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40805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xx1204)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0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 一定大于92.0 kJ B. 一定小于92.0 kJ C. 一定等于92.0 kJ 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焓变是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1mol N2和3mol H2不能所以完全转化为氨气,所以放热少于92kJ,故选B。2. 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D.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答案】C【解析】A、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气正反应移动,故A错误;B、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C正确;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C。3. 101 kPa时,2C(s)O2(g)=2CO(g) H221 kJmol1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B. 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 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D.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答案】AB【解析】A、由反应可知,1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110.5kJ,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继续放出热量,故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kJ,故A正确;B、由反应可知,该反应的H=-221kJ/mol,故B正确;C、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C错误;D、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D错误;故选AB。点睛:考查反应热、中和热和燃烧热的理解及有关计算等。注意强酸、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为57.3kJ/mol。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浓硫酸稀释放热。4.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 1 mol B和3 mol C B. 2 mol A、1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C. 1 mol B和1 mol C D. 2 mol A、3mol B和3 mol C【答案】B【解析】反应2A(g)+B(g)3C(g)中,气体的体积前后相同,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得到平衡状态,只要满足物质全部转化为A、B,且满足n(A):n(B)=1:1,为等效平衡。A若将1molB和3mol C全部转化为A、B,分别得到2mol A和2mol B,n(A):n(B)=1:1,与原平衡等效,则,A的体积分数不变,故A错误;B.2molA、1molB,n(A):n(B)=2:11:1,恒容密闭容器中1molHe对平衡无影响,则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故B正确;C.1molB和1molC,相当于molA和molB,n(A):n(B)=1:21:1,A的转化率增大,则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小于a%,故C错误;D.2molA、3molB和3molC,相当于4molA和4molB,n(A):n(B)=1:1,为等效平衡,A的转化率不变,则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等于a%,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中气体的体积前后相同,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得到平衡状态,只要满足n(A):n(B)=1:1,即可得到等效平衡状态,若要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说明平衡向左移动,根据等效平衡,把物质都换算成方程式一边的物质,需满足n(A):n(B)1:1。5.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 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气体中存在平衡2NO2(g)N2O4(g),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平衡体系颜色变深,该反应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反应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又降低,颜色又变浅,由于移动的目的是减弱变化,而不是消除,故颜色仍比原来的颜色深,所以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不选;B、存在平衡2SO2+O2(g)2SO3(g),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有利于合成SO3,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不选;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C选;D、反应为可逆反应,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不选,答案选C。考点:考查勒夏特列原理6. 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 Cl2(g)H2(g)=2HCl(g)H2;2Cl2(g)2H2O(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H3H12H2 B. H3H1H2C. H3H12H2 D. H3H1H2【答案】A【解析】令2H2O(g)=O2(g)2H2(g)H1Cl2(g)H2(g)=2HCl(g) H22Cl2(g)2H2O(g)=4HCl(g)O2(g)H3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反应2即可求得反应,因此有H3H12H2,故A项正确。7.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ABCD,若t1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v代表反应速率,t代表时间),下列有关A、B、C、D的状态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B. C是气体,D不是气体BA、B是气体,C. D有一种是气体CC、D是气体,A、B有一种是气体 D. C、D有一种是气体,A、B都不是气体【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t1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而且逆反应速率增大程度更大,说明该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存在气体,而且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A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之和减小,故A错误;B. 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之和减小,故B错误;C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故C正确;D. 反应物中不存在气体,故D错误。故选C。8. 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A. 2A(l)B(l)2C(g)H1 B. 2A(g)B(g)2C(g)H2C. 2A(g)B(g)2C(l)H3 D. 2A(l)B(l)2C(l)H4【答案】A考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与反应热的关系9. 已知H2(g)I2(g)2HI(g)H452 kJmol1D. 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答案】C【解析】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A错误;B由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可知图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物质的量为1、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由2Na2O2(s)+2CO2(g)=2Na2CO3(s)+O2(g)H=-226kJ/mol,所以反应2Na2O2(s)+2CO2(s)=2Na2CO3(s)+O2(g)H-532 kJ/mol,故C正确;D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依据盖斯定律2+得到:2Na2O2(s)+2CO(g)=2Na2CO3(s)H=-1018kJ/mol;即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254.5kJ热量时,反应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5mol,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故D错误;故选C。15. 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起始浓度甲乙丙c(H2)/molL10.0100.0200.020c(CO2)/molL10.0100.0100.02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 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 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D. 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答案】C【解析】某温度下,H2(g) + CO2(g) H2O(g)+ CO(g)的平衡常数K=9/4。