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版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课课练.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4240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海版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课课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上海版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课课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上海版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课课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上海版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课课练一、本课训练点: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是我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美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 二、比较后组词吟( ) 境( ) 幸( )铃( ) 镜( ) 辛( ) 悔( ) 移( ) 财( ) 愁( )侮( ) 侈( ) 材( ) 揪(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例:( 宝贵 )的财富 ( )的思想 ( )的天地 ( )的声音 ( )的书籍 ( )的风情四、解释成语并造句囫囵吞枣 五、课文阅读1、读书再读书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读书能使人 、 、 、 。还能 ,读书真让人 。所以,为了明天不致懊悔,我们不能像 一样,而要像 一样多读书,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发生奇迹。2、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诵。3、摘录一句关于读书的格言。4、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写读书的好处还有哪些?读书使我们 。 。六、拓展阅读 一位小朋友染上了很麻烦而且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位小伙伴接触。但有一个小男孩例外,他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这位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的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有好心的邻居阿姨提醒小男孩,小男孩看了看阿姨,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好几年过去了,这位小男孩长成了大男孩,上了高中,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老师发现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爱跟那些大家公认的“坏学生”在一起。这当然不是好兆头!因此,老师善意地劝告他要注意自己“好学生”的形象。但是男孩自有他的主见:如果我真的边“坏”了,也只能证明自己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又怎么怨得了别人呢?“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男孩子说,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1、请选用文中的一个词句作题目。2、文章写了这个小男孩两件事,请简洁地概括出来。(1) ( )(2) ( )3、和“有好心的邻居阿姨提醒小男孩”相照应的句子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4、“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小男孩共说了两次,但两次的意义不一样。 第一次是说( ) 第二次是说( ) 5、人物对于同一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请分别用上一句俗语表示他们的看法。 (1)好心的邻居阿姨、老师: ( ) (2)小男孩自己:( ) 6、“和坏学生在一起玩会让你变坏的”。对于这一观点,你同意吗?请说说理由。( ) 27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一、本课训练点:在句子中填上反义词1、海洋总是( )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从不( )它的奉献。2、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 )的石油、天然气等,而陆地的矿藏由于无节制的开采,正面临着资源的( )问题。二、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纤 细 (xin qin) 散 乱(sn sn) 舍不得(sh sh) 悄无声息(qio qio )打 扰(lo ro) 趴(p b)在桌上 三、比一比,组词。 腻( ) 绞( ) 梁( ) 辫( )贰( ) 铰( ) 粱( ) 辨( )四、据义填词。 1语言行动十分谨慎,不敢疏忽。( ) 2趴在桌上,飞快书写。( ) 3没有声音,没有踪影。( ) 4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五、课文阅读1、按课文内容填空。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有留披肩发的 ,有剃平头的 ,有梳分头的 ,有黑发的 ,有白发的 写出了 2、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 (1)找出句中一组反义词: (2)这句话的妙处是 3、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得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铰了。(1)句中“贪婪”的意思是 ,这个词语写出了姑娘 。(2)“看那神情”,姑娘仿佛在想: 。六、仿照第五节的写法,写一个同学或老师或家人看书时的动作、神情的小镜头。不少于100字。 六、拓展阅读三 个 和 尚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住在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到山下的小河里挑水,自己喝够了,就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虽然都要水,却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起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忙得 ;瘦和尚累得 ;胖和尚喘得 。这场大火很快就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什么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争执( ) 勤快( ) 危急( )2、“争先恐后”的意思是 3、把文中用“ ”画出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4、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文章的“ ”上将句子补充完整。5、填空。(1)第1自然段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和尚 水吃,两个和尚 水吃,三个和尚 。” (2)第1自然段可以分成3层。在层与层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词语是 和 。(3)阅读这篇短文能让人们意识到合作共事时不能 ,必须 。28 斯塔笛的藏书一、本课训练点:修改病句1、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2、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3、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4、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5、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6、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7、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8、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9、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10、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二、 根据意思写词语。1、自己可以从中得到快乐。 ( )2、指不假思索地随口而出。 ( )3、十分破烂的样子。 ( )4、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 )三、填关联词。