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模块 专题二 第一编 第1讲 诗歌之“内组”——3个层面解构诗歌基本内蕴学案(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9173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模块 专题二 第一编 第1讲 诗歌之“内组”——3个层面解构诗歌基本内蕴学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模块 专题二 第一编 第1讲 诗歌之“内组”——3个层面解构诗歌基本内蕴学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模块 专题二 第一编 第1讲 诗歌之“内组”——3个层面解构诗歌基本内蕴学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诗歌之“内组”3个层面解构诗歌基本内蕴层面(一)理明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什么是诗了解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对我们宏观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和诗歌大意有着重要作用。(一)结构章法诗词诗歌层次及内容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伯时: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前四句为第一个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意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个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二)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应用体验从景、事、情三方面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颔联、颈联和尾联进行分析,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景落日下的山峦、青天、长江水,水中的白鹭洲。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依旧。事诗人游凤凰古台,看到吴宫上演的今昔变化,感受晋代衣冠成冢。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由盛到衰的变化。情有变的,有不变的,人世沧桑巨变,自然景物亘古永恒,古今对比,诗人抒发了古今兴亡盛衰之感。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景浮云、太阳“浮云蔽日”有深意,“云”飘浮不定,与左右逢源的奸邪小人相似;“日”为天的代表,指皇帝天子。浮云蔽日使自己不得见长安,暗示作者因不被统治者重用而忧愁。事诗人望长安而不见情层面(二)悟通常见的4类表达技巧诗妙在哪读懂诗歌离不开对技巧的把握,因为把握了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把握了诗歌艺术内涵,把握了诗歌景、情、意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关系指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和各种手法的搭配使用。主要从4个角度进行把握,即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构思技巧。(一)古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手法说明作用示例 赏析(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突出事物特征,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生动鲜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五首(其二)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断魂。这两句诗把鹤、蝶对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到极点。(3)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开头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用“绿”和“红”分别代“叶”与“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出作者的感伤情怀。(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葬于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不幸的一生。(6)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旷达的情怀。(7)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8)双关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表达委婉含蓄的情感。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以晴天、下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9)叠字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叠音词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应用体验1(2016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答: 解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参考答案:运用了比拟和排比手法,表现出诗人高昂的诗兴,展现出湖上风雪翻飞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江天风雪行吟图。一叶孤舟在夜晚停泊在洞庭湖边。岸上的灯火与这船儿相对着,闪闪发光。船舱外一阵阵北风肆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我不禁推开船窗,大雪漫天飞舞。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地要同风雪争先。雪花与大风激战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纠缠在一起。我朗声大笑了起来,心情无比畅然。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王安中中军玉帐旌旗绕,吴钩锦带明霜晓。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分兵闲细柳,金字回飞奏。犒饮上恩浓,燕然思勒功。注此词是作者任燕山府路宣抚使时所作。细柳:本为地名,因汉代名将周亚夫扎营于此且军容整肃而闻名。史记载,汉文帝慰劳将士,至细柳营被告知“不得驱驰”,只好“按辔徐行”。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追讨北单于,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与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语意相似,但艺术手法和写作目的不同,请具体谈谈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答: 参考答案:手法不同:王词用的是夸张手法;辛词不仅使用了夸张手法,还使用了比喻手法。