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压强不影响该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由甲的投料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出,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浓度都是0.004mol/L(设二氧化碳的变化量为x,则 ,解之得x=0.006mol/L),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均为60%,丙和甲的投料的比例是相同的,所以丙和甲能建立等效平衡,丙和甲的反应物的转化率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平衡浓度不同,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08 moll-1 。A. 平衡时,乙相当于在甲的平衡状态下再增大反应物氢气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乙中CO2 的转化率大于60%,A正确;B. 平衡时,甲和丙中H2 的转化率均是60%,B正确;C. 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08 moll-1 ,C不正确;D. 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物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物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D正确。本题选C。点睛: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数的可逆反应,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的起始投料的比例是相同的(要转化到反应方程式同一边进行比较),那么这些不同投料所建立的平衡状态是等效的,在平衡状态下,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是相同的,但是平衡状态下各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相同,不同平衡中同一种组分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与投料的倍数成正比。平衡时的反应速率也不一定相同, 投料多的浓度大,反应速率也就较大。16. 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2N2(g)3H2O(g)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答案】A【解析】A单位时间内消耗NO表示正反应速率,消耗N2表示逆反应速率,物质的量比为1:2时,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到达平衡,故A正确;B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其它反应物转化率增大,则增加 NH3 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故B错误;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平衡移动的影响等,做题时注意平衡常数的变化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本题的易错点为A,反应达到平衡时,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17. 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 4Fe(OH)2(s)2H2O(l)O2(g)=4Fe(OH)3(s)H0B. CH3CH2OH(l)3O2(g)=2CO2 (g)3H2O(l)H0C. Al(OH)3(s)NaOH(aq)=NaAlO2(aq)2H2O(l)H0D. H2(g)Cl2(g)=2HCl(g)Hadc B. abcd C. badc D. cadb【答案】A【解析】HCl是强电解质,所以pH=3的盐酸溶液中c(H+)=110-3molL-1,要中和等物质的量的HCl溶液,碱都是一元碱时,碱的浓度越大,需要的碱溶液的体积越小。Ba(OH)2是强碱,且酸中氢离子浓度等于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酸碱的体积相等,即a=d;由于HCl与NH3H2O的中和产物NH4Cl可水解呈酸性,则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NH3H2O必需过量,则ba;由于NH3H2O是一种很弱的碱,只有少部分电离,则中氨水的浓度远大于103 molL1,因此c一定远小于b和d,通过以上分析知,这几种溶液体积大小顺序是ba=dc,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该题中a、d体积比较时与碱的元数无关,为易错点。22. 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氨水、盐酸、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NH):B. 水电离出的c(H):C. 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D. 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c(Cl)c(OH)c(H)【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而氯化铵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离子,当二者等浓度时,电离产生的c(NH4+):,A正确;B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电离产生O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盐酸是强电解质,HCl=H+Cl-,二者浓度相等时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HCl大于氨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电离平衡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电离出的c(H+)就越小,所以水电离出的c(H+):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正确;C、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正确;D、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难溶物,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的难溶物,Ksp小的,溶解度不一定小,错误。考点:考查难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24.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NOB. c(H)1101 molL1的溶液中:Cu2、Al3、SO、NOC. 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S2、BrD. 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Na、Mg2、Cl、S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H与CO32-不能共存;B酸性溶液,均能共存;C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显强氧化性,S2被氧化;D当溶液显碱性时,OH-与Mg2生成沉淀。考点:考查了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25. 25时,在25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CH3COOH溶液,溶液的pH与醋酸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B点的横坐标a12.5B. C点时溶液中有:c(Na)c(CH3COO)c(H)c(OH)C. D点时溶液中有:c(CH3COO)c(CH3COOH)2c(Na)D. 曲线上A、B间的任意一点,溶液中都有:c(CH3COO)c(Na)c(OH)c(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因为醋酸是弱酸,当a=12.5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显碱性,故错误;B、C点溶液显酸性,溶质为CH3COONa、CH3COOH,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O,因此离子浓度可能为:c(CH3COO)c(Na)c(H)c(OH),故错误;C、根据物料守恒,D点时,n(CH3COO)n(CH3COOH)=251030.2mol=5103mol,n(Na)=251030.1mol=2.5103mol,故正确;D、A、B之间,溶质可能是NaOH、CH3COONa,离子浓度可能是c(Na)c(OH)c(CH3COO)c(H),故错误。考点:考查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知识。2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 镁的金属性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D.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答案】D【解析】A铜、铁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铁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电极上出现气泡,故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律,镁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故B正确;C锌和铜离子反应生成铜,锌、铜和盐酸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促进被腐蚀速率,故C正确;D铜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不能析出铁,故D错误;故选D。27. 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A. 变蓝色 B. 变深 C. 变浅 D. 不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氨水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则酚酞遇碱变红,当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后,NH4+离子浓度增大,根据同离子效应,加入NH4Cl后,氨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抑制氨水电离,从而c(OH-)变小,颜色变浅。故选C。考点:考查了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28. 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物质是A. NaHCO3 B. NaHSO4 C. CH3CH2OH D. NaOH【答案】A【解析】ANaHCO3为离子化合物,受热容易分解,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故A正确;BNaHSO4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故B错误;CCH3CH2OH为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故C错误;DNaOH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以及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区别。