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三)(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35302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三)(含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1西周初年的封国中,姬姓之国居多。姬姓贵族受封的主要依据是A.军功B.血缘C.品德D.才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为解决统治阶级在权力、土地及财产上的继承权,实行了宗法制,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实行,故选B。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排除。2某学者认为,“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暂,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C.郡国并行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紧扣题干中的“秦朝的统治虽然短暂”和“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说明秦朝对后世的影响,即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故本题选A。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故排除B。郡国并行制、察举制均出现在汉朝,故排除C、D。3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推行三公九卿制B.确立三省六部制C.增设三司D.设立内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行使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C。A、B、D三项项措施分别出现于秦朝、隋唐和明朝,故排除。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强迫淸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等给日本,故选A。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5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由材料“红星照耀中国”、“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可知,此事件应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故选B。A、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6xx元月教育部发文要求落实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始于A.华北事变B.卢沟桥事变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直到“十四年”后的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故选C。华北事变发生于1935年,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均发生于1937年,与“十四年抗战”不符,故A、B、D三项错误。7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浪潮,十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这次建交浪潮的事件是A.中苏建交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尼克松访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不仅改善了中美关系,而且推动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之后许多西方国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出现新中国“第三次建交高潮”,故选D。中苏建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与第一次建交高潮相关,故A项错误;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故B项错误;1955年万隆会议与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相关,故C项错误。8在伯里克利时期,为保证所有公民参政,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事务,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组成“四百人会议”C.发放津贴D.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伯利克里时期为保证低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国家事务,给参政的公民发放津贴,故选C。A、B两项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D项属于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排除。9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的是A.保护私有财产B.限制贵族权力C.维护平民利益D.扩大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由材料“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可知,罗马法注重保护债权人的权利,即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选A。B、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10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A.国王是国家元首B.国王“统而不治”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D.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依据材料“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可知,英国国王的权力实际上受到宪法的制约,体现出国王“统而不治”的政治特征,故选B。A、C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依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规定,议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中心,故D项错误。11有学者认为,比较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以下制度最符合这位学者观点的是A.唐代藩镇B.明代“三司”制C.雅典城邦制D.美国联邦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1787年宪法。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美国联邦制中联邦政府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项大权,地方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有机地结合,与材料信息相符,故选D。唐朝藩镇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中央不能有效节制,故A项错误;明朝“三司”制完全从属于中央,地方基本无权,故B项错误;雅典的城邦制体现“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特点,故C项错误。12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B.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俄国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故选C。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13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两个敌对堡垒”这一说法刻画出的是A.和平与发展B.欧洲一体化C.美苏冷战D.多极化格局【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解题时依据“二战后”“杜鲁门”“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等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是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故选C。14战国时期,李冰在成都平原主持修筑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井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的兴修。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修筑了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创造了条件,故选A。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秦国水工郑国在关中平原修筑的,故B项错误;灵渠是秦统一后在岭南地区修筑,“井渠”是西汉在西北地区修筑的,故C、D两项错误。15北宋时,商业环境宽松,商业经济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交子B.柜坊C.飞钱D.银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商业繁荣,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选A。B、C两项在唐朝出现,且并非“纸币”,故排除;银票出现于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161915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A.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B.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族工业C.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D.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由材料“1915年”、“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可知,该企业创办于民国初年的辛亥革命后至一战期间,当时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选C。A、B、D三项所处的时代均与题干的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17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指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中“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即1950年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即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普遍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A项属于前一段材料反映的内容,故排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均加强土地公有制及集体经营方式,与“分地”相悖,故B、C两项错误。18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D.经济贸易活动取代了殖民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航路开辟以后”虽然出现了“商业联系”,但是材料中没有提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A项排除;此时资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开始,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势力还没有发展成熟,所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还没有确立,C项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经济贸易活动与殖民战争冲突的关系,D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贸易数量和贸易种类急剧增加,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项正确。