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V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8774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V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V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V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V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山东省因历史上有齐(功臣吕尚封国)、鲁(周公长子伯禽封国)两国而被称为“齐鲁大地”,但山东省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鲁国代表统一的潮流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2、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置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3、两汉时期,地方长官(郡太守)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长官与僚属形同君臣,长官升调或僚属离职后,长官依旧自居“故主”,僚属则成为“故吏”。这主要体现了()A依附关系根源于征辟制B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C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D郡县制下地方权力很大4、北宋初年对外戚、宗室皆授以各类官爵领取傣禄,规定外戚只能担任武官,宗室不准出任差遣担任实际职务。其目的是A强化皇族特权地位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防止权贵专权乱政 D完善政务决策机制5.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6、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 A社会普遍追逐名利 B公民贫富分化严重 C雅典民主实质是贵族统治 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7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法律条文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450年,古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这也是西方的第一部成文法。上述做法都有利于A扩大法律适用范围 B推进对基层民众的教化C冲击旧贵族的特权 D强化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8、)英国先贤们留下了良好的制度传统。长久以来,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A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B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C限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D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9、1791年,美国权利法案列举了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保留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还规定宪法中未明确授予联邦政府、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或人民行使。该法案内容()A标志着美国政党制度的形成B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C使美国联邦制得以确立D是对邦联条例的有效补充10、传统的德意志特殊道路理论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但最终回归西方”的特殊道路。这里的“偏离”和“回归”分别指()A军国主义色彩、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B军国主义色彩、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C专制主义色彩、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D专制主义色彩、联邦制国家不断完善11、有学者在研究了西方国家宪政后,指出这些国家往往“先有制度基础,后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大都“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融通互动中得到不断推进”。这强调了民主政治的()A渐进性B继承性C综合性D基础性12、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13、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东王杨秀清诰谕英国使节:“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禁。”这反映出太平天国()A同意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B允许除鸦片贸易外的通商C形成完整的对外贸易体系D主张自由贸易将不受限制14、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统治阶级自救运动的不懈探索C晚清中国军事现代化之路D中国军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15、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A.群众基础 B.救国主张 C.革命矛头 D.革命方式16、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以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B使国民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C使民众的思想得到解放D使社会风俗彻底地改变17、军阀吴佩孚联合一帮将领致电大总统徐世昌:“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这反映的是()A五四运动影响在扩大B国民大革命迅速兴起C辛亥革命的余波未平D一二九运动波及全国18、史记商君列传中这样描写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情况:“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现象的出现对秦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行土地的私有化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总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19、“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20、“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21、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22、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这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 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B. 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觉醒C. 使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遭到怀疑与否定 D. 造成巨大破坏给人们留下了心灵创伤23、19世纪中叶以后,在美国兴起的女性选举权运动扩展到世界各国,但收效甚微;1917年后,俄国、美国等国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二战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政治权利。促成女权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到冲击B. 战争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C. 工业革命中女性发挥重要作用D. 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24、1942年1月26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并发表宣言。宣言有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这表明:( ) 国际关系分化的结果 消除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内部矛盾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抗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A. B. C. D. 25、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和平交织,大国争夺,风云多变,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 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 B.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C.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 D. “冷战”局面的形成二、材料解析题:共3个大题,26题20分,27题12分,28题18分,共计50分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亚非拉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这些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美各国原有的民族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账的生产力。