(2分)写作目的不同:王词写边防战士的骑艺高超、箭术精湛,是为了显示出军队的训练有素、能守能攻,侧面赞扬指挥者的高超能力;(2分)辛词写想象中的将士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是为了抒发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的无奈。(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上片,极写边防军队的军容整饬,将士英武,展现出一幅兵强马壮、军容严整的雄伟画面。前两句突出军帐的威仪和装备的精良,显示出边防军队的强大声势。接下来两句赞扬边防战士的骑艺高超,箭术精湛,进一步显示出边防军队治军有方、训练有素、能守能攻的雄厚实力。下片概写犒饮将士,回奏军情,反映出士气高昂、思报国恩的振奋心情。首句承写“六军阅罢”,引出“犒饮兵将官”以尽题意。暗用“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用典贴切。“闲”字用得极妙,边防力量强大,敌人不敢侵犯,守军自然显得“闲”。“回飞”二字连出,“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承上启下;“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末两句说皇上御赐犒饮六军,恩重如山,全军将士深感皇恩,决心为国立功。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显示事件的过程和人物的活动,使人物相生,情景相融,叙议相合,充分表现了勤于国事、忠于职守、保家卫国的主题和爱国精神。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千 秋 岁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对其修辞手法进行赏析。(6分)答: 参考答案:双关、借代、比喻、夸张。“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运用了借代、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浅浅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悄悄地溜走了。花影摇曳,莺声呖呖。因人在外地飘零,不能在一起喝酒,彼此相思,衣带也宽松了。所等之人迟迟不来,同自己相对的只有黄昏天边的碧云。追忆往昔汴京金明池相会,同僚们一块乘车出游。握手言欢处,今日还有谁在?回到皇帝身边的好梦破灭了,一照镜子才发现容颜渐老。好的光景不再,官僚们的愁苦如海深。(二)古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抑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的时候,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而以下所讲的则是狭义的表现手法,是除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外的常用的诗歌表达技巧。手法说明作用示例 赏析(1)对比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的繁荣,最后一句描写今日的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深切,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2)比兴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既以关雎鸟鸣叫求偶来比喻男子对女子的爱慕追求,又能自然引出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衬托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然后才集中描写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4)渲染烘托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渲染和烘托都是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杜诗一连出现风、天、猿、渚、沙、鸟六个特定镜头,渲染秋江景物凄清肃杀的特点。陌上桑从观看者的神态来烘托罗敷的美,比从正面直接描写其形貌美在哪里节省笔墨,且更具有艺术魅力。(5)想象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想过程。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6)抑扬把要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波澜,情趣动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写她的“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描写,深刻表现了她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7)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借古讽今在咏史诗、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的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等。深沉蕴藉,发人深思。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表面写赤壁之战怀古,实则是因预感到唐朝将亡而发出慨叹。(8)对写法(对面落笔、一笔两面)指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的角度着笔,而从对方的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这种表达技巧常见于表现亲情的作品中。单方面写思乡念亲,只是一层意思;如果转换角度,写两地的思念,情感的表现将更加细腻动人,耐人寻味。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由于思归心切,联想到自己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样渴望自己回家,想象着妻子会常常在妆楼上痴痴地凝望远处的归船,多少次误以为丈夫归来了,然而船到近前带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本是自己望乡怀人,却说“佳人”盼望自己回去;本是自己倚栏凝愁,却说“佳人”不知自己的愁苦。应用体验1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答: 参考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年近半百才有幸登门拜访,实在是无能,满头华发与闪闪酒盏相互映衬。实在是不敢承受您的延请,我只是陪伴儒官们在曲台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在闲职位上直至老去。很久以来,佳节之时都是在忧愁中度过,雄心壮志也只是在醉酒中才会说一说。傍晚归家,雨后寒冷,难以入眠,自己把韩琦新写的诗句读了百遍。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寒食注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司马光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注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与清明节合并。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答: 参考答案:尾联运用了“对写法” (或答“联想、想象法”“虚写法”)。