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11508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可能用到的原子的相对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Ne:20、Cl:35.5、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C. 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D. 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不是道尔顿,故A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故B正确。C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故C正确。D现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医药与健康息息相关,故D正确。故选A。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的发展趋势;化学史。2.下列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 探究金属钠的性质只需应用实验法即可B. 研究未知物质的性质可按照观察实验预测结论的顺序进行C. 科学家提出的假说一定能成为科学理论D. 使用模型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答案】D【解析】【分析】A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B对物质的性质的研究一般是由浅到深;C假说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解释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说明;D模型是物质的简化模拟。【详解】A探究金属钠的性质需要用到观察法,选项A错误; B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选项B错误;C假说不一定是正确的,选项C错误;D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作用,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3.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红A. 仅 B. 仅 C. 仅 D. 【答案】D【解析】【详解】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故不正确;钠与水的反应本质是钠与H的反应,所以钠先与盐酸反应,故不正确;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的氧气产生,故不正确;过氧化钠投入到酚酞溶液中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变红,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又使其褪色,故不正确。答案选D。4.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氯气液氯新制氯水氯气的酒精溶液盐酸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 B. C. D. 【答案】C【解析】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错误; 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是纯净物,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正确;氯气的酒精溶液,无HClO生成,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错误;盐酸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退色,故错误;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正确。故选C。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B. 1molH2SO4的质量为98g.mol-1C.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他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 CO2的摩尔质量是H2的摩尔质量的22倍【答案】D【解析】A、不正确,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B、不正确,1molH2SO4的质量为98gC、不正确,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当单位为g/mol,数值上都等于他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正确。6.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1 B. 123 C. 321 D. 632【答案】D【解析】设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bc,则a1mol,b0.5mol,c1/3mol,所以答案选D。7.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铁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取FeCl2B. 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C. 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加水,再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D.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答案】C【解析】【详解】A. 铁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故A错误;B.氯气有毒,闻其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入鼻孔,故B错误;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密度大于水,配制稀溶液时,先向烧杯中加水,再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故C正确;D.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能与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与极不活泼金属不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明确氯气与金属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点A,注意铁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不生成氯化亚铁。8.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面的纸上B. 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C. 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 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A错误;B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溶解或稀释药品,B错误;C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没有冷却至室温,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定容,溶液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冷却后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C错误;D转移溶液时未干燥容量瓶,不影响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不影响配制溶液浓度,D正确;选D。考点:考查溶液的配制。9.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A. 2LCO和2LCO2B. 9g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C. 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D. 0.2molH2和4.48LHCl气体【答案】B【解析】物质的分子数相同即分子的物质的量相同;A错,不知道是不是在相同条件下的比较;B正确;C错,标准状况下水为冰水混合物;D错,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在标准状况下;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2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44.8 LB. 25 ,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C.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溶液中含Na数为NAD. 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答案】C【解析】【详解】A.含有2NA个原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的体积约为22.4L,故A错误;B. 64 g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二氧化硫中含有2molO原子,故B错误;C. 40 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氢氧化钠溶于1L水中,溶液中含Na数为NA,故C正确;D.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答案选C。11. 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反应可以实现的是A. 钡可以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 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得到氢气C. 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 钡不能置换出金属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Ba的金属活动性介于K和Na之间,则Ba能和KCl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和氢气,且K的金属活动性大于Ba,所以不能置换出K,故A错误;BBa的金属活动性介于K和Na之间,Na能和冷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则Ba也能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和氢气,故B正确;CBa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和氢气,虽然Ba的金属活动性大于Na,但Ba不能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Na,故C错误;D在溶液中钡不能置换金属钠,但在融化状态下可以置换出金属钠,故D错误;故选B。