于是,这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文明”和为本民族“谋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学说的倡兴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使得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 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于是在“救亡”与“救国的相互推进中,时人有一个对西方民族国家思想和西万文化正反两面性的认识深化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在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问题上逐步具有的中国特特色的认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4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日趋成熟。特别及隋唐以后,封建政府录用官员所采取的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更使中国的文官制度缘于完美,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动的规范与制度。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官制度对东方邻国也产生过深刻影响。 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村料二 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他们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当时英国文官体制不仅存在着18世纪文官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且继续膨胀。1830年,边沁发表了题为用最小的费用发挥官吏的最大能力的论文集,在抨击政府管理低效、腐败的基础上,提出考试任用方法录用职员;在宪法典一文中,对官吏的任用、薪俸都作了详细论证。全面整顿、改革文官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8分) (2) 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及影响。(10分)齐河一中xx级高二下学期 期 中 考 试历 史 试 题 答 案一、选择题:1-5 D C C C C 6-10 D C A B C 11-15 A C B B C16-20 C A C D D 21-25 C B B B A3、8、【解析】据材料“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可以得出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故A项正确;在英国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但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故B项错误;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这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故C项错误;据材料“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可知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A9、【解析】材料与政党政治的形成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列举了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保留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还规定宪法中未明确授予联邦政府、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或人民行使”可知其都是在维护和保障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项正确;美国联邦制确立的标志是1787年宪法,故C项错误;材料是对1787年宪法的有效补充,而不是邦联条例的有效补充,故D项错误。 【答案】B10、【解析】德意志第二帝国始终是一个君主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国家,故A项错误;军国主义主义传统并不是对西方的偏离,故B项错误;德意志的专制主义相对于西欧普遍的民主政体而言无疑是一种偏离,但其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又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又是一种对西方的回归,故C项正确;德意志的联邦制国家自第二帝国创始以来就始终没有太大的变更,故D项错误。【答案】C11、【解析】根据材料“先有制度基础,后有民主政治”、“融通互动中得到不断推进”,表达了民主政治不是一蹴而就,有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答案】A12、13、【解析】据材料“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禁”可知同意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禁”得出太平天国允许除鸦片贸易外的通商,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要和与英国进行有条件的通商贸易,形成完整的对外贸易体系不合题意,故 C项错误;据材料“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禁”可知主张自由贸易将不受限制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B14、【解析】三幅图片中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也没有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故A项错误;三幅图片都反映出面对西方列强入侵,晚清政府直接抵抗或者通过军事改革来实现自强,体现出统治阶级自救运动的不懈探索,故B项正确;虎门销烟与晚清中国军事现代化无关,故C项错误;三幅图片的事件都没有民众广泛参与,故D项错误。【答案】B16【解析】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结论正确,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使国民体质大幅度提高过于片面,故B项错误;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辛亥革命使民众的思想解放,故C项正确;使社会风俗彻底地改变有绝对化倾向明显,故D项错误。【答案】C17、【解析】因为五四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军阀吴佩孚联合一帮将领致电大总统徐世昌,表明五四运动对部分军阀的影响,故A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是在1924年开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是在1919年,故B项错误;军阀吴佩孚联合一帮将领致电大总统徐世昌是受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影响,与辛亥革命无关,故C项错误;一二九运动是在1935年,军阀吴佩孚在国民大革命时就被打倒,故D项错误。【答案】A2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鼓励人民之工业”可知日本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答案:D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日维新措施在社会上的反响。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多次颁布诏令,鼓励士民上书言事,这大大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参政热情,纷纷对新政提出建议。答案:C二、材料解析题:共3个大题,26题20分,27题12分,28题18分,共计50分26、答案(1)影响:促进欧美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亚非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6分)(2)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6分;把握三主句即可。如可答: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传播;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影响) 特点: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4分;任两点)(3)认识:民族主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4分。任两点。考生如有其他认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7【答案】示例 信息1: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过程,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3分),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3分)。(6分) 信息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3分),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3分)。(6分) 信息3:在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3分),秦为郡,汉为郡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3分)。(6分) 信息4: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3分),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3分)。(6分) 信息5: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3分),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3分)。(6分) 答以上任意两项信息即可。上述示例只作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8、【答案】(1)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体系性,系统化;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功能完备;影响范围广。(8分,答出4点即可) (2) (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下经济迅速发展;行政事务增多;文官体制存在弊端(或政府管理低效;或为提高行政效率);文人学者的呼吁和推动。(6分,答出3点即可) 影响:提高了官员的行政素质;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激发了公职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和政府管理的科学化;适应了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4分;任两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