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4365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 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2.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A分封制度,天下归帝 B宗法制度,天下归嫡C井田制度,天下归私 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3.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周平王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于是周与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说明A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C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郑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4.周礼考工记记述了一套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车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此规制中“左祖右社”的布局A体现了家国同构与家国一体 B确立了森严的宗法等级序列C消除了贵族世袭继承的矛盾 D标志着王权已初具神秘色彩5.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 B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C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 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6.杨师群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现在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们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因为皇帝不仅是天下最有权势和威严的统治者,还是最聪明、最伟大的圣主。”根据上述材料不能看出秦始皇A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威严 B承担了思想文化导师的角色C通过立威和表率实现了对民众的绝对控制 D把专制王权的范畴扩展到新的领域7.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栗;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这说明秦汉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C官僚体制严重失衡 D贵族政治已经废止8.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C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9.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三国志魏书苏则传),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 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10.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11. 唐朝诗人韩愈描述了他到今天广东省阳山县当县令的情形:“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岭之险,虎豹之虞。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这说明A唐朝县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是征收赋税 B唐政府未能对边穷地区进行有效管辖C韩愈致力于边穷地区的开荒垦田工作 D岭南开发在唐代已经受到政府的重视12.寇准是北宋名臣,以刚直著称。他担任的下列官职中,行使宰相部分职权的是A知县 B枢密副使 C知府 D工部侍郎13. 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南宋时,书院兴起,推动理学出现。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以史为鉴开始成为潮流 B重文风气推动文化繁荣C科举制取得了重大突破 D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14. 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15. 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表明A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 B元朝初年监察制度逐渐完善C行御史台代表着中央控制行省 D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16.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17. 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说明A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 B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C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 D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18. 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进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A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认同 B反映了商业发展冲击儒家思想C促进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D标志着中央政府推行改土归流19. 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A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C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 D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20. 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A历史研究的角度决定了历史研究的结论 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C历史研究不会形成统一的结论 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随意性21. 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因果关系合理的选项是A位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耕地稀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少 B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港湾众多经济作物发达, 海外贸易便利 C拥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商品经济发达,海外殖民频繁 D独立自治始终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所有城邦建立了完备的民主制22.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当雅典人建立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新的政治体制时,他们的政府就是一种纯粹民主制的政府。”确立“新的政治体制”的改革A基本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 B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23. 雅典的城市布局中,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歌剧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是最为显著的建筑物;集体性活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些现象都是雅典A.社会稳定的反映 B文化繁荣的表现 C政治制度的产物 D自然环境的折射24. “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的民主制度A只体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B仅仅是城邦居民的民主C易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开近代西方选举制先河25.在古代雅典,一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或外邦人可以十分富有,可以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这一现象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B加剧阶级矛盾导致城邦混乱 C利于解决平民债务负担 D强化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26. 古代雅典,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实行“观剧津贴”制度,对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伯里克利时代还对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发放津贴。这些制度A推动了工商业经济发展 B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C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落 D调动了公民参政积极性27. 梭伦实行币制改革,将原来1明那相当于70德拉克马改为1明那相当于100德拉克马。货币升值之后,负债的平民手中的货币也相应增值。这一措施从本质上看A有利于雅典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 B有利于负债的平民偿还债务C起到了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目的 D奠定了民主政治社会基础28. 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材料主要反映了雅典A.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C.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D民主实质只是流于形式29. 柏拉图给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由此可见柏拉图A极力推崇雅典的民主政体 B允许无知的群众来决定公共政策 C主张法律的权力高于统治者的权力 D认为“对不平等的公平对待必定导致不平等”30. 对于雅典人进行的民主政治试验,西方人的意见从来就不一致。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这表明A民主范围有限引发社会分裂 B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激烈C奴隶制下民主缺乏社会基础 D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二、非选择题31.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哀行需中华文明史材料三 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1)材料一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起到怎样的社会教化作用?结合所学分析魏晋时期选官标准有何变化?(7分)(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10分)(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8分)32.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是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亦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枢密院是管军事的宋代财政,掌握在三个司,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是如何分散相权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实施分权的举措,并从制度功能上指出古代中国的分权与古代雅典分权的根本不同。(7分)高一级历史科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BCABCAAACABBA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ADABACA DDDADD二、非选择题。31.(1)制度:察举制。(1分)作用:崇贤使民俗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2分)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4分)(2)趋势:开放性;严密化。(2分)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8分,回答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3)特点: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4分)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4分,回答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32.(1)分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2分)三省各司其职,相互制约(2分)。(或答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以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别掌握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4分) (2)举措:以四百人会议或五百人会议负责行政;以公民大会负责立法;以陪审法庭负责司法。(3分) 根本不同:古代中国的分权服务于(或加强了)皇权专制,古代雅典的分权服务于(或保障了)奴隶制民主政治。(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