19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业贸易发展起来。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上航运及商业贸易得到发展,17世纪荷兰掌握海上商业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故选C。A、B、D三项国家掌握海上霸权的时代及特征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20工业革命扱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由于其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前提及其市场、资金、技术条件,18世纪60年代首先开始进行了工业革命,故选A。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及史实,故排除。21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A.复兴工业B.整顿银行C.以工代赈D.调整农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由材料“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可知,罗斯福新政兴办许多公共工程,吸收了大量的失业青年从事劳动;材料“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反映了上述工程建设的劳动使青年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扩大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可见与上述信息相关的应为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的举措,故选C。A、B、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故排除A项;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为战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措施,苏联在“一五”计划时期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故排除B、D两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商品生产和自由贸易,故选C项;231947年,英国丘吉尔说:“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造成材料中欧洲“景象”的主要原因是A.1929年经济大危机深远影响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C.马歇尔计划的影响D.美苏“冷战”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苏冷战形成的背景。材料中的“1947年”及“现在的欧洲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反映了二战后欧洲经济一片残破的景象,结合所学可知上述“景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结果,故选B。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深远影响并逐渐消失,故A项错误;B项只能为结果而非原因,故排除;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4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由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此民贵君轻的主张属于战国时期儒学家孟子的民本思想,故选A。B、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25战国时期,提出“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时期诸子的思想主张。由材料“事异则备变”可知,此思想主张根据现实进行改革、变法,符合法家的思想,故选C。A、B、D三项学派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26研究商代的原始文献,需要释读的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字与书体的演变。结合所学可知,商朝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及一些重大事件,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故选A。B、C、D三项出现在秦朝和魏晋时期,故排除。27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明确解释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内涵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联俄联共C.创立民国D.平分地主土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即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消除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故选A。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故B项错误;C项与民权主义相关,D项属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故排除。28他认为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他”是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薄伽丘D.莎士比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依据材料及所学可见,此思想家提出“美德即知识”,崇尚知识、道德、理性等,这属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及特点,故选B。以普罗塔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忽视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故A项错误;C、D两项人物应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故排除。29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誉。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是A.倡导社会契约B.主张民主政治C.肯定人的价值D.反对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薄伽丘在其代表作十日谈中,抨击了封建道德和天主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的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即肯定人的价值和地位,因此享有“人曲”的美誉,故选C。A、B两项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故排除;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宗教持宽容的态度,故D项错误。30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应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司法权则应独立于行政权之外。这表明他的核心主张是A.自由平等B.社会契约C.民主共和D.三权分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依据材料中孟德斯鸠对“立法权”、“行政权”及“司法权”权力所属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可见其核心主张是三权分立,故选D。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信息,故排除。二、综合题:共2题31教育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汉马融注(论语):“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材料二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汉书董仲舒传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汉书武帝纪材料三洋务运动重要教育实践一览表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马融的注解体现了孔子哪一教育思想?(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汉武帝的举措对当时的教育和思想领域分别产生哪些影响?(3)材料三的教育实践反映了洋务运动哪一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对近代中国有何重要影响?【答案】(1)教育思想:有教无类。(2)影响:教育为儒家垄断;有利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3)思想:师夷长技(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影响:近代化的开端。【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和洋务新式教育的实践。第(1)问,依据对材料“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的理解,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得出马融的见解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第(2)问,依据材料“愿陛下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认识理解汉武帝的重大举措;据此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上述举措对当时的教育及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学堂及其类型和对派遣留学生出国的情况的理解,结合所学概括得出上述教育实践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或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指导思想;结合相关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出其影响。32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81年,有人写信给华盛顿认为美国也应该像其他国家样设一个国王,并鼓动他当美国国王,但这一提议遭到华盛顿的严词拒绝。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共和政体”是通过制定什么宪法实现的?该宪法遵循了什么原则?(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家主权作了怎样的规定?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体现了宪法的什么原则?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中外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1)1787年宪法或美国联邦宪法。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2)主权在民。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从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进政治民主化,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美国民主政治建设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法制的建设。第(1)问,依据材料一华盛顿所说的“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得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通过1787宪法而确立的;进而得出该宪法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第(2)问,依据材料“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结合所学概括出主权在民;结合临时约法的相关知识,概括说明其历史意义。第(3)问,依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联系所学得出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由材料“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得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问,综合四则材料信息,认识与理解近现代中美民主政治制度的差异及趋势;据此概括总结从中得出的历史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