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6152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 (I)学习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创作背景: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3、指名读,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4、整体感知(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三、精读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2、同座互相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并说说诗歌写了什么。四、书写生字。1、自由认记“浪、周、轻、凉”,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轻”,右边的书写要重点提示。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五、课后作业。1、认读生词。双桨、推开、倒映、白塔、凉爽、幸福、波浪、四周、轻轻、安排、做功课2、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并组词。倒( )( )( )( )中( )( )( )( )3、熟练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1、学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1、教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5、练习背诵课文。6、指名背诵课文。三、书写生字。1、自由认记“洒、做、课、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四、作业设计: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本课学习的生字。2、扩词。浪()()()周()()()凉()()()课()()()排()()()洒()()()3、区别组词。浪()轻()做()课()很()青()作()棵()4、学唱这首歌五、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海面:白塔四周:绿树、红墙水中:鱼儿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堂实录2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歌曲优美抒情,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唱)这首诗歌。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回顾体验,观图入境1.师:出去游玩过吗?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和快乐吧!(学生讲述游玩的见闻及快乐)2.(课件出示书中插图)看,有一群小朋友正在游玩。仔细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3.师:小朋友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词作家乔羽先生被他们的快乐感染了,于是用一首诗歌描绘了他们的快乐,想不想学这首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诗歌优美抒情,课文插图活泼生动。老师创设交流游玩的收获和快乐的话题,自然地将图画引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观察图画,交流感受,既锻炼了口语表达,也为学习诗歌作好了情感铺垫,使学生学得入情入境。)(二)交流学习,读中畅想1.结合图画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2.读通课文后,边读课文边尝试写写自己对词语、句子或课文的理解与体会。(让学生读课文尝试记录读书体会,给学生创设了深入学习课文的空间,有利于每个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3.指名读课文,然后学生评价读课文的情况,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分别出示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像,想像湖水的清澈,想像环境的优美,想像清风的凉爽;想像碧波荡漾、点点金光的景象,想像鱼儿的畅游,想像我们欢快歌唱的情景;让学生在想像中感受快乐、体悟语言的表达,并及时交流自己的想像与感受。4.再次在有感情地诵读中表达无比丰富的想像和愉悦的感情。(诗歌精炼、优美的语言赋予我们想像的广阔空间。教师紧紧抓住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想像空间广阔这一特点,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展开想像的翅膀,感受生活的快乐,感受语言的优美,实现潜移默化的语言积累。)(三)突出主题,深化感受师: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学生畅所欲言:或祖国,或家长,或)师:除了诗歌中讲述的,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幸福与快乐?(不局限于教材的时代背景,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把学生引向自己的生活这个无比广阔的空间,充分回顾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以及自己所应有的责任。很好地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理念。)(四)播放歌曲,升华情感在优美的旋律中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再次升华愉悦的情感。(诗歌是美的,优美的旋律赋予诗歌更美的意境更丰富的情感。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学生的感受得到了升华。) 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堂实录3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童年时期的幸福生活。全诗共3个小节,语言通俗易懂,描绘了一派如诗如画的情景。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阅读理解课文,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懂得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学情分析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较系统的识字方法,大部分能够独立识字。在阅读方面,能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懂得文章蕴涵的浅显道理。但学生之间在各种能力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歌词,并唱一唱这首歌。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课前准备(师)1.多媒体课件;2.教学挂图。(生)1.自己的成长照片;2.在家中向爷爷奶奶询问他们的童年生活,并做好记录。教学过程 (一)回忆生活,接触快乐1.生展示自己的成长照片,向大家介绍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2.导入揭题:北京的小朋友也一样幸福,瞧,他们来到了哪儿?(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3.听,这些小朋友在唱歌呢?多媒体播放此曲听歌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干什么?(评析:这是课前开放的一个环节,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乐,让他们再次捡拾起自己的成长记录相片,通过回忆那些难忘、幸福的一瞬间,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快乐的种子也就在孩子们的心中苏醒发芽了。)(二)自主读文,体验快乐1.请大家翻到书第7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2.第一次读课文,我们要完成哪三个任务呢?(生汇报:自己把课文默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用笔做好记号;和学习伙伴一起用有效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和学习伙伴一起读一遍课文。)3.那就让我们在歌声中完成它们吧!(多媒体播放此曲,生自主合作读文,完成三个任务)。4.巩固识字,划船接力赛(每认对一个词语,船儿前进一格,看能不能顺利到达对岸)。波浪 倒映 环绕 漂荡 愉快 凉爽 尽情5.进行朗读课文接力赛,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一读,赛一赛。6.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评析:这一教学环节发现: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善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有效的方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通过自读、赛读等形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潜心地读书,尽情地读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读读评评,读读议议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三)突破重点,品味快乐1.伴着音乐自由地再读一遍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做上自己最喜欢的记号。再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边读边想像,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2.生汇报,师随机引导。第一、二小节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集体评。多媒体播放这两小节歌曲,生静听,谈感受。生齐读这两小节。第三小节:请喜欢这一小节的同学读,说说读时的感受。四人小组讨论(视学生情况而定):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生汇报。(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调查,用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进行比较。同时多媒体播放旧社会孩子们的悲惨生活片断)齐读此小节,读后,你最想说什么?3.那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伴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歌吧!能背的可以试着不看书,背着唱。(评析: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链接着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我喜欢我才选择。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读中生疑,读中解惑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对比教学,用多媒体辅助突破难点,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四)课堂延伸,留住快乐1.用自己的成长相片,全班同学一起动手,办一期“快乐的童年”墙报。2.回家后把歌唱给爷爷奶奶听,让他们也乐一乐。(评析:课堂延伸的第一个环节是一个再次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实践活动,它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再次得到提高。第二个环节是向课后开放的一个环节,下课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学生再次和老人交流,将会使快乐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案例点评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在突破重点时,有以下几个闪光点: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把学习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方法,即“完成三个任务”,让学生自主地读文,合作解决问题,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能力,达到“授人于鱼”,更“授人于渔”的目的。二、采用对比教学突破重点。生活在新时代的小孩生活优越,对于苦难生活知之甚少,不是很能体会,所以在突破重点“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时,采用对比教学,让学生在课前向老人进行调查,亲身感受他们的艰难童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记录下来,再观看直观、形象、真实的多媒体画面,这样他们就对苦难生活有了较深刻的体会,这时,再和孩子们比童年,那么,对孩子心灵的震撼就可想而知了。三、我学习我快乐。整个教学设计都围绕着“快乐”两字来进行:接触快乐体验快乐品味快乐留住快乐,层层递进,不断升华,使学生真正从内心体会到快乐,共同享受这快乐的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