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259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考点精讲】一、新的环境观1. 图解环境观的概念2. 列表比较传统的环境观和新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等,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向良性方向发展3.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内容发展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可持续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基本思想鼓励经济增长(经济可持续)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可持续)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可持续)4.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内涵地位目标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典例精析】例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有关环境问题产生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请给这幅图加上适当的名称:_。(2)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帮助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导航: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各项之间的因果关系。人口增长过快,加之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出现环境问题,并形成恶性循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耕地资源比重较低,但水热充足,河湖密布,生物资源丰富,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多种经营,改变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答案:(1)人口增长和开荒扩种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2)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较低。(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立体农业道路,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政府给予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等。随堂练习:传统环境观和新环境观的主要区别在于()A. 人类能否利用自然B. 人类能否征服自然C. 人类与自然是否是平等、和谐的关系D. 人类能否改造自然思路导航: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该观点认为自然环境不过是人类的改造对象,人地关系仅仅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新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人地关系的平衡与协调。答案:C【总结提升】环境、环境因素和环境质量的关系总结理解上述三者的概念及其联系还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环境是相对的概念,不同主体的环境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第二,环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扩展和扩张。第三,环境是由环境因素组成,是个综合体,而环境因素是个体。第四,环境质量是环境因素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