诗人想象幕府中的朋友们在清明时节饮酒的时候,其乐融融,酒席宴饮之间,朋友们可能还将诗人在外羁旅无归、驱驰赶路的事情当作笑谈。这里诗人不说自己想念朋友,而想象朋友们在想念着诗人,运用了对写法。诗人在尾联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背后是诗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的抒发,是对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是对幕府中朋友们真挚思念的流露。荒芜的平原上烟雾一会淡薄一会浓厚,在这寒食佳节我倍感寂寥,更加思念朋友。靠近竹林的溪水因为翠竹倒影已经是一半青绿,村外桃林将村子围绕,连成一片红色。春雨潇潇,我解鞍下马在山店休息;天色已晚,回首望去,酒旗迎风招展。虽然远离幕府,但是我依然知道各位朋友在清明这一天把酒言欢,应该少不了笑话我驰骋在外风尘仆仆的样子吧。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出 塞 作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注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这首诗就写于此时。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乘障:登城守卫。玉靶:镶玉的剑柄,借指宝剑。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代指崔希逸。这首诗的前两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场景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渲染和衬托手法。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吐蕃健儿趁着秋天草枯之际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驰骋射猎的场景;突出了吐蕃骑兵的强悍和打猎声势之大,渲染边关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为下面写唐军的应敌做铺垫,衬托了唐军的从容镇定、英勇善战。居延城外吐蕃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马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护羌校尉坚守阵地登上障堡,破虏将军勇猛出击夜渡辽河。那镶玉的剑,角饰的弓,戴着珠勒口的骏马,朝廷要赐给得胜的将军崔希逸。 (三)古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其中在诗歌创作中用到的主要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尤其是描写和抒情,用得最为普遍。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1描写手法(1)侧面描写手法说明及作用示例赏析侧面描写亦称“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事物或环境描写对主要对象加以渲染烘托,使之突出、鲜明。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二、三两句从客体落笔侧面描写乐曲之美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山旷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江娥素女,也被乐声触动愁怀,潸然泪下。极力烘托了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2)正面描写手法说明及作用示例赏析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手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虚线勾勒人物形象的画法。文学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不事雕饰,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的手法。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批判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细节描写是对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环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情景、一个特点或一种景物等。通过特写镜头把事物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既写出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又揭示了诗人因客不来,夜已过半的惆怅、烦躁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第二句极写春山月夜之静,而“花落”“月出”“鸟鸣”则是以动写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形象地描写了心境的闲适、夜晚的静谧及春山的空寂。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论述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凡是写想象和回忆、虚幻世界和梦境以及设想之景的均为虚写。实与虚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现实为实,抽象为虚;己方为实,对方为虚;当前为实,过去与未来为虚;物质为实,想象为虚。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还似正春风”三句,极写往昔的繁华生活,属于虚写,与词人当前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梦中虚幻的繁盛景象反衬醒后现实的凄凉无奈。角度变化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或由近而远、由上而下、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寒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由近而远,由水写到山,由地写到天,由静写到动,由昼写到夜,高低远近天上地下,通过铺垫,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幅秋景图。绘声绘色绘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或通过色彩、声音去描写景物。凡是诗词中出现了颜色词,即应考虑视觉(或绘色);出现了表声音的词,即应考虑听觉(或绘声)或动静结合;如有冷暖,须考虑触觉;如有花香之类,须考虑嗅觉。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满山青翠欲滴,遍布似火的朵朵红花。江、山、花、鸟四景,分别被敷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色清新,令人赏心悦目。“衾枕冷”是触觉,“窗户明”是视觉,“折竹声”是听觉,从多角度侧面烘托了夜雪之大。2抒情手法手法说明及作用示例赏析(1)直接抒情直接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的抒情方式。