制后的初级精母细胞;CG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GH段结束产生精细胞,经过GH段变形后形成精子,故B项错误。AB段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EF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的DNA分子数EF段为AB段的一半,故C项正确。CD段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但着丝点尚未分裂,仍包含染色单体,所以细胞内DNA分子数为2N;EF段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DNA分子数仍然为2N,故D项错误。45.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或恰好“互补”。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由此可判断出,与图甲精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46.C。图甲可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其下一时期为末期,在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而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不是结构,故A项错;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则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故B项错;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的过程,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C项正确;图丙中c组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n,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和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故D项错。47.A。解析:发生受精作用时,精子只是头部进入卵细胞,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细胞中都有N条染色体,故发生受精作用后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为2N条。48.B。解析:由图可知,A、B、C、D分别代表分裂间期DNA还没有进行复制、分裂间期DNA已经复制完毕、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所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B时期。49.D。解析:卵原细胞形成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其中一个极体与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相同,另外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相同。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与其一同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Ab、aB、aB。50.D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51. (12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丝分裂,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末)(2)4;4;4;丙;甲和乙(3)精52.(16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亲代;子一代;子二代; 子三代;杂交;自交 (2) AA、Aa、aa;高茎;矮茎 (3) A、a (4) 7/16;2/9 (5)1/8;7/16(6)7/9;2/953.(12分,每空1分)(1)aaBB、AAbb AABb、AaBb(2)AABBAAbb或aaBBAAbb(3)2 1/3(4)如果后代黑色黄褐色11,说明该黑色个体是纯合子(2分)如果后代黑色黄褐色白色332,说明该黑色个体是杂合子(2分)54.(10分,每空1分)(1)ej后(2)有丝bc或gh(3)0对 8条(4)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