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1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54614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1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1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1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1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8河北邯郸联考明朝一位学者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这说明宋朝()A中央能够有郊控制地方 B强干弱枝实现王朝鼎盛C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 D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宋代通过削夺地方节镇的权力,革除了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从而使中央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故A项正确;材料肯定了强干弱枝的改革措施,但不能说明是否使宋王朝走向鼎盛,B项错误;强干弱枝只是从制度上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并未改变地方割据的基础分散、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君主权力的变化,不能体现君主专制权力是否得到加强,D项错误。22018河北正定中学月考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刺史都察院御史台参知政事A B C D答案A解析宋代提刑官负责监察刑狱。根据所学,刺史、都察院、御史台均具有监察职能,与提刑官职能较类似,正确。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排除。故选A项。32018河南南阳月考史称:行省所掌重要政务,“事从公议”。就是说,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但由于群官议政和军事、财赋等专官提调,其处理各项庶政又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下列设置与之最为相近的是()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C知州、通判、转运使 D内阁制答案C解析材料“行省”“处理各项庶政又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知州、通判、转运使的设置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项。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都属于中央行政制度,均为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B、D三项。42018广州联考言官即谏官,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齐桓公最早所设大谏一职,秦汉沿用但没有专职机构,至武则天时改置的左右拾遗和补阙应该算是言官制度的定型,宋朝改称正言和司谏,并设置了谏院,以谏议大夫为长官。这种设置()A利于约束国君的言行 B威胁到君主专制C表明古代民主制萌芽 D表现了言论自由答案A解析由“谏诤封驳”可知,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所以中国古代设置言官有利于约束国君的言行,故A项正确。52018江西上饶期末宋代有个叫钱昆的少卿,世代都是余杭人。余杭人喜欢吃蟹。钱昆曾经要求外放到地方上去当州官,别人问他想到哪个州去?钱昆回答说:“只要有螃蟹而没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这讽刺了宋代()A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 B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C重文轻武的政治原则 D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答案B解析通判并没有涉及决策权力收到君主手中,故A项错误;题目中“螃蟹”不是重点,重点是“没有通判”,通判是宋代设立的官职,有权直接上书中央,监察州长官,通判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并没有说通判是文官以及以文制武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问题,故D项错误。62018衡水中学调研有学者研究发现,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原为中央(台、省)的临时派出机构,后罢。金代初年曾置行尚书省于汴京。这些行省前期只理民政,不理军事,后期因内忧外患不断,则兼理民、军政,实际成了地方一级政区。这表明()A魏晋行台的职能与汉代刺史类同B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历史传承性C中国的行省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D行省在历史后期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代刺史的职能是监察,魏晋行台的职能是行政,故A项错误;题干“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金代初年曾置行尚书省于汴京”反映了从行台到行尚书省再到行中书省的演变,体现了政治制度的传承性,故B项正确;中国的行省制度形成于元朝时期,故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72018广东深圳模拟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由此可见()A宋代官僚体系的成熟 B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C宋代行政效率有提高 D宋代破解了藩镇难题答案B解析材料不是反映宋代官僚体系的成熟,而是反映官僚体系的臃肿,A项排除;这样做是在加强皇权,但是也造成了宋代行政效率不高,C项排除;宋代未破解藩镇难题,D项排除;材料反映了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的问题,故选B项。8日知录中载:“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中国古代对赃官严惩的主要目的在于()A维护法律体系的尊严B维护和强化中央集权统治C加强官僚队伍的建设D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赃官的处置越来越重,这体现了君主专制体制下维护中央集权的需要。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9中央集权制是国家政体的一种形式,它规定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特殊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遂废诸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为,非意为民故秦得擅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东汉荀悦前汉纪孝惠皇帝纪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然诸侯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二材料三行省有政令则布于天下,郡县有请则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明宋濂元史百官志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秦朝“暴虐天下”的制度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为“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在地方制度上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容易“害身丧国”的根源。(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行省的主要职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节制行省权力的?(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行政体制”建设的认识。答案(1)制度原因:推行郡县制。背景:秦国完成全国统一。(2)创新:郡国并行制。根源:诸侯世袭;权力过大。(3)职权:颁布政令;掌管军事;招讨安抚。措施: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央;不能随意更改赋税制度、调动军队;定期朝觐皇帝、述职;受中央监督;省官互迁等。(4)认识:坚持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统一(或防止中央集权过度、地方分权有余的倾向)。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废诸侯改为郡县”“秦得擅其海内之势”进行归纳。第(2)问,依据材料二“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判断,西汉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第(3)问,根据材料三“有政令则布于天下”“兼都元帅府”“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回答职权;结合所学回答节制行省权力的措施。第(4)问,注意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辩证关系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