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571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爱因斯坦C牛顿D伽利略2、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3、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4、如图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5、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1和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间距离为 .经过的平均速度为 .经过所需时间为 .经过中点时速度为 6、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速度比B的大 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悬挂A、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7、某同学前后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投出两支飞镖1和飞镖2到靶盘上,飞镖落到靶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在飞行过程中( )A加速度a1a2 B飞行时间t1t2C初速度v1=v2 D角度1=28、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若它们只受太阳引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1 B C D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抛出,桌面离地面高为h小球能达到离桌面最大高度为H,若以桌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A mgHB mghC mg(H+h)D mg(Hh)10、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面上行驶时,阻力与车重与正比,g=10m/s2,当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速度最大为10m/s突然减小油门,使发动机功率减小到42KW,对汽车在此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有( )A 若保持牵引力4.2103N不变,可以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若保持牵引力4.2103N不变,可以使汽车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C 若保持功率42KW不变,可以使汽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D 若保持功率42KW不变,最后的速度大小是8m/s11、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倾角为的斜面上方O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后,落到斜面上H点,垂直于斜面且=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v0的大小为( )A BC D 12、.如图所示,重物M沿竖直杆下滑,并通过绳带动小车沿斜面升高当滑轮右侧的绳与竖直方向成角,且重物下滑的速率为v时,小车的速度为( )Avsin Bv/cos Cvcos Dv/sin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无初速度地轻放在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一直受到摩擦力作用,大小为mg B.物体最终的速度为v1C.开始阶段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匀速阶段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14、我国“中星11号”商业通信卫星是一颗同步卫星,它定点于东经98.2度的赤道上空,关于这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15、如图所示,一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竖直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CBA反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地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C 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D 在C点,弹性势能最大16、有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A、B,从离地相同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向上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落地前瞬间,两小球的速度大小一定相同B 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对A、B小球做的功一样多C 落地前瞬间,重力对两小球的瞬时功率一定相同D 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的平均功率一定相同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满分16分)17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物块弹出测出小物块被弹出时速度,然后找到牵引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与小物块速度的关系(1)要测得小物块被弹出后的水平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填正确答案标号,g已知)A小物块的质量m B橡皮筋的原长x C橡皮筋的伸长量x D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获得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3)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整数倍变化的是 A增加相同橡皮盘的条数,使小物块每次从同位置释放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伸长量依次加倍C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D释放小物块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4)根据实验数据做出Wv2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 18用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s0=19.00cm,点A、C间的距离为s1=8.36cm,点C、E间的距离为s2=9.88cm,g取9.8/s2(1)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图甲中的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B实验中需要测量出重锤的质量C实验时,先放手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重锤(2)若重锤质量为m选取O、C两点为初末位置研究机械能守恒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是 J,打下C点时重物的动能是 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增加的动能,写出一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共4题,满分32分)19、(6分)如图所示,水平直轨道末端B点处刚好与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平滑相连,C点为半圆弧轨道的顶点,圆弧半径R=30cm现在有一质量m=3kg的小木块以某一初速度V0向右运动,并能沿圆弧轨道滑行已知木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5,A点与B点的距离L=12m木块通过最高点C时,木块对轨道的压力F为10N,求V0的大小?20、(8分)如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幼儿沿与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面运动,已知拉力F4.0N,玩具的质量m0.5kg,经过时间t2.0s,玩具移动了距离x4.8m,这时幼儿松开手,玩具又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1)全过程玩具的最大速度是多大?(2)松开手后玩具还能运动多远?21、(8分).质量为m的A球与质量为2m的B球由轻杆相连,两球心间距离为L,放置在成直角的光滑槽内,开始时轻杆成竖直状态,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放开后,在轻微扰动下,A沿竖直槽壁向下滑动,B球沿水平槽壁向右滑动,求(A球落地时与地面碰撞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1)若最终两球一起在水平槽中滑动,两球速度(2)当A球下滑时,求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22、(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 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作质点,sin370.6,cos370.8,g取10 m/s2.求:(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附加题。(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4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 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 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37,圆形轨道的半径R0.5 m(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C的大小;(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 腾八中xx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教师版)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D )A.亚里士多德B爱因斯坦C牛顿D伽利略2、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C )3、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 )A B C D4、如图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5、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1和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间距离为 .经过的平均速度为 .经过所需时间为 .经过中点时速度为 6、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A的速度比B的大 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悬挂A、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7、某同学前后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投出两支飞镖1和飞镖2到靶盘上,飞镖落到靶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在飞行过程中(B)A加速度a1a2 B飞行时间t1t2C初速度v1=v2 D角度1=28、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若它们只受太阳引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D)A1 B C D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抛出,桌面离地面高为h小球能达到离桌面最大高度为H,若以桌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A)A mgHB mghC mg(H+h)D mg(Hh)10、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面上行驶时,阻力与车重与正比,g=10m/s2,当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速度最大为10m/s突然减小油门,使发动机功率减小到42KW,对汽车在此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有(C)A 若保持牵引力4.2103N不变,可以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若保持牵引力4.2103N不变,可以使汽车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C 若保持功率42KW不变,可以使汽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D 若保持功率42KW不变,最后的速度大小是8m/s11、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倾角为的斜面上方O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后,落到斜面上H点,垂直于斜面且=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v0的大小为(B)A BC D12、.