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6413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考试说明】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考情分析】【命题规律】本讲内容全国卷高考考查频率比较高,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重点考查辛亥革命。【命题趋势】今后高考仍以选择题为主,主观大题的备考以宏观线索为主;具体内容上,注意对太平天国运动不宜评价过高,多分析其不足。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1) 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鸦片走私 , 外流、银价 ;商品输入使传统 破产。(2)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 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巨额的加重人民负担。(3)直接原因:连年。2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他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3.发展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太平军迅速壮大。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4.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北伐为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西征,太平军夺取了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2)内容:土地平均分配;产品归国库。(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拓展.太平天国全盛局面出现的原因?(1)主观:太平天国兴起之时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初步建立了政权,太平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北伐、西征、东征攻城掠地,占领了广大地区。太平军所到之处,打击官僚地主,分给贫苦农民粮食财物,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制定的革命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起到了动员群众的作用。?(2)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纪律败坏,军队战斗力弱。欧美列强由于太平天国运动迅猛发展,对太平天国的性质和对外政策缺乏了解,暂时采取了表面“中立”态度,中外反动势力没有勾结起来反对太平天国运动。3天国悲剧(1)天京内讧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进取心衰退,腐朽思想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2)资政新篇提出: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评价: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3)后期防御: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破江南大营东征安庆保卫战。(4)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4纲领 深层点拨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类别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1853年定都天京后处于强盛时期1859年天京事变后的衰落时期经济主张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地上天国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目的建立理想的天国振兴太平天国实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向西方学习,带有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群众基础拥有缺乏作用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未能付诸实施特点标志着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同时缺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3.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性(1)作用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加速的作用。(2)局限性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2).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6)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3)、太天平国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4)、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意义1、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2、时代赋予了它反侵略的新任务3、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4、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之前,农民阶级承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典型例题】1(xx浙江文综38)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7分)【答案】(1)观点: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2分)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2分)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3分)2(xx重庆文综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3.(xx江苏单科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