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补差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4.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1277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补差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补差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补差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1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铝与盐酸的反应 B二氧化碳与碳反应C水的分解反应 D氢氧化钠溶于水【答案】A【解析】A、铝与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项正确;B、二氧化碳与碳反应需在高温下进行,属于吸热反应,B项错误;C、水的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不属于反应范畴,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绝大多数分解、C和CO2的反应以及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2下列过程不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烷燃烧C铝粉与四氧化三铁反应 D铁与盐酸反应【答案】A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热量的反应B科学家经常在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处寻找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D物质燃烧可看做“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答案】C【解析】A所有的燃烧均需要加热或点燃,都是放热反应,不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B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的元素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可以找到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B正确;C催化剂只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故C错误;D物质燃烧是放热反应,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形式释放出来,故D正确;故选C。4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A酒精燃烧 B氯气液化 C碳酸钙分解 D浓硫酸稀释【答案】C点睛:记住常见的吸热过程和反应是解题关键。常见的吸热反应包括: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CO和氢气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吸热的物理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由液态变为气态;铵盐溶于水等。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B有效碰撞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充要条件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放热反应D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在常温下就能发生【答案】B【解析】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的过程,故A错误;B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所以有效碰撞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充要条件,故B正确;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说明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放热反应不一定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如燃烧反应往往需要加热,故D错误。故选B。6如图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和O2(g)反应生成H2O(g ),这是吸热反应B2mol H2和1mol O2转化为4mol H、2mol O原子的过程中放出热量C2mol H2(g)和1mol O2(g)反应生成2mol H2O(g),共放出484kJ能量D4mol H、2mol O生成2mol H2O(g),共放出484kJ能量【答案】C7已知:1molH2(g)与1molBr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Br(g)时放出72kJ的热量,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a为化学键H2(g)Br2(g)HBr(g)断裂1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A404 B260 C230 D200【答案】C【解析】1mol H2(g)与1mol Br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Br(g)时放出72kJ的热量,即热化学方程式为H2(g)+Br2(g)=2HBr(g)H=-72kJ/mol反应中,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则-72=436+a-2369,解得a=230,答案选C。8己知H-H键键能为436kJ/mol,H-N键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 H=-92kJ/mol,则NN键键能是A946kJ/mol B473kJ/mol C211kJ/mol D346kJ/mol【答案】A【解析】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E(NN)+3436kJ/mol23391kJ/mol=-92kJ,E(NN)=946kJ/mol,故A正确。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和煤都是清洁能源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D从能量角度看,断开化学键会释放能量,形成化学键会吸收能量【答案】B10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 2 NH3(l) H(bca) kJmol1BN2(g)3H2(g) 2NH3(g) H(ab) kJmol1CN2(g)3H2(g) 2NH3(l) H2(abc) kJmol1DN2(g)3H2(g) 2NH3(g) H2(ba) kJmol1【答案】C【解析】根据能量变化,生成NH3(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2N2(g)3/2H2(g) NH3(g) H=(ba)kJmol1,或者为N2(g)3H2(g) 3NH3(g) H=2(ba)kJmol1,生成NH3(l)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2N2(g)3/2H2(g) NH3(l) H=(b+ca)kJmol1,或者为N2(g)3H2(g) 3NH3(l) H=2(bca)kJmol1,故选项C正确。11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H24.2 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9.4 kJmol1 B 45.2 kJmol1 C69.4 kJmol1 D 45.2 kJmol1【答案】B1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的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4O2=2CO24H2O H=890 kJmol-1BCH4(g)2O2(g)=CO2(g)2H2O(l) H=445 kJmol-1CCH4(g)2O2(g)=CO2(g)2H2O(l) H=890 kJmol-1D1/2CH4(g)O2(g)=1/2CO2(g)H2O(l) H=890 kJmol-1【答案】C【解析】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的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1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的H2O时,放出890kJ热量,对照选项,C正确。1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在25、101 kPa时,2 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285.8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 H=2283.0 kJ/molC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H =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H+1.9 kJ/mol,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答案】C【解析】在25、101 kPa时,2 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 O2(g) H2O(l) H=-285.8kJmol-1,故A错误;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 H= 2283.0 kJ/mol,故B错误;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H =57.3 kJmol1,由于浓硫酸稀释放热,所以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故C正确;C(石墨,s) C(金刚石,s) H+1.9 kJ/mol,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D错误。14已知25、101 kPa下,如下图所示,石墨的燃烧热为一393.51 kJmol-1,金刚石的燃烧热为一395.4kJmol-1。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C(s、石墨)C(s、金刚石) H1.9 kJ/molCH1H2D如果使用催化剂,H1和H2都变小【答案】B15在一定条件下,当加入80 g SO2气体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SO3气体时,放出热量98.3 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80%,据此,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SO2(g)1/2O2(g)SO3(g)H98.3 kJmol1B2SO2(g)O2(g)2SO3(l)H196.6 kJmol1CSO2(g)1/2O2(g)SO3(g)H78.64 kJmol1D2SO2(g)O2(g)2SO3(g)H196.6 kJmol1【答案】A【解析】参加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此时放出热量98.3kJ,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1/2O2(g)SO3(g)H98.3 kJmol1,故选A。