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考虑熔融状态是否容易发生分解。2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2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c(OH)c(H)B. 将等体积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C. 向氨水中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c(Cl)D. pH13的NaOH溶液与pH1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答案】D【解析】ANaHC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因HCO3-水解,则有c(Na+)c(HCO3-)c(OH-)c(H+),故A正确;B醋酸为弱酸,pH相等时,醋酸浓度大,如稀释等体积时,醋酸pH小,如相等时,则醋酸需加入的水量多,故B正确;CpH=7,则c(OH-)=c(H+),存在电荷守恒c(NH4+)+c(H+)=c(Cl-)+c(OH-),则c(NH4+)=c(Cl-),故C正确;D醋酸为弱酸,pH=13的NaOH溶液与pH=1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D。30.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 Ksp(AB2)小于Ksp(CD),则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B. 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sp增大C. 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D. 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平衡不移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因为Ksp(AB2)=C(A2+)C2(B-);Ksp(CD)=C(C+)C(D-),所以Ksp(AB2)小于Ksp(CD),AB2的溶解度不移动小于CD的溶解度。错误。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减小了溶液中的Ag+、Cl-的浓度,溶解平衡正向移动,直至达到新的条件下的溶解平衡状态。由于温度不变,所以氯化银的Ksp不变。错误。C在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钠固体,Ag+与加入的碘化钠电离产生的I-发生沉淀反应,生成溶解度比AgCl沉淀更小的AgI沉淀,破坏了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AgCl继续溶解电离,产生的Ag+再与I-反应产生AgI沉淀,最终导致AgCl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颜色由白色转化为黄色。正确。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CO32+2H+=CO2+H2O,破坏了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使它不断溶解,溶解产生的碳酸根离子继续与盐酸电离产生的H+发生反应,最终导致CaCO3完全溶解。错误。考点:考查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31. 在2 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已知:K(300)K(350),该反应的逆反应是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c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d增大O2的浓度【答案】 (1). (2). 吸热 (3). b (4). 1.5103 molL1s1 (5). bc (6). d【解析】(1)2NO(g)+O2(g) 2NO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2)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c(NO2)=c(NO)=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2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3.010-3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v(NO)=3.010-3molL-1s-1=1.510-3molL-1s-1,故答案为:b;1.510-3molL-1s-1;.(4)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平衡正向移动,但生成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c使用高效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故c错误,d增大反应物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d正确;故选d。32. 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1)过程: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_。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_。(2)过程: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第一步反应是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1 mol NH (aq)全部氧化成NO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3)过程: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32 g CH3OH,转移6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答案】 (1). NHOHNH3H2O (2). 废水中的NH3被空气带走,使NH3H2ONH3H2O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 (3). 放热 (4). H273 kJmol1”、“”或“”、“”或“”)。(7)写出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答案】 (1). )mn (3). mn (5). 酸 (6). (9). NaHCO3=NaHCO HCO HCO【解析】(1)HCl、CH3COOH都是一元酸,但HCl是强酸,醋酸是弱酸,HCl完全电离,醋酸只能部分电离,所以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稀释相同倍数后盐酸中c(H+)高于醋酸中c(H+),所以mn;故答案为:mn;(2)醋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若浓度均为0.2molL-1、等体积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相同,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则盐酸稀释的倍数大于醋酸,即mn,故答案为:mn;(3)体积相同,pH均等于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时,促进醋酸的电离,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多,盐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氢离子浓度相等,醋酸稀释倍数大,故答案为:mn;(4)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稀释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稀释相同的倍数后,氨水的pH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所以氨水稀释的倍数大,故答案为:mn ;(5)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n(HCl)=n(NH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即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c(OH-)=c(NH4+)+c(H+),所以c(Cl-)c(NH4+),故答案为:酸;(6)pH=3的盐酸中c(H+)=10-3mol/L,pH=11的氨水中c(OH-)=10-3mol/L,两种溶液H+与OH-离子浓度相等,但由于氨水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则氨水浓度大于盐酸浓度,反应后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即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c(OH-)=c(NH4+)+c(H+),所以c(NH4+)c(Cl-),故答案为:碱;(7) NaHCO3是弱酸酸式盐,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同时存在HCO3- HCO32-,故答案为:NaHCO3=Na+HCO3-;HCO3- HCO3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弱酸与一元强酸的比较,注意题中所给出的条件是等pH值还是等体积,比较的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还是酸的物质的量。本题属于易错题,需要认真分析,细心解答。34. 回答下列问题:(1)有一种溶液,除含H、OH 外,还含有Na、SO42 和Cl,测得Na、SO42 和Cl三种离子的浓度分别是0.01 molL1、0.0035 molL1和0.004 molL1,该溶液的pH为_。(2)NH4Cl溶液显酸性,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原理_。(3)液氨的电离类似于水,试写出液氨的电离方程式_;在液氨中加入NH4Cl,平衡将向_移动。(4)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Ag(aq)Cl(aq), 在25时,氯化银的Ksp1.81010。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100 mL 0.1 molL1氯化镁溶液中;100 mL蒸馏水中;100 mL 0.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100 mL 0.1 molL1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写序号)。【答案】 (1). 3 (2). H2O+NH4+NH3H2OH (3). 2NH3NHNH (4). 逆反应方向(或左) (5). 【解析】(1)任何溶液中均满足电荷守恒,由于测得Na+、SO42-和Cl-三种离子的浓度分别是0.01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