考点:金属Ba的性质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起消毒作用的成分为次氯酸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是纯净物C. ClO2也可用于漂白消毒,消毒能力比氯气弱D.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鲜花褪色【答案】A【解析】【详解】A. 84消毒液由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反应生成,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可生成具有消毒作用的次氯酸,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次氯酸钙,为混合物,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B错误;C. 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臭味,故C错误;D.干燥的氯气和鲜花中的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可使鲜花褪色,故D错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含氯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氯气的漂白原理,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13.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1,质量分数为,物质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c=V17V+22400 B. =17c100 C. =17V17V+22400 D. =17V+2240022.4+22.4V【答案】C【解析】【详解】A、由表达式可以知道,该密度=溶液质量氨气体积+水的体积,溶液体积不等于氨气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故A错误;B、由c=1000M可以知道,该溶液氨气质量分数=17c1000,故B错误;C、氨气的物质的量为VL22.4Lmol=V22.4mol,故氨气的质量为V22.4mol 17g/mol=17V22.4g,1L水的质量为1000g,故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7V22.4g17V22.4g+1000g100%=17V17V+22400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由C可以知道质量分数为=17V17V+22400 ,故c=1000M=100017V17V+2240017=1000V17V+22400,所以=(17V+22400)c1000V,故D错误。答案选C。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1L HCl和1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标准状况下,1g H2和14g N2的体积相同;28gCO的体积为22.4L;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 B. C. D. 【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选项不正确;选项,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0.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相等的;选项不正确,因为不能气体的状态;选项不正确,因为物质不一定是气体,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15.若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B. 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C. 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D. 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答案】B【解析】A正确,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B错,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mol;C正确,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D正确;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则质子数为:10W/a mol;16.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A. 读数 B. 稀释C. 称量 D. 溶解【答案】B【解析】【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有一处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且稀释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应在烧杯中进行,所以图中有两处错误,故B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为防止腐蚀托盘,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有一处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进行溶解操作时,为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搅拌,有一处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7.反应A3B=2C,若7 g A和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8.5 g C,则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 14317 B. 28217C. 132 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定值,据此解答即可。【详解】7克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8.5克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B的质量为:8.5g-7g=1.5g,设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y、zA+3B 2Cx 3y 2z7g 1.5g 8.5gx7=3y1.5,x:y=14:1,3y1.5=2z8.5,y:z=2:17,故x:y:z=28:2:17,故选B。18.在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Cl,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 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C. 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D. 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的NaCl物质的量为0.1 mol【答案】B【解析】【详解】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0.5L=1mol/L,故A正确;B、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58.5g/mol=29.25g,故B错误;C、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NaCl质量为0.1L1mol/L58.5g/mol=5.85g,故C正确;D、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末中,烧杯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1mol,故D正确。故选:B。19.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 100 mL;bO2200 mL;cN2 400 mL;dCH4 600 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abcd B. badc C. cdba D. dca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在该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a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CO2)=0.1L44g/molVm mL/mol=4.4/ Vm g;b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O2)=0.2L32g/molVm mL/mol=6.4/ Vm g ;c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N2)=0.4L28g/molVm mL/mol=11.2/ Vm g;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CH4)=0.6L16g/molVm mL/mol=9.6/ Vm g;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dba。故选C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20.200 mL 0.3 mol/L的K2SO4溶液和100 mL 0.2 mol/L的Fe2(SO4)3溶液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3 mol/L B. 0.4 mol/L C. 0.45 mol/L D. 0.5 mol/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200 mL 0.3 mol/L的K2SO4溶液和100 mL 0.2 mol/L的Fe2(SO4)3溶液混合后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2L0.3mol/L+0.1L0.2mol/L30.3L0.4 mol/L,答案选B。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 (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50分)21.回答下列问题:(1)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质量比是_;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体积比是_,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中所含氢原子个数比是_,若两者所含氢原子个数相等,它们的物质的量比是_;(2)在100ml Al2(SO4)3溶液中含0.6molSO42-,从中取出1/4 体积的该溶液再稀释到100 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3)在氯化镁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若Mg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3时,则Mg2与SO42-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答案】 (1). 