16今有如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 H1a kJmol1(1)H2(g)1/2O2(g)=H2O(l) H2b kJmol1(2)2H2(g)O2(g)=2H2O(l) H3c kJmol1(3) 关于它们在下列表述中原因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2的燃烧是放热反应 a、b、c均大于零B方程式(1)和(2)的物质种类和系数均相同 abC方程式(1)和(3)中H2O的状态不同,系数不同 a、c不会有任何关系D方程式(3)的系数是(2)的2倍H2H3【答案】A17研究 NOx、SO2、CO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处理含 CO、SO2 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 S。已知:CO(g)+ 1/2O2(g)CO2(g) H=283.0kJmol-1S(s)+ O2(g)SO2(g) H=296.0kJmol-1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已知: CO(g)+NO2(g)NO(g)+CO2(g) H=akJmol-1 (a0) 2CO(g)+2NO(g)N2(g)+2CO2(g) H=bkJmol-1 (b0)若用标准状况下 3.36LCO 还原 NO2 至 N2(CO 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放出的热量为_ kJ(用含有 a 和 b 的代数式表示)。(3)用 CH4 催化还原 NOx 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kJmol-1 CH4(g)+4NO (g)=2N2(g)+CO2(g)+2H2O(g) H2?若 1molCH4 还原 NO2 至 N2 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867kJ,则 H2=_ 。(4)工业上一般用碱溶液来吸收 NO2,SO2。写出用氨水吸收过量 SO2 的离子方程式_ 。【答案】 2CO(g)+SO2(g)S(s)+2CO2(g)H1-270kJmol-1 0.3 3(2a+b)/80 1160kJ/mol NH3H2O+SO2=NH4+HSO3(3)(+)/2得CH4(g)+2NO2(g)=2NO(g)+CO2(g)+2H2O(g) (H1+H2)/2若1mo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H1+H2)/2=-867 kJmol-1,则H2=-1160 kJmol-1。(4)用氨水吸收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SO2=NH4+HSO3。18(1)实验测得,5g液态甲醇(CH3OH)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2) 已知反应N2+3H2 2NH3 H=a kJmol-1。试根据下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数值为_。化学键HHNHNN键能KJ/mol436391945(3) 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C3H8(g)+5O2(g) = 3CO2(g)+4H2O(l) H=-akJmol-1途径:C3H8(g) = C3H6(g)+H2(g) H=+bkJmol-12C3H6(g)+9O2(g) = 6CO2(g)+6H2O(l) H=-c kJmol-12H2(g)+O2(g) = 2H2O(l) H=-d kJ/mol-1(a、b、c、d均为正值)。请回答下列问题: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放出的热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放出的热量。在C3H8(g) = 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_。b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_。【答案】 2CH3OH(1)+3O2(g)=2CO2(g)+4H2O(l) H-1452.8 kJ/mol -93 等于 小于 吸收 加热 b=c/2+d/2-a由于C3H8(g)C3H6(g)+H2(g) H=+bkJmol-1(b0),反应中H0,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需要吸收能量,反应条件是加热,故答案为:小于;吸收;加热;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2H2(g)+O2 (g)2H2O(l)H=-d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反应+反应+反应,所以-a=b+ (-c-d),所以b= (c+d)-a,故答案为:b= (c+d)-a。19(1)已知2 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的热量,反应方程式是2H2(g)O2(g)=2H2O(l)。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反应的生成物能量总和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2 kJ。(2) 2.3g有机物C2H6O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并放出68.35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3) FeS2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 、101 kPa时:2SO2(g)O2(g) 2SO3(g)H1197 kJmol1H2O(g)=H2O(l)H244 kJmol12SO2(g)O2(g)2H2O(g)=2H2SO4(l)H3545 kJmol1则SO3(g)与H2O(l)反应生成H2SO4(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小于 小于 C2H6O(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 SO3(g)H2O(l)=H2SO4 (l)H152 kJ/molC2H6O(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故答案为:C2H6O(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3)2SO2(g)+O2(g)2SO3(g)H1=一197kJ/mol ,2H2O(g)=2H2O(1)H2=-44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l)H3=一545kJ/mol,利用盖斯定律:(-)得SO3 (g)+H2O(l)=H2SO4(l)H=-152kJ/mol,故答案为:SO3(g)+H2O(l)=H2SO4(l)H3=-152kJ/mol。20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4)该实验常用0.50 molL1HCl和0.55 molL1NaOH溶液各50 mL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浓度大于盐酸浓度的作用是_,当室温低于10 时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_。(5)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热_(填“相等”或“不相等”),(1分)简述理由: _。(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 环形玻璃搅拌棒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偏小 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体系内、外温差大,会造成热量损失 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偏小(4)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会使盐酸完全中和,;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体系内、外温差大,会造成热量损失,故此题答案是: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体系内、外温差大,会造成热量损失。(5)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均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中和热相等。故答案是: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6)因NH3H2O是弱碱,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NaOH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所以此题答案是:偏小。2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 (g)H2O (l) H=285 kJ/molH2(g) +1/2O2 (g)H2O(g) H=241.8 kJ/mol C (s)+1/2O2 (g)CO(g) H=110.5 kJ/mol C (s) +O2 (g)CO2(g) 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1)H2的燃烧热为_;C的燃烧热为_。(2)燃烧1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3)写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285 kJ/mol393.5 kJ/mol142.5 kJCO(g) + 1/2O2 (g)CO2(g) H283 kJ/mol【解析】【分析】(1)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产物必须是稳定氧化物,据此解答;(2)根据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3)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做相应的变形即可。(2) H2(g)+1/2O2 (g)H2O (l) H=285 kJ/mol Q2g 285kJ1g 142.5kJ所以燃烧1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5 kJ,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42.5 kJ;(3)因为CO的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为CO(g) + 1/2O2 (g)CO2(g),根据盖斯定律,将-即可得:CO(g) + 1/2O2 (g)CO2(g) H=-393.5 kJ/mol -(110.5 kJ/mol)=283 kJ/mo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O(g) + 1/2O2 (g)CO2(g) H283 kJ/mol。【点睛】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定义和反应热的求算,理解燃烧热概念时注意物质的物质的量必须是1mol;必须是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