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53626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生物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导学案年级:高一 编写人:王玲玲 编制时间:课题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重点难点重点: 1. 酶的作用。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教学方法探究,讲解分析,归纳总结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预习目标预习“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初步把握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酶的作用机理和酶的发现过程。二、预习内容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 ,统称为细胞代谢。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 。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 ,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 。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 ,它一般设置 组和 组。3.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现象及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及现象分析试管号3HO控制变量点燃的卫生香检测结果分析实验处理气泡多少12mL无助燃性22mL90水浴加热很少有助燃性32mL滴加3.5FeCl32滴较多助燃性较强42mL滴加20肝脏研磨液2滴很多助燃性更强(2)实验结论: 。4分子从常态转变为 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 称为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 ,因而 更高,这样细胞代谢就能在 条件下快速进行。5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巴斯德以前,许多化学家认为发酵是纯 ,与 无关。1857年巴斯德提出发酵是由于 的存在,即有 _的参与才能引起发酵;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 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 后才能发挥作用。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发现不含酵母细胞的 与活酵母是一样的,都能引起发酵,他将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 ,最早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是美国科学家 ,他用多种方法证明了酶是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 _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6.酶是 产生的,具有 作用的一类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少数是 。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合作探究备注阅读P78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小组讨论】1. 本实验中,1、2的自变量是,3、4的自变量,因变量是,1、2的无关变量有,3、4的无关变量有。2. 本实验使用新鲜肝脏研磨液的原因是什么?3. 对照实验中应遵循的原则:当堂检测备注1.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类特殊有机物,其中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为RNA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酸碱度影响2.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正确叙述是( )A.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B.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C.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D.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3. 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 )A.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和激素的作用相同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控制 D.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4. 下列有关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所有反应都能进行B.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和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同C.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不变D. 生物体内的酶不易受体内环境条件的影响5.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的活化能C.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提高了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6. 同一个体不同活的体细胞中所含酶的 ( )A.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C.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D. 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拓展提升备注*1.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假若用稀释10倍的唾液代替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则应将其中的三支试管分别放入40左右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而不是60、沸水和冰块中,原因是( )A.无任何原因 B.40热水易配制且不易降温 C.唾液淀粉酶只能在40发挥作用D.淀粉酶(市售)的最适温度为5075,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作业布置备注教(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