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3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2576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3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3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3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3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选择题1林枫对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工作的指示写道:“全体职工首先要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力争按期完成这一庄严和光荣的建厂任务有苏联热诚无私的帮助,依靠全体职工自觉的努力和高度的创造热情,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该指示最有可能发表于()A“大跃进”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第一汽车制造厂”可知,这应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故选B项。22017湖北孝感一中期中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是1958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说明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32017太原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民用和军用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及中西部,而沿海多为空白,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当时两大阵营敌视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民用和军用企业的地区布置是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故B项正确。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C、D两项不能体现主要意图,均排除。4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进行了反思答案D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58年开始,而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所以这个报告不可能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而在八大报告中则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没有对“一五”计划进行经验的总结,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中共八大报告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提出将有计划地组织部分自由市场,这实际上是有意识地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反思,故D项正确。52018江苏盐城一中期末“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共同原因是()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以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为主要标志,试图以大规模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但它并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战时共产主义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取消了商品贸易,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据此可知D项正确,排除C项。A项只适合苏俄,故排除;B项只适合中国,故排除。62018福建厦门一中期末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据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A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B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C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答案A解析19591961年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因此在1962年实施了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才导致材料中的大学生返回家乡务农,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可知,并非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而是政府政策造成的,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的政策,而不是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失业严重”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7“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答案D解析由“在人民公社期间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的发展。故选D项。82018长春外国语学校模拟从1973年开始,我国相继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武钢1.7米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工厂等项目。这些项目主要说明()A我国已经开始局部实行开放政策B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重视纠“左”C我国坚持继承和发展斯大林模式D国家经济政策相对偏向重工业方面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3套石油化工、1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武钢1.7米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工厂等项目”可知,国家引进的这批成套设备和项目主要涉及重工业方面,故D项正确。依据题干时间“1973年”,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A项错误;1973年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故B项错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反思,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2018云南质检数据背后的中国第一组“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第二组在初期的人民公社,大多是几乡一社,平均规模为4797户,2万户以上的特大公社,全国就有51个。1959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下降13.6%,1960年比1959年又下降16.2%。第三组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第四组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摘编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01999年12月采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情况或政策措施中,概括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立意明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主题一:国民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史实: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制定实施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处于不健康发展状态。“文革”中虽有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局部调整,但整体上中国国民经济走向崩溃边缘。“文革”后,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主题二:生产关系的调整符合生产力状况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史实: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变革,但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形式简单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主题三:产业协调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史实:“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也一定程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1960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了产业结构,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对经济整体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促使中国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解析本题的主题实际上就是这几则材料共同反映的观点,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体现了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从产业协调的角度来说,农业和重工业要协调发展,如产业协调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然后围绕某一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论述,注意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