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63207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考点精讲】一、湿地分布与作用1. 湿地的定义对湿地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层次内容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在 6 米以内的海域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注意:不要以为湿地就是土壤过湿甚至积水的土地,这仅是从字面上理解湿地的概念,它将湿地的范围限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部分,而忽略了水体部分。2. 湿地的价值生态价值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号称“地球之肾”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能源和水运等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3. 中国湿地的状况状况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左右,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典型湿地东北三江平原沼泽面积864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是我国几条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二、湿地减少的原因及保护1. 湿地减少的原因2. 保护【典例精析】例题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试分析图中乙地湿地的形成原因。(2)请说明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思路导航:乙地为三江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加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致使地表长期有积水。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答案:(1)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2)作用: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随堂练习: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为 6.2 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1)(2)题。(1)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A. 是拉萨市的主要水源B. 减少拉萨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C. 增加拉萨市区空气湿度和温度D. 吸附空气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是( )A. 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B. 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上游乐场C. 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 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思路导航:第(1)题,拉萨的主要水源是拉萨河;湿地不能增加空气的温度,但可以调节气温;湿地不能减少城市废弃物,但可净化水体。第(2)题,湿地的开发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禁止在湿地内兴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开发建设项目答案:(1)D (2)C【总结提升】湿地的美称和作用美称作用资源的宝库生产出大量的鱼、虾、蟹、稻米、莲藕和菱角等农副产品生命的摇篮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天然空调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水库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地球之肾净化水中污染物质鸟类的乐园为各种野生鸟类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