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4717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I)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7页,全卷共两大题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考试科目、班级和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考号在答题卡相关的区域内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答案符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卷交给监考老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下列语句所含思想类似于“仁者爱人”的是()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B“与人善言,暖于布帛”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构想都具存创新的性质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3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自汉文帝设置孝经博士后,儒家著作孝经成为读书人的必修经典。这反映了汉代()A倡导愚孝思想B强化宗法伦理C确立儒学正统D重视文化教育4王守仁认为土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5南宋时期,儒学家陈亮主张“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反对朱熹空谈义理,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这说明()A朱熹之理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B儒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C儒学具有经世致用之内涵D孟子学说备受宋儒推崇6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他)所注重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哪里?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这位思想家是()A王守仁 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7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罗列了当时著作有14994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64582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43倍。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D转轮排字盘8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9书法是一种艺术。一种字体,有人谓之:“如云行流水,秣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它是()A草书B楷书 C行书D隶书10“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主要想说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C、认识你自己 D、可贵的理论认识11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民主政治的发展C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D用理性驱散黑暗12美国妇女史家和女性主义者琼凯莉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进步她的原始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人文主义文化一起把妇女塑造成一种美丽的摆设:端庄、贞洁、对丈夫和君主双重依赖。”作者强调文艺复兴()A并未改变妇女的从属地位B强化了妇女的独立精神C对妇女内心世界进行关怀D凸显了妇女的理想信念13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该启蒙思想家主张()A天赋人权说B分权制衡说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说14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A.唤醒中国民众救亡图存 B.让中国人甘于被压迫C.激发中国人民的革命激情 D.为变法图强提供理论依据15慕作家在作品华特里的描述“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该作品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16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的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这说明()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参考价值 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实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 D历史档案的史料价值高于回忆录17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把生物的进化引伸到社会的进化。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制度、一种道德、一种价值都不能一成不变,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竟争中被淘汰。这反映了严复()A大力提倡君主立宪 B积极倡导科学救国C以救亡图存为己任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18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A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B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D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19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20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幻想,在他的理论中,却变成了科学的真实。他是( )A.达尔文 B.牛顿 C.普郎克 D.爱因斯坦21xx年后淘宝开始进入大众视线,但只有极少部分网络新人愿意使用网络购物,更多的人选择实体店购物。“支付宝”的诞生,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网上购物。这一变化说明互联网()A充满虚幻和不确定性 B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C以科技创新赢得认可D能够杜绝假冒伪劣品22徐中约教授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天国也成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源泉,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到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超越了太平天国理念的应该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23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241956年,中国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政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由此可知,这次工作会议()A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B旨在恢复传统的戏曲剧目C促进了文艺创作意识形态化D根除了“左”的文艺路线第卷(选择题 共52分)二、材料阅读(共52分,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王阳明(14721529年)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意识活动,便不存在客观事物。他又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二 1517年,路德(14831546年)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维腾堡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和路德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13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当代学者一般都强调如图3所示的转化链: R为基础科学研究成果,A是应用研究,D为发展,P为应用技术。这条转化链考虑了科学成果转化为技术成果,然后影响社会经济的整个过程。因此,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时,学者们通常把科学技术本身当做最初的变量加以处理。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方诚信的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古希腊城邦公民德性和古罗马的契约精神、中世纪的救赎道德即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都成为这一概念的因子。李嘉莉等西方的诚信观念 材料二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主忠信”,孟子说“诚者人之道也。”东汉儒家经学汇编而成的白虎通义提出:“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 西方的诚信是建立在契约精神基础上的,与中国人道主义责任为主的伦理式诚信不同?道义的责任,不能靠法律约束,故靠自我的道德自律?当然也会存在道德声誉的压力,由此形成“礼治”传统;而契约责任靠的是法律约束,发生权利与义务的争议就要上法庭,由此产生了司法独立的雏形。 刘文武伦理式诚信与契约式诚信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诚信精神的来源。(6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西诚信观对各自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并就此谈谈你对诚信观念的看法。(9分)xx第一学期高二级教学质量监测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BDBDCDABCACA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ACCCCBDCBDA25【答案】(1)王阳明: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6分。回答1点可得2分,回答3点即可。)路德: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6分。回答1点可得2分。) (2)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工商业的发展、新兴城市的兴起和新的市民阶层的形成;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理论发展需要等。(9分。回答1点可得3分。)意义:都强调了人的思考的重要性、提倡理性思维,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缓解阶级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对后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4分,回答1点可得2分、回答2点可得4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6.评分细则: 明确论题(03分):考生拟出合理的论题,即可得3分。没有论题不得分。 史实论据(035分):即以所给史料及所学知识为基础的论题相关的史实依据。因此,考生只要提及表中所言历史信息,或所学的相关知识即可得分。提及一个史实可得3分,提及2个史实可得5分,提及一个史实和同时期相关知识,亦可得5分。 (注意:作为依据的史实必须是相关的历史事件,且史实比较正确,试论必须有利于论证自己所拟论题。) 具体论证(024分):要求考试在作答时,须紧扣其所拟论题展开论证。若学生没有论证不得分,若论证比较简单得2分,若考试论证充分具有说服力,可得4分。 示例一: 观点: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3分) 阐述: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初步发展,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英国各个工业部门机械化,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最强的国家。19世纪下半叶,在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下,技术发明成就显著。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意义最为突出,它不仅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及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9分,言之有理亦可) 示例二: 观点:社会发展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与条件。(3分) 阐述:18世纪中期,英国政局稳定,人口与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各行各业兴起了技术发明的热潮,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教育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等,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和条件。(9分,言之有理亦可)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7.(1)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古罗马的契约精神;基督教教义与宗教改革的学说;资本主义商业信誉精神;(6分) (2)影响:中国社会重视人的道德,形成“礼治”社会;西方社会重视契约精神,形成法治社会。(6分)看法:道德与法律相结合弘扬诚信精神?(3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