包括直抒豪情壮志、直抒愤世嫉俗之情、直抒悲思愁绪、直抒欢快喜悦之情、直接表达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悲凉慷慨的调子,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间接抒情(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古诗词中,松、竹、菊、柳等都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或直接以景物描写代替情感抒发,或先写景后抒情。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中所写的虽尽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的宜人之景,但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是“鸟空啼”,以写、以衬,抒发安史之乱后“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用于“咏物诗”,诗中的物象一般只有一个,所托之物既是作者的气节、志趣、理想的化身,也是作品主旨的载体。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蕴涵的真理,即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4)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讽喻当朝。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曾经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如今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5)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情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处用事作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应用体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龙阳县歌刘禹锡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主人引客登大堤,小人纵观黄犬怒。鹧鸪惊鸣绕篱落,桔柚垂芳照窗户。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悬鼓。注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巡察龙阳县后所作。篱落:篱笆。“鹧鸪惊鸣绕篱落,桔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的能力。“鹧鸪惊鸣”“桔柚垂芳”从听觉、视觉、嗅觉多方面着笔,写龙阳县的美景、物产,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鹧鸪惊鸣”是动景,“桔柚垂芳”是静景,一动一静,表现了百姓生活的安宁祥和。整个图景生机勃勃,给作者带来了喜悦。参考答案:从听觉、视觉、嗅觉多方面着笔,描摹龙阳县当地美丽而充满生机的乡村风貌,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动静结合(或“绕”和“照”两字精练传神),表现了百姓生活的安宁祥和;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酒楼秋望华岳注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注华岳:南宋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此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本诗尾联与过零丁洋的尾联相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异同?请概括本诗抒发的感情。(6分)答: 参考答案:第一问:过零丁洋的尾联与本诗尾联的前句均为直抒胸臆。而本诗末句为间接抒情。第二问: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酒杯和菜盘,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充分表达了诗人报国无路(或山河破碎、收复无望)的无奈与忧愤之情。西风把客人吹到酒楼的栏杆边上,天上没有一片云彩,让人感觉宇宙格外辽阔。秋水和远天连在一起,颜色也都是碧蓝的,傍晚的霞光,映照着即将落下去的太阳,一片鲜红。鲜花随风摇摆,好像人在舞动着帽子,枝条显得格外柔软,诗人的肠中,喝下了热酒,吟出来的诗句也不那么寒冷、萧瑟了。从古到今,留下了多少遗憾的情感,都把它们收拾起来,放到酒杯和菜盘里吧!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过岭苏轼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注作者被贬遇赦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此诗是过岭时所作。作者自绍圣元年起便被一贬再贬,至元符三年遇大赦,前后共经七年。这里的江南指虔州。毵毵(sn sn):毛羽细长貌,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2分)尾联描写了山鸡惊起、落雨纷纷的画面,以动衬静,表现了山间的宁静;(2分)尾联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毛毛细雨荡涤作者人生的抑郁,山间静谧给予了作者心灵的安宁,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与旷达。(2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满 江 红文天祥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注满江红:南宋灭亡时,王夫人作为昭仪随宋恭帝被俘北上,在驿壁上题词满江红,后文天祥被押往大都,见此词作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囚于大都几年后又作此词。后山:陈师道,曾巩的学生,曾写妾薄命诗,表达对曾巩的仰慕和悼念。乐昌:陈朝乐昌公主,陈将亡时,与丈夫击破铜镜各执一半,陈亡,乐昌为杨素所有,后仍与丈夫“破镜重圆”。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几番秋色”“蕉影上窗纱,青灯歇”共同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伤感之情。对比。“青年如梦”“乘鸾仙阙”的美好与“衣带缓”“泪珠斜透”的凄凉伤感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亡国带给作者的沉痛感受。比喻。“妾身元是分明月”将自己的忠贞比作皓月,形象地表现出词人的爱国精神。用典。运用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向新朝屈服的风流新贵们的轻蔑。象征。借美人象征作者自己,隐含自己对南宋王朝忠贞的情怀。(每点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燕子楼中,又煎熬过了几度春秋岁月。怀念青春美好时光,正像美人乘鸾上仙阙,都已梦幻般飘逝。容颜悄悄地枯萎,衣带渐渐地宽缓,成串的珠泪滚落,湿透了花钿鬓侧。最无缘无故的是,芭蕉叶影倒映上窗纱,青灯又恰恰熄灭。曲池合拢,高台倾毁,人间万事,哪能一一诉说。面对着南阳阡墓,襟袖上洒满了泪血。人情世态,就像变化无常的风雨;我矢志不移,本来就是一轮不变的明月。可笑乐昌公主,曾有过那么一段美好风流的时光,最终不免铜镜残缺。 (四)古诗歌中常见的构思技巧手法说明及作用例句及分析(1)铺垫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的夜晚一派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2)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诗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3)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以小景物传达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此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句子里“二乔命运”乃一小事;以“二乔”立意,反映三国之争、东吴霸业,此乃大事。(4)卒章显志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诗的主旨,唱出了和权贵抗争的心声。(5)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让人对诗中主人公的心境产生无限想象,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还是对于现实的忧怨?应用体验1(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诗歌前四句是为了突出曹霸的画技而作的铺垫。先看前两句,“画工如山”是形容画师众多,“貌不同”是说所画之马都不逼真。这两句意思是说,先帝的御马玉花骢许多画师都画过,每个画师画得都不同,但都不逼真,暗含玉花骢难画之意。这是第一层铺垫。再看后两句,这两句是描写真马。“迥立”“生长风”写出了真马的昂首挺立、气宇轩昂,暗含画家要画出此马的神采实属不易。这是第二层铺垫。参考答案: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2(2019济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自咏示客陆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注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摸床棱:典出新唐书苏味道传,指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不固执己见。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答: 解析:先分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尾联的上句写自己整理行装是实写,下句想象自己归隐后的生活是虚写,所以运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同时也间接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愤懑,所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参考答案:整联虚实结合,卒章显志。前一句是以问句形式对州官、对黑暗官场的庄严宣誓,后一句用虚笔想象归隐后自己寄情山水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愤懑,甚至欲求归隐的思想感情。我已经白发萧萧了却还是一个郡丞,又一次在洪州观看上元节的花灯。我也不屑和那些无耻之徒争什么长短高低,还不如东奔西走,挣升斗之俸来糊口。天天在公文上随着主官的意志画押签名,丝毫不能做主,甚至,连属吏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有人来苦苦劝说:遇事可以模棱两可,含糊其事。我正准备归里赋闲的行装,不信你看,我游走用的藤杖都准备好了。层面(三)析清常见的3类“诗家语”何处难懂“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作的变形处理,因此按现代汉语的方式来理解往往不准确,所以很有必要将古诗歌中的“诗家语”做一系统的解读。古诗词作品对句子作变形处理的方式有3种:(一)特殊句法技巧阐释省略成分古代诗词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示例: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李弥逊春日即事)分析:诗句上半句很好理解,即雨丝如网一般想要把春留住;下半句如果也这样理解,就显得不合逻辑。所以我们在理解时应把诗的下半句中省略掉的主语“天色”补进去,即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倒装结构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示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析: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与语意省略相比,倒装(或词语错位)结构更易使人对诗句产生错误理解。在古诗歌阅读中,要重视倒装(或词语错位)现象,积累常见类型,以助于读懂诗句,避免机械理解,产生误读。古诗歌常见倒装(或词语错位)类型:类型举例谓语前置入院将雏鸟,寻萝抱子猿。(将雏鸟入院,抱子猿寻萝)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秋苑(中的)鹿林下听经,夕阳(下的)僧江边扫叶宾语前置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新柳报风光,落花催宴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主宾互换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黄花报霜信)薰琴调大舜,宝瑟和神农。(大舜调薰琴,神农和宝瑟)定语前置(以主语面貌出现的定语)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收岷岭紫芋,种陆池白莲)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定语后置(以宾语面貌出现的定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一月夜飞渡镜湖)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罗衣带缓,蕙炷香残)定语与中心语互换江山故国近,风物饶阳美。(故国江山近,饶阳风物美)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步崎岖翠麓,泛窈窕溪)状语前置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算只有画檐蛛网,尽日殷勤惹飞絮)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竹声新月依旧似当年)状语后置登高临远虽多感,叹老嗟卑却未曾。(却未曾叹老嗟卑)乱叶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多少:多么)!乱叶(于)窗(外)翻,碎声敲砌,多少愁人!名词作状语前置(以主语面貌出现的状语)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休(向)北阙上书名词作状语后置(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旧(于)春风(中)笑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清角(于)寒(中)吹(响)应用体验1补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 解析:诗句上半句中的“争”为状语,其后省略掉谓语动词“送”,如果将“争”误解为谓语动词“争夺”,势必贻笑大方。参考答案:省略谓语。上句应为“五陵年少争(送)缠头”。2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答: (2)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答: 解析:(1)诗句应理解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