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我爱篮球》教案 鄂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6274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我爱篮球》教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我爱篮球》教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我爱篮球》教案 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我爱篮球教案 鄂教版教学目标:1、 学会6个生字,注意“辫”与“辨”的区别。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3、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4、 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品格。教学重点:1、学会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2、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品格。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设计 (附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注意“辫”与“辨”的区别。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文眼,理解作者对篮球的喜爱,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1、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教学重点:学会6个生字,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眼,理解作者对篮球的喜爱,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读课题,找文眼。 每篇文章都有文眼,这篇文章的文眼一目了然,齐读课题,突出文眼。二、描述爱的场面。课文的文眼是题目中的“爱”,描述给你印象最深的能够表达作者“爱”的场景。【指导:场景指的是场面或情景。请划出来,抓关键词,说一说。】方法:小组反馈,互动补充。【学生描述就是对课文熟悉朗读情况的检查。要求小组一气呵成汇报。】三、抓住中心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自然段,读通读顺。 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是奋不顾身的追求,是无可阻挡的奔突。能够这样去爱的人,永远青春年少,永远追求美好,渴望创造,不管他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 1.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读,齐读,引读,达到读通读熟练。 2.根据下面的问题,思考。 这一段是课文的( )段。第一、二句采取了( )和( )的表达方式。 课文哪些事例表达了作者爱得全心投入,忘我倾注,勇敢付出,奋不顾身的追求,无可阻挡的奔突,和爱是纯真的洗礼? 提示:奔突的意思是横冲直撞地奔驰。因为爱,没有考虑后果,一往无前地奔跑。 洗礼有两种意思:比喻在艰难的磨练和考验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 (1)酷暑独自一人在操场上打球;(2)将辫子铰了,22条辫子铰了一地;【指导书写“辫”左中右结构,左边辛窄竖变撇避让中间绞丝的提,绞丝写得窄,右边辛稍宽,端正。】(3)禁不住诱惑,结果结束了与篮球的情缘。(4)写作时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启示:联系上文内容流程:学生独立思考,口头回答小组交流教师安排代表形成互动有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小结:读了中心段,我有两个疑问: “能够这样去爱的人,永远青春年少,永远追求美好,渴望创造,不管他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紧紧围绕题目,写出自己怎么爱篮球,最后又采取设问和排比的方式对爱进行了回答,总结了自己的情感。写到这里,完全可以结尾,为什么还要写下面一段?这两个问题也可以看成一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体会作者成长中的追求;说说自己的追求。2.学会用排比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谋篇用意,在阅读理解中学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深对中心段内容的理解。 有感情地背诵爱的理解。 二、体会作者成长中的追求。 教师:作者紧紧围绕题目,写出自己怎么爱篮球,最后又采取设问和排比的方式对爱进行了回答,总结了自己的情感。写到这里,完全可以结尾,为什么还要写下面一段? 1、请同学们正确、流利地朗读最后一段:自由读个别读分组读 后来再后来,我把一个个字投进稿纸上的一个个格子的时候,我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的时候,我知道,我还是那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天上挂着一只火球,地上奔着一只篮球 2阅读理解。 【流程:独立思考。对子交流。正题之后,对子展示互说,检查是否理解?】(1) “大汗淋漓”和“酣畅淋漓”是不是用词重复?为什么? 答:用词不重复。 原因是:大汗淋漓指的是流了很多汗。酣畅淋漓指的是流了很多汗,累而很快乐。【指导:答题的格式。有两个问题的,用序号表示问题答案的个数。】指导书写“酣”左右结构,左稍宽右写窄。甘的第三笔高于第二笔。“我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的时候”指的是 我后来从事文学工作,书写文稿时很辛苦,但是心里却是很快乐。【强化联系上一句或上文思考】(2)课文第二自然段中“ 哦,篮球架,篮球筐,天上一只火球,地上一只篮球。”句子中的“篮球”指的是_体育用品或者投进篮筐里的球_ “天上挂着一个火球,地上奔着一只篮球” 这里的“篮球”指的是在文学工作上追求和奔突的我。【强化联系上文思考】(作者自己) 从“奔”字体会到_ (3)联系上文,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我在快乐的追求,从爱篮球,到现在爱我的工作。 或者答:爱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我不断追求美好,渴望创造。 