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5048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新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难点:1、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2、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教学过程与方法】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在哪一些?生: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师:对,我们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那些方面有影响呢? 学生讨论:课堂出现讨论的声音师: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师:书写标题 地域文化与人口【点评】这种导入尽管没有新颖性,但是对于利用新课的导入去考察学生对上一环节的掌握情况,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样的导入,感觉没有拖泥带水,比较自然的将内容过渡到所要学习的环节。【讲授新课1】-概念辨析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下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然后作以下补充: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师:现在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 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师: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生: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师:对,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现在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师:首先我们从中西方婚姻方面进行对比,思考婚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投影:西 方中 国婚育年龄婚姻稳定程度师:大家看这张表格,我们分四组完成这张表格,每一组在完成一个空格的同时,也要讲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给学生分组,并确定各组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归纳总结【点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材料的引入,引导学生来分析材料,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针对中西方人口出生率的现状,在完成简单的对比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造成以上原因的深层次原因。这个原因的分析,主要通过开放式讨论进行。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指导作用,即在学生归纳总结时,加以适时的引导,完善学生的总结。【讲授新课2】-中外文化对比及对人口的影响师:刚才我们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生育年龄要比西方发达同家早,婚姻相对西方来说也要稳定,这些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通过同学们进一步的挖掘,我们也认识到,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是造成婚育年龄、婚姻稳定程度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小小的计算题,计算一下你自己的婚育年龄大概是几岁左右。学生展开讨论,场面比较活跃。有学生开始回答。师:很高兴看到大家的答案,如果是国家计生委主任看到这个答案的话,我估计他不会再为计划生育担心了(学生笑)虽然大家的答案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基本相同,大家基本上将这个年龄定在24岁以后,有很多人还将这个年龄划到了28岁以后,从婚育年龄上看,你们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学生又笑)我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呢?提问部份学生。(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的答案涉及求学、事业、不想过早有家庭的压力等师:在这里,我已经看到我们同学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文化也正在悄然的经历一场变革,这也正印证了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我们中国的文化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就来将中国的古代文化与你们现在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作一个比较,看看这两种文化对我们国家的人口究竟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转入“中国文化与人口”【点评】这一过程的教学,在课堂气氛上较为活跃,同时采用开放式发言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但是,感觉在课堂的调控方面感觉比较吃力,主要是担心学生的发言可能脱离主题。【讲授新课3】-中国文化与人口师: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投影“孔雀东南飞”中的一段“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师:从这段文字里,大家能够读出当时婚姻具有什么特点吗?生答:当时的结婚年龄比较早,十七岁就已经结婚了。师:为什么那个时候,结婚的年龄这么早呢?这么早对人口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学生讨论、回答。生答:当时人口少,人均寿命短,劳动力不足。在当时,早婚有利于劳动力的增加。在听完回答后,教师拿出一本早已准备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请一位同学朗读婚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的内容。师:在学习了婚姻法的部份内容以后,大家以后可不能违法啊师:刚才婚姻法里提到的“晚婚”和“计划生育”内容,对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吗?学生回答师:从孔雀东南飞到我国的婚姻法,我国的婚育年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生答:说明了我国的婚育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说明了中国的文化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张表格,来看看中国文化对我国人口的其它方面古今影响的变化。投影:古代现代婚姻观生育观择业观居住观师:在完成这张表格之前,我们再来看“孔雀东南飞”幻灯变换:“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师:这段文字里面,我们看到,焦仲卿的母亲要休刘兰芝是说“此妇无礼节”,我想问一下,刘兰芝在哪里失了礼节呢? 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原因是刘兰芝没有生育,而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失了礼节。师:对,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现在我们看屏幕投影: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师:从这则材料里,我们看到刘兰芝在当时没有生育,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的确是失了礼节。但是看看现在,我们还有这样的观念吗?我们当前又是怎样一种生育观呢?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接下来,我们来分组讨论,解决两张表格,将两张表格下发。投影:古代现代婚姻观生育观择业观迁移观 表格一逐渐革除的陋习发扬光大的文化积极意义婚俗制度生育特点职业选择迁移特点 表格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