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55616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唐朝的开国和盛世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唐朝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前期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主要政绩;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能力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从唐初统治者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出现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看个人和群众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封建社会盛世局面出现原因的分析,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唐太宗、唐玄宗的政绩及其对盛世局面的认识。【预习学案】1、唐朝的建立618年,称帝,定都长安。2、贞观之治(1)出现的原因:隋朝的基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人民的辛勤劳动。(2)唐太宗的政绩政治上:知人善任,;革新政治。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文化上:大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3)结果: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拓展: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朝,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使唐初的统治者鉴于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开明务实的驭政才干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李勤劳动是促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3、武则天的统治(1)武则天称帝先是协助唐高宗处理政事,后称帝,国号周。(2)武则天的政绩重视发展;破格用人,创“”求官制度;发展科举制度。(3)结果:社会经济继续发展。4、开元之治(1)原因:唐太宗、武则天时奠定的基础;唐玄宗结束武则天晚年政局混乱的局面;唐玄宗重用有才干之人;人民的辛勤劳动。(2)唐玄宗的政绩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实行;大兴文治。(3)结果: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要点透析】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朝,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使唐初的统治者鉴于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开明务实的驭政才干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李勤劳动是促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2、对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的认识(1).从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看: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是不多见的。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B、农民战争推动,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C、统治者勤政爱民、励精图治;D、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此外还跟制度的革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等因素有关。(2)从盛世局面的表现看:一般都表现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3)从盛世局面的实质看:盛世不是人间天堂,所谓的盛世,都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不能消除封建的剥削和奴役。(4)从盛世局面的前景看: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B、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C、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D、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两汉、唐朝统治后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足以证明这一点。(5)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和结束给现在的人们提供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C、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D、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E、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绩对比表:【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09安徽省安庆高士中学高三二次月考)庙号是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下列属于庙号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顺治帝2.(08湖南十二校联考)我国的黑龙江地区正式划入中国版图是在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3.(07唐山)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的古代皇帝是A.汉文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4.(07江西省六校协作体高三联考)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半个多世纪的原因是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破格选拔人才 注重对民族关系的处理 大力灭佛、裁汰僧尼A.B.C.D.5.“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A.国力强盛B.社会经济高度繁荣C.疆域空前辽阔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较为安定6.唐太宗发现有人通过作弊的手段获得官职,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认为按照法律裁决是“忍小愤而存大信”。唐太宗最后收回成命。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当时的官吏选拔制度存在弊端B.唐太宗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而改变初衷C.唐太宗推崇法家思想,主张严刑峻法D.唐太宗善于纳谏7.据史书记载:“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此事说明唐太宗A.不因臣下贪污额较小而姑息纵容B.不注重维护官吏的形象C.注意满足臣下的实际需求D.官民犯法一视同仁8.今天我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她A.重用有才能的人B.推动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重视农业生产D.创立“自荐”求官制度答案B9.汉朝、唐朝前期出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适时调整生产关系采用的积极政策具有连续性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A.B.C.D.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材料三明朝思想家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李贽史评纲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何在?(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李贽的评论阐明了一个怎样的实质问题?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CBCDDCABD10答案(1)有。正是鉴于隋朝“征求无己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的教训,唐太宗才“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2)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3)封建君主专制。大臣的谏或谀以君主好恶为转移,君主的意志决定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