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2-2 气压带和风带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4679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2-2 气压带和风带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2-2 气压带和风带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2-2 气压带和风带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2 气压带和风带(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山师附中模拟)下图为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A多上升气流B多下沉气流C多气旋控制 D寒流影响2图中处的盛行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解析】 第1题,处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区域,因气流下沉难以成云致雨而形成少雨带。第2题,处是南半球西(北)风带。【答案】 1.B2.A(2017黄冈模拟)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北向南冬雨率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冬雨率递减C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D自沿海向内陆冬雨率递增4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巴塞罗那的冬雨率与罗马相同B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高C的黎波里的冬雨率远高于雅典D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低【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冬雨率等值线大小及分布状况可知,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是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巴塞罗那的冬雨率低于罗马;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短,冬季降水集中,冬雨率高;的黎波里的冬雨率与雅典相同;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比较均匀,冬季降水比例相对较小,所以冬雨率低。【答案】 3.C4.D(2017天津模拟)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5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洋流B地形、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地形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解析】 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表现有两个特点:一是与海岸线基本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影响;二是陆地上有一个闭合的低温区,说明该地有山地地形。【答案】 C(2017江西新余一中、宜春中学联考)夏季风进退早晚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表示110E120E区域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示意图,完成67题。6图示范围内,夏季风最北可达()A东北北部 B华北地区C江淮地区 D华南北部7下列年份,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是()A1955年 B1965年C1975年 D1995年【解析】 本题组考查夏季风的移动规律,夏季风的影响范围。第6题,从图中等纬度线可以看出,1955年夏季风到达的最高纬度介于40N45N之间,说明夏季风最北可达华北地区,B项正确。第7题,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原因是夏季风势力强,快速北移,且雨带在北方停留的时间长。由图中可以看出,1955年和别的年份相比,雨带分布在35N以北的时间长,而分布在35N以南的时间短,易造成“南旱北涝”,故A项正确。 【答案】 6.B7.A(2017南京模拟)研究发现,珊瑚礁形态受盛行风影响。下图示意某海域珊瑚礁群岛的分布。读图完成89题。8下列有关影响珊瑚礁形成因素的判断,最合理的是()A珊瑚礁的走向大致与盛行风向接近B珊瑚礁沿低频风向方向向两端延伸C风浪可能扼制了珊瑚虫的生长繁殖D珊瑚礁走向主要受地壳水平运动影响9根据风向判断,该珊瑚礁群岛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A红海 B加勒比海C黄海 D孟加拉湾【解析】 第8题,结合风向玫瑰图和珊瑚礁群岛分布特征,可知图示珊瑚礁东北西南延伸方向和盛行风风向一致。第9题,图示海域盛行东北西南风,应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答案】 8.A9.D(2017南通质检)下图为我国东南某临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关于该地区大气运动成因及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向变化的主因是城市热岛效应B风向变化的主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陆地的气压白天高于夜晚D陆地天气以晴朗炎热为主11甲风明显强于乙风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 第10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陆地白天气温高于海洋,陆面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相反。第11题,甲由海洋吹向陆地,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答案】 10.B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2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气压带或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其分布的规律是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 第(1)题,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材料三中D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上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C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在A、B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第(4)题,地中海气候热量、光照充足,对农业生长有利,但雨热不同期,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答案】 (1)北(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C(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13(36分)(2017福建六校联考)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并简述甲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原因。(2)比较A、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C气候成因的是_。请评价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D处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我国典型,试从其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南部日照时数较短,中部、西部较长。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第(2)题,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第(3)题,C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7月份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说明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对农业生产不利,但夏季光照充足,又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与养分的积累。第(4)题,D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其差异的原因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小的角度分析。【答案】 (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甲地主要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2)相同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A地夏半年多雨,B地冬半年多雨。原因: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B地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燥少雨;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3)气温: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水:雨热不同期或夏季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4)表现:D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