教师:这段小结,我想请同学们思考,帮我小结。 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是表达她对篮球的喜爱之情,还有从对篮球的喜爱中懂得了_爱是什么(爱的意义),并在以后的成长中做一个_这样去爱,追求美好,渴望创造的人。教师:作者爱就全心投入,有着美好的追求。你在成长中有怎样的追求?指导:始终抓住文中的中心段。二、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仿写:选择一个练习设问和排比结合的表达方式。教师下水段:母爱是什么?是经常给我温暖的怀抱,是临行前不断地叮咛,是分别时依依不舍地身影,是我取得成绩时毫不吝啬的赞扬。追求是什么? 是成长的方向,是黑夜里指路的明灯,是前进的动力。 (美)是什么?是_,是_,是_学生思考,动笔。小组互评。班级展示。 2.我爱篮球预习启航一、作者介绍: 陈祖芬,女,1943出生,上海人,作家。曾连续五次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及其他文学奖几十次,已出版个人作品集二十多种。她的自白:上海人把我当北京人,北京人把我当上海人。我早上醒来常常发现自己既不在上海,也不在北京。人家叫我作家,我作文常常不在家。歪打正着,我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喜欢写一座座城市,也喜欢关在家里做洋娃娃。我在上海读大学时想当剧作家。我高中毕业时想当翻译。我上小学时想读遍天下的童话。我两岁时是上海电影院的老影迷。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 二、基础知识(一.)组词,然后换偏旁,找一个形近字。筐( ) 铰( ) ( ) ( ) 满( ) 漓( ) ( ) ( ) 铰( ) 酣( ) ( ) ( ) (二).选择正确的字填入括号中。 辫 辨 辩1.小学生要善于分( )是非对错。2.如果自己错了,就不要不停地( )解。3.这支笔是谁的?请大家来( )认。4.学校要求长头发女生不要披发,要梳( )子。(三)按要求做题。1.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好了,我那最美丽的辫子都不要了,其他的那些辫子还有什么生存的理由? 2. 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明确。但是我已经不能去接球衣了,( )我病倒了。( )这一病就是半个学期!医生嘱咐我不要再参加剧烈运动了。三、阅读理解(一).课文的文眼是题目中的“爱”,读课文,描述给你印象最深的能够表达作者“爱”的场景。【指导:场景指的是场面或情景。请划出来,抓关键词,说一说。】二、阅读下面的自然段,思考答题。1. 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是奋不顾身的追求,是无可阻挡的奔突。能够这样去爱的人,永远青春年少,永远追求美好,渴望创造,不管他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 这一段是课文的( )段。第一二句采取了( )和( )的表达方式。 课文哪些事例表达了作者爱得全心投入,忘我倾注,勇敢付出,奋不顾身的追求,无可阻挡的奔突,和爱是纯真的洗礼? 【启示:联系上文内容】 提示:奔突的意思是横冲直撞地奔驰。因为爱,没有考虑后果,一往无前地奔跑。 洗礼有两种意思:比喻在艰难的磨练和考验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 (1)(2)(3)(4)2. 后来再后来,我把一个个字投进稿纸上的一个个格子的时候,我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的时候,我知道,我还是那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天上挂着一只火球,地上奔着一只篮球 从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 “大汗淋漓”和“酣畅淋漓”是不是用词重复?为什么?_“我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的时候”指的是_课文第二自然段中“ 哦,篮球架,篮球筐,天上一只火球,地上一只篮球。”句子中的“篮球”指的是_ 天上挂着一个火球,地上奔着一只篮球 这里的“篮球”指的是_。联系上文,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仿写: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这样的表达方式。母(师、父)爱是什么?是_,是_,是_,是_。追求是什么?是_,是_,是_。(美)是什么?是_,是_,是_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3、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品格。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品格。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 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勾画印象深刻的句子,并做好批注.2、 学生交流,教师牵引,总结.(1)“好了,我那最美丽的辫子都不要了,其他的那些辫子还有什么生存的理由?”改为陈述句。(2)“11个女生的22条辫子,鉸了一地-”你从此句体会到什么?(3)我对篮球的热爱,妈妈又起了什么作用?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指名读文,学生思考:我那么爱篮球,为什么没有成为篮球运动员,反而改读文学了?2、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明确。但是我已经不能去接球衣了,( )我病倒了。( )这一病就是半个学期!医生嘱咐我不要再参加剧烈运动了。3、 我在读文学系时,为什么要隐瞒篮球史?4、 我和篮球的情缘是如何结束的?指名读,并说说你的体会。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课文表达的仅仅只是“我”对篮球的喜爱之情吗?和同学们交流交流。2、读文:(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是奋不顾身的追求,是无可阻挡的奔突。)注意带点的词,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并照样子写一段话。3、再读第四部分,读后再议:我们在成长中应该有怎样的追求。五、纵观全文,教师总结。附板书设计:2 我爱篮球全心的投入忘我的倾注我 爱 纯真的洗礼 篮球(?)勇敢的付出 奋不顾身的追求 无可阻挡的奔突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