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 .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8792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2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造成的危害分析可知,该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2题,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答案:1.C2.A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35题。3下列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为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4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5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一种防治水土流失的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A BC D解析:第3题,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可知,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第4题,由于坡度在4090时,坡度越大,坡面受雨面积越小,坡面径流量越小,所以坡面侵蚀强度越小。第5题,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一种防治水土流失的方式,为鱼鳞坑,最适宜植树。答案:3.C4.D5.B(2017吉林省吉林市高二期中联考)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7题。6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7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解析:第6题,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可以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第7题,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现象,这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的瓶颈条件,所以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高效治理水土流失现象的基础之上。答案:6.D7.C读下图,回答89题。8为解决当地生态问题,在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种草护坡 B打坝建库C平整土地 D修筑梯田9“平整土地”可以减少()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C下渗 D蒸发解析:第8题,根据四处的位置可知,处较平坦可以平整土地,处是陡坡应种草护坡,处为沟谷,应打坝建库,处坡较缓可修筑梯田。第9题,平整土地可减小坡度,从而减少地表径流。答案:8.D9.A(2017安徽百校三模)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完成1012题。10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海拔、降水量 B土质、地形C降水量、地形 D风力、海拔11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2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A BC D解析:第10题,图中甲处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大于丁处,结合丁位于德干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少,以及甲位于山地迎风坡而降水量大等知识,可判断答案。第11题,土壤侵蚀危害程度与侵蚀强度以及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关,图中乙处土壤侵蚀强度小于甲,大于丙、丁;但乙位于恒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区是印度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的区域,故乙处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第12题,甲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为山地地形,降水量大,故可采取两项措施防治土壤侵蚀。答案:10.C11.B12.B二、非选择题13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问题。(1)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3)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4)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格内。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剖面图为背景,考查水土流失的利弊与治理措施。第(1)题,“从客观上讲”,无形中把思路拓展开来,有提示从理论上、宏观上分析的意味,则可联系“母亲河的奉献”来组织答案。第(2)题,本题内容属常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组织答案。第(3)题,审清本题题意,“图示治理措施”则很容易得出建淤地坝和植树造林。第(4)题,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属于工程措施;植树种草,既能发展多种经营,又能蓄水保土;工程措施能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答案:(1)在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流入海处形成三角洲。(2)黄土高原地区土层薄、土壤贫瘠,水资源减少等;下游地区河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旱涝灾害加剧,河流两岸土壤发生盐碱化;中游水库淤积,调蓄径流的能力降低。(3)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4)自上至下、从左至右:14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2)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什么?(3)分析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成因原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应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具体包括:长江流域面积广、降水丰富且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第(2)题,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主要从黄河流域流经区域的特殊性分析。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这些导致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第(3)题,水土流失与洪涝灾害之间具有相关性。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洪标准。答案:(1)长江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2)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3)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洪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