如图所示,重物M沿竖直杆下滑,并通过绳带动小车沿斜面升高当滑轮右侧的绳与竖直方向成角,且重物下滑的速率为v时,小车的速度为( C)Avsin Bv/cos Cvcos Dv/sin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无初速度地轻放在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C )A.物体一直受到摩擦力作用,大小为mg B.物体最终的速度为v1C.开始阶段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匀速阶段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14、我国“中星11号”商业通信卫星是一颗同步卫星,它定点于东经98.2度的赤道上空,关于这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B C)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15、如图所示,一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竖直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CBA反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A 小球、地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C 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D 在C点,弹性势能最大16、有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A、B,从离地相同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向上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A 落地前瞬间,两小球的速度大小一定相同B 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对A、B小球做的功一样多 C 落地前瞬间,重力对两小球的瞬时功率一定相同 D 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的平均功率一定相同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满分16分)17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物块弹出测出小物块被弹出时速度,然后找到牵引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与小物块速度的关系(1)要测得小物块被弹出后的水平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DE(填正确答案标号,g已知)A小物块的质量m B橡皮筋的原长xC橡皮筋的伸长量x D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获得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3)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整数倍变化的是AA增加相同橡皮盘的条数,使小物块每次从同位置释放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伸长量依次加倍C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D释放小物块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4)根据实验数据做出Wv2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物体在桌面上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解答:解:(1)(2)物块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gt2,水平方向:L=vt,解得:v=L,要测物被弹出时的速度,需要测量: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故选DE;(3)实验时,选择相同的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物块在桌面上运动时,弹力对物块做整个,摩擦力对物块做负功,由于物块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则图象不过原点故答案为:(1)DE;(2)v=L;(3)A;(4)物体在桌面上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18用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s0=19.00cm,点A、C间的距离为s1=8.36cm,点C、E间的距离为s2=9.88cm,g取9.8/s2(1)下列做法正确的有ADA图甲中的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B实验中需要测量出重锤的质量C实验时,先放手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重锤(2)若重锤质量为m选取O、C两点为初末位置研究机械能守恒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是2.68mJ,打下C点时重物的动能是2.59m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增加的动能,写出一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重物受到的空气阻力或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阻力解答:解:(1)A、为了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故A正确B、因为我们是比较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故B错误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手松开纸带,故C错误D、实验供选择的重物应该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故D正确故选:AD(2)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为:Ep=mgh=mg(s0+s1)=m9.8m/s2(19.00+8.36)102m2.68mJvC=2.28m/s则打下C点时的动能为=J(3)由于阻力的作用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增加的动能,这里的阻力主要来源于重物受到的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阻力故答案为:(1)AD;(2)2.68m,2.59m;(3)重物受到的空气阻力或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阻力四、计算题(共4题,满分32分)19、(6分)如图所示,水平直轨道末端B点处刚好与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平滑相连,C点为半圆弧轨道的顶点,圆弧半径R=30cm现在有一质量m=3kg的小木块以某一初速度V0向右运动,并能沿圆弧轨道滑行已知木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5,A点与B点的距离L=12m木块通过最高点C时,木块对轨道的压力F为10N,求V0的大小?【解析】解: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从A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mg2R=mvC2mv02,代入数据解得:v0=2m/s;答:v0的大小为2m/s20、(8分)如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幼儿沿与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面运动,已知拉力F4.0N,玩具的质量m0.5kg,经过时间t2.0s,玩具移动了距离x4.8m,这时幼儿松开手,玩具又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1)全过程玩具的最大速度是多大?(8分)(2)松开手后玩具还能运动多远?(4分)(取g10m/s2,sin530.8,cos530.6)【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据运动学公式 由解得 (2)松手后 滑行距离 21、(8分)质量为m的A球与质量为2m的B球由轻杆相连,两球心间距离为L,放置在成直角的光滑槽内,开始时轻杆成竖直状态,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放开后,在轻微扰动下,A沿竖直槽壁向下滑动,B球沿水平槽壁向右滑动,求(A球落地时与地面碰撞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1)若最终两球一起在水平槽中滑动,两球速度(2)当A球下滑时,求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解析】解:(1)设两球最终的速度为vA、B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m+2m)v2, 解得:v=;(2)当A球下滑时,AB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是vA和vB此时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根据速度分解可得: vAsin30=vBcos30由系统的机械能得: mg=mvA2+联立解得:vA=,vB=答:(1)若最终两球一起在水平槽中滑动,两球速度为(2) 当A球下滑时,AB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和22、.(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 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作质点,sin370.6,cos370.8,g取10 m/s2.求:(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解析】(1)物体A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ma 代入数据得:a=6 m/s2设物体A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t=1s(2)物体B平抛的水平位移:=2.4 m 物体B平抛的初速度:=2.4 m/s(3)物体A,B间的高度差:=6.8 m【答案】(1)1s(2)2.4 m/s(3)6.8 m附加题:(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4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 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 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37,圆形轨道的半径R0.5 m(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C的大小;(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 解析(1)滑块运动到D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滑块由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1cos )mvmv,联立解得vC5 m/s.(2)滑块在C点时,速度的竖直分量为vyvCsin 3 m/s,B、C两点的高度差为h0.45 m,滑块由B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为t10.3 s,滑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vBvCcos 4 m/s,B、C间的水平距离为xvBt11.2 m.答案(1)5 m/s(2)0.45 m1.2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