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开学第一周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9098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开学第一周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开学第一周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开学第一周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知识点一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4分)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B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C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D益将王位禅让给启分封制知识点二 2(4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郡县制的进步性C促进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3(4分)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宗法制知识点三 4(4分)西周时,“宗法”习惯便被统治者制度化和系统化了,最后发展成为一种所谓“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世袭的制度文化。在这种制度文化里,因此形成了( )A“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观念 B“亲师友,习礼仪”的风尚C“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身份等级 D“明法度,重教化”的思想5(4分)先秦时期祭祀活动按照一定亲疏贵贱规则,通常情况下宗族地位高的政治权力也高。但后来礼记记载中出现了宗子只是士而平民却成了政治地位较高的大夫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祭祀顺序不好安排。这种局面( )A说明祭祀活动是封建迷信B巩固了分封制度C表明宗法制度已被破坏D导致平民将相大量出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知识点四 6(4分)据晋中兴书载:王恬,字元愉,为御史中丞。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夜吹警角。恬奏劾大不敬,请治罪。明日温见奏事,叹曰:“此儿乃敢弹我,真可畏也!”这说明王恬所任职务( )A是副丞相B具有监察的职能C职责是负责奏章草拟D职责是负责下达诏令7(4分)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中“中央集权”指的是(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C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知识点五 8(4分)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 )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9(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讲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柳宗元对这一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8分)中央集权的发展知识点六 10(4分)全球通史中载:“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下列属于秦汉时期实行的是( )B中央集权削弱ABCD11(4分)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都城在城北二里(永州府志城池)。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刘秀改泉陵国为泉陵县。材料表明( )A封国是朝廷的主要依靠力量B封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D封国自主权削弱,加强了皇权12(4分)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加强C政治局面不稳D郡县制度取消13(4分)元朝行省是“中古殖民地制度之遗物”,“省区即军区”,“皆为军事控制区域,各拥相当军需资源;藉以供养驻军,镇压地方”由此可知,元朝设行省的根本目的是( )A开拓疆域,藩卫中央B以武力维持专制统治与剥削C维持治安,发展经济D确保满洲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君主专制的演进知识点七 14(4分)“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15(4分)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知识点八 16(4分)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意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17(4分)学者萧功秦论及古代某一制度时说:“它既是维系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这一制度应是( )A科举制度B君主制度C分封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18(16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和魏晋时期的选 官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2分)(2)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答案与解析1【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大禹的儿子“启”取代禹的继承人“益”登上了天子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2【解析】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称为食邑。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故本题选C。【答案】C3【解析】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西周的封国有燕、齐、鲁、卫、晋、宋、楚等。A项河南的简称是豫,河北的简称是冀;B项湖南的简称是湘,湖北的简称是鄂;D项广东的简称是粤,广西的简称是桂。其简称都不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C项山东的简称是鲁,山西的简称是晋,其简称都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答案】C4【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夏、商、周被史学家称作“三代”。夏、商两代的国家最高元首称“帝”。夏朝的帝位由儿子接任,偶尔也有传给兄弟的。商朝的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周,都于镐京,并改“帝”为“王”。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这是周王朝 “宗法制”的突出特点。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答案】C5【解析】材料中宗子是士,而平民却成为大夫,宗子政治地位低于平民,这与祭祀活动中宗子高于平民的宗法次序相冲突。这反映出宗法制已被破坏。【答案】C6【解析】材料中的王恬是魏晋时期的官员,他担任御史中丞并对桓温进行弹劾,这说明该职具有监察职能,因此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均应排除。【答案】B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它包括两个方面,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主要反映皇帝个人专制独裁和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A、B两项属于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采取的具体措施,C项属于专制主义的含义,故选D项。【答案】D 8【解析】材料中“秦,虽死犹存”说明秦朝虽然灭亡,但秦朝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这种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9【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分封制出现了问题:诸侯相互攻击,血缘关系疏远。第(2)题由材料二中的“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可知是郡县制,由“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可知其对统一的积极作用。第(3)题要注意全面总结顾炎武的观点:郡县制有进步性也有弊端,但不能退回到分封制。【答案】(1)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权威受到挑战。(2分)西周实行分封制,以血缘关系来凝聚政治关系,巩固统治,当时是有效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疏远,加上诸侯势力的日益发展,王室的逐渐衰微,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6分)(2)郡县制。(2分)肯定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2分)(3)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指出郡县制的弊端容易导致集权与专制皇权。但顾炎武也反对分封制。(8分)10【解析】图依据齐、鲁、宋、卫等分析可知其为西周时的分封制;图依据长城和咸阳、九原郡等分析可知其为秦朝的郡县制;图依据“济南郡”“高密国”等分析可知其为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图依据“中书省”“大都”等分析可知其为元朝的行省制。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答案】C11【解析】“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改泉陵国为泉陵县”,与“是朝廷的主要依靠力量”矛盾,故A错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材料表明封国已不是“严重威胁”,故B错误,C正确;“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是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而非“加强了皇权”,故D错误。【答案】C12【解析】材料反映了宋朝收地方之权尽归中央,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13【解析】本题考查元朝设置行省的目的。依据“皆为军事控制区域,各拥相当军需资源:藉以供养驻军,镇压地方”可知,其根本目的是维持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不符,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错误。【答案】B14【解析】A、C、D三项虽然都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是却没有起到增强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行政效率的效果,B项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既增强了决策的合理性,又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B15【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门下省负责宰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驳回,据此可知答案为A。宋朝的枢密院主管军事,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清明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均无封驳权,排除。【答案】A16【解析】材料中“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说明当时的选官只重才学;“不悉其行,至后败职”强调选官还要注重品行,否则会导致官员滥用职权,危害百姓。【答案】D17【解析】依据题意该制度是连接政治和社会人才的纽带,同时也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以及儒家意识形态的传承和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由此可知只有科举制才有这样的功能。所以选A。【答案】A18【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度,魏晋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材料一中的“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足以证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在于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的弊端,一定程度上能限制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至于其他的进步性要结合教材合理解答即可,例如,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员的来源等等均可,此题属于简单的问题。(2)“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就可以概括答案,例如,材料中的“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可以概括为“人才流动机制”的借鉴。材料中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 可以概括为“客观公平理念”的借鉴。材料中的“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可以概括为“人才激励机制”的借鉴等等即可,做此类问题关键在于分清材料的关键字眼的含义所在。【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4分)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8分)(2)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