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4030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书”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解析: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答案:A219世纪40年代的清朝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的主要含义是()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解析: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开始摒弃“天朝上国”的理念,主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选D。答案:D3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是()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B“十万之豪富,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早期维新派”“商战”等有效信息。“商战”,这里指利用本国的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进行竞争。A、C两项为加强国防军事力量,排除。D项涉及的是民生,排除。答案:B4有人说:“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很高明。”“高明”之处在于()A通过论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B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C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新思想D组织团体宣传自己的思想解析: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来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故选B项。答案:B51900年12月23日纽约时报刊载评论:“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并能从商业的观点预测大清国未来除非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否则可能发生巨大的政治灾难他们试图在清廷或人民都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立即推翻大清国延续已久的古老秩序。”该评论中的“他们”是()A洋务派 B维新派C革命派 D激进派解析:根据题目时间1900年和材料中“他们试图在清廷或人民都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立即推翻大清国延续已久的古老秩序”可知是对维新派的评价,故B项正确。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材料三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几个阶段,从顽固派、洋务派到早期维新派,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的是学习内容层次的变化。同时也表明了近代中国人对待西学的态度及主张。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答案:(1)观点:不主张学习西方。理由:中国有人才。学习西方会丧失独立。(2)变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评价:学习西方是对的,只学技术不改制度不够彻底。(3)早期维新派。新主张:主张学习西方制度、改革政治。(4)从不主张学习西方到学习西方的变化趋势。学习西方的层次从器物到制度逐步加深。基础巩固1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是一种寻求“制夷”之策与挽救中国于危亡的开放思想,它的着眼点是()A新思想新文化B历史地理方面C社会制度方面 D军事技术方面解析:鸦片战争后,先进知识分子看到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军事技术先进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答案:D2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遗其体而求其用”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清朝官员主张用“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墙上可知,该官员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这是洋务派的根本主张。 “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是洋务派的核心主张,故B项符合要求。答案:B3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知曾国藩()A继承了“师夷制夷”思想B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C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D主张“中体西用”思想解析:依据材料“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可以得出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抵制外来的侵略,故A项正确。答案:A4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从“师夷长技”向“维新变法”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B西学的广泛传播C新兴经济因素的成长D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解析: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转变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变化,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C正确。答案:C5晚清琉璃厂书贾记载,自朝廷锐意变法,“谭新学者,都喜浏览西欧译本”,常有文人士大夫拿着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到琉璃厂书铺中按表以求,善本旧书却乏人问津。这表明()A废科举有利于民众思想解放B维新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维新变法有坚实的群众基础D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解析:根据“都喜浏览西欧译本”“善本旧书却乏人问津”可知学习西学成为潮流,故D项正确。答案:D6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C开留学教育的先河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解析:材料反映出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科目,西学主要是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学科,中学是儒家的学说,这充分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答案:A7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解析: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而D项是维新派代表梁启超的主张,因此答案为D项。答案:D8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解析:材料要表达的意思是维新思想促进了人们的觉醒,所以C项正确。答案:C能力提升9观察下面历史人物与书影,哪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合()A该书关注时局,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B图中人物早期满脑都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C“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制度D该书出版时,在广州的英国人大为惊恐解析: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长技指的是西方先进的技术,并不包括制度。答案:C10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解析:解答本题可用直选法,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宣传的主要思想是“开设议院,变法图存”,据此可直接判断D项正确。答案:D11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严复被称作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他们都()A重视通过书籍报刊了解和介绍西方B认识到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解析: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严复翻译出版了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故A符合要求。林则徐没有认识到专制制度的腐朽性,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严复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答案:A12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海国图志之所以对日本产生了较大的震动,是因为它使人们()A认识到封建统治的腐朽B开阔视野,摆脱闭塞保守的思想C了解欧洲发生的巨变D深受鼓舞,立志改造旧的社会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它的作用在于启迪人们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而不是认识封建统治的腐朽,它也没有产生改造旧社会的作用。答案:B1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之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其自身内在规律的驱使下,伴随着殖民扩张,积极向外扩展。而中国文化作为小农经济和专制主义的产物,主要是在中华文化圈中循环与发展。于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向现代文化转变经过痛苦的选择与艰难的取舍,我们终于逐渐融入现代化浪潮材料二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说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称呼的演变并作简要评价。答案:(1)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2)称呼演变:夷学西学新学。评价:说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心态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反映了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