1:2 (2). 2:1 (3). 3:1 (4). 2:3 (5). 1.5 molL1 (6). 8:5【解析】【分析】(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根据质量计算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根据物质的量和分子的组成判断氢原子数目之比;根据分子组成计算氢原子数相等时物质的量关系,进而计算物质的量之比。(2)根据c=nV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3)Mg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3,则可以分别设出氯化镁和硫酸镁的物质的量,然后判断即可。【详解】(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定律,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数目的粒子,则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根据m=nM可以知道,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比为17:34=1:2;设氨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分别为34g,则n(NH3)=34g17g/mol=2mol,n(H2S)=34g34g/mol=1mol,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2:1;2molNH3中H原子的个数为:2mol3NA/mol=6 NA,1mol H2S中H原子的个数为:1mol2NA/mol=2 NA,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6:2=3:1;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设含有6molH原子,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物质的量之比为2:3。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2 ;2:1 ;3:1 ;2:3。(2)含0.6molSO42-的Al2(SO4)3的溶液,从中取出14体积的该溶液再稀释到100mL,SO42-的物质的量为0.6mol14=0.15mo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0.1L=1.5mol/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5molL1;(3)设氯化镁的物质的量为x,硫酸镁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题意有x+y2x=43,计算得出xy=35,所以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x+y=8x3,硫酸根的物质的量=y=5x3,两者的比值为8:5,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8:5。22.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该气体质量为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1)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g/L;(3)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个。【答案】(1);(2);(3)。【解析】(1)由n=mM可知,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gMg/mol=mMmol,则V=nVm=L;(2)=mV=m22.4mM=g/L;(4)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Mmol,又是双原子分子,根据n=NNA可知原子数为。23.在下列各变化中,反应为常温下的反应,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E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A、G的化学式分别为_、 _。(2)F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在反应中,每生成2.24 L气体G(标准状况)时,消耗F _g。【答案】 (1). Cl2 (2). O2 (3). 2Na2O2 +2H2O = 4NaOH + O2 (4). Cl2+2NaOH=NaCl+NaClO+H2O (5). 15.6【解析】【分析】E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推测E为水,F为淡黄色粉末,推测为过氧化钠,由图中关系可推知:A:Cl2;B:NaOH;C:NaCl;D:NaClO;E:H2O;F:Na2O2;G:O2。在结合反应的情况,即可推断反应为:Cl2+2NaOHNaClO+NaCl+H2O,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据此解答。【详解】由图中关系可推知:A:Cl2;B:NaOH;C:NaCl;D:NaClO;E:H2O;F:Na2O2;G:O2。(1)A、G的化学式分别为Cl2、O2。故答案为:Cl2 ;O2;(2)F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H2O = 4NaOH + O2,故答案为:2Na2O2 +2H2O = 4NaOH + O2;(3)A和B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4)在反应2Na2O2 +2H2O = 4NaOH + O2,每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氧气22.4L,消耗的Na2O22mol.即156g。现在产生了2.24 L气体G(标准状况),则消耗Na2O2质量为15.6g,故答案为:15.6。24.某次实验需用480mL、0.5mol/L的稀H2SO4溶液,某同学用98%的浓H2SO4(=1.84g/cm3)进行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玻璃棒,还有_;(2)计算:配制本次实验需要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上述98%的浓H2SO4_ mL(3)配制过程: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已经检漏的合适规格的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待用。上述配置溶液的步骤存在缺失,缺少的步骤是_。(4)在横线上填写下列各种情况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量取浓硫酸所用量筒有蒸馏水_;定容时,俯视液面_;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面_。【答案】 (1). 胶头滴管 、500mL容量瓶 (2). 13.6 (3). 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4). 偏低 (5). 偏低 (6). 偏高 (7). 偏高【解析】【分析】(1) 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没有480mL的容量瓶,应选择大于480mL规格相近的容量瓶,故选择500mL的容量瓶;(2) 根据c=1000M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分析缺少的实验步骤;(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nV分析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详解】(1)没有480mL容量瓶,因此需要配制500mL溶液,则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简、玻璃棒,还需要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胶头滴管 、500mL容量瓶;(2)根据c=1000M可知浓硫酸的浓度是10001.840.9898mol/L=18.4mol/L。由于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0.5mol/L500mL18.4mol/L13.6mol/L;(3)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缺少的步骤是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故答案为: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4)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浓硫酸吸水,浓度变稀,实际量取的浓硫酸中溶质硫酸的额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量取浓硫酸所用量筒有蒸馏水,取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偏小,所配反应的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液面,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面,导致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低;偏低;偏高;偏高。【点睛】明确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误差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实验过程中引起溶液浓度存在误差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讲,一是由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二是由仪器或药品等系统原因引起的。由于引起误差的原因复杂,所以误差分析就成为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难点。25.将表面已部分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金属钠样品5.4g放入40g水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1.12H2 。求:(1)样品中金属钠的质量为_克.(2)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4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答案】 (1). 2.3g (2). 5mol/L【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2Na+2H2O=2NaOH+H2计算;(2)根据总质量分别计算Na和Na2O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生成NaOH的总物质的量,可求得浓度。【详解】(1) 2Na+2H2O=2NaOH+H2 46g 1molm(Na) 0.05molm(Na)=0.05mol46g1mol=2.3g,答:原混合物中金属钠的质量为2.3g。(2)原混合物中金属钠的质量为2.3g,则m(Na2O)=5.4g-2.3g=3.1g,n(Na)=2.3g23g/mol=0.1mol,n(Na2O)=0.05mol,则与水反应生成的总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0.1mol+0.05mol2=0.2mol,c(NaOH)=5mol/L,答: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