1斯塔笛( )没有才气,( )没风度,长得又可笑,( )他( )让我心中油然起敬。2斯塔笛没拿一件玩具给我,一次也没笑过,( )我还是很喜欢到他儿去。四、缩句。1父亲为他买了一个胡桃木做的漂亮书橱。 2斯塔笛查看一下书的装订线。 五、课文阅读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积蓄( ) 小心谨慎( )原因( ) 肃然起敬( )2、用改变词序的方法改写下面的句子。1、他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数量不小的一批藏书。 2、父亲为他买了一个胡桃木做的漂亮的书橱。 3、课文第1节从哪些方面写书了斯塔笛十分爱书?(1) (2) (3) 六、拓展阅读两 袖 清 风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h)i)。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于谦装作不懂地说 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 还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 您进京不送礼 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1“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_,“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是:_2本文已用“”分为三段,写出第三段的主要意思。_ _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读画“_”的句子,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_ _5短文歌颂了于谦的什么品质?_ *29 书的性格一、本课训练点: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1、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二、照样子,写词语。 如:伫立 立 立 立 立 三、照样子写词语:斤斤计较 熙熙攘攘 不急不躁 四、根据意思写词:1、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 )2、开卷有得,形容读书有好处。 ( )3、大门面前张起网来捉麻雀。形容十分冷落。 ( )4、用尽自己的一切来帮助别人。 ( )5、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 )6、改变态度,不再坚持过去的成见和主张。 ( )五、扩句。 1藏书搁置书架上。 2书架上有新著。 六、课文阅读1、按课文内容填空。家有藏书若干,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性格。有几本书( ),( ),满肚子都是一些人世间的大道理。阅读这些书之前最好( )。有几本书( ),( ),想和它们打交道,最好是在( )。另一些书( ),( ),我可以( )。以书为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真所谓( )?2、拓展题:仿照课文的介绍方法来为自己喜欢的书做一枚漂亮的“性格书签”。我最喜欢的书是 。他是一本 的书, 七、拓展阅读一千张糖纸 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住。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的种种游戏使外婆更不安宁了笑呀,闹啊四合院的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累呢?我们互相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家累呢?我们从没想过表姑又说:你们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你们为什么不去一些漂亮的糖纸,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向她炫耀过,她有几十张美丽的糖纸可我既不喜欢糖纸,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的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你们各攒够一千张糖纸,我就给你们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我们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表姑的许诺足使我们激动很久那是怎样的一笔财富,那是怎么样的一份快乐 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家也安静如初。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弃在墙角里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候我们会追跟随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糖纸,这样,也只能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嗓子让糖瘊得生疼。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侯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我们把又脏又皱的糖纸带回家,在脸盆里仔细泡干净,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的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说“狗呢,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着你们玩的,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安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 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原来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突然加重了。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仍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不可以欺骗,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我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1、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使表达的意思不变。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_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回答。_3、“表姑”为什么让“我们”攒糖纸?“我们”又为什么攒呢? _ 4、文章开始说累距离“我们”遥远,结尾说“我突然觉得很累”。你怎样理解?_5、“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仍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从这句话看,她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_6、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_ _ 30 古文二则一、课文阅读1、默写并翻译古文二则读书有三到的作者是( ),朝代是( )。 译文: 论语 学而篇的作者是( ), 朝代是( )。 译文: 2、根据所给的词写一段话,要求:意思简洁明了。如果就,因为所以,不正是 3、说写双通道(1)、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读书有三到对你有什么启发? (2)、积累下面有关“学习”的名言,熟读成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拓展阅读背 影我的朋友在灯影下,给我讲了一段吃苦瓜的故事。我们广东人都喜欢吃苦瓜。有一次,我们在朝鲜战场作巡回宣传。回来时,吃到新鲜菜- 一个盘炒苦瓜。吃得真算得意,很快就吃了大半盘。这时候,我们的将军也来到饭厅吃饭,他在那边桌上,大口地边吃边听作战参谋在身旁向他汇报战争的情况。他看到我们这些搞宣传的人们刚刚回来,就热情地过来和我们闲谈。直到有人告诉他,开会的时候到已经到了,他才想起该走了。可是,他还没迈出第一步,又转身回来。望着我们的脸说:“你们吃的苦瓜,( )没有吃完,是不是可以分我一点儿?”这时候我才想起,原来湖南人也喜欢吃苦瓜的。不过我们觉昨,我们剩的未免太少了点儿。如果我们能记得湖南人也是喜欢吃苦瓜的,我们早就分给他了。现在,只乘下一个盘底儿,又是吃剩下的。实在不好意思。( )他满不在乎(h hu),这就使得我们也觉得不该在乎了,索性把剩得不多的苦瓜,连盘子都端了给他。他亲手端过去,连声笑着说:“谢谢!” 这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平直的背脊,轻快的脚步。我心想:他不是别人,他是我们的将军。这个称(chng chn)号和他是多么相称啊!|在灯光下,我跟着他的话音,似乎也看到了一个正直人背影- 这位将军经常走到我们行列的前头,( )我们也经常见到他的背影。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注意画掉。2、把下面的关联词恰当地填入短文的括号中。 但是 所以 如果3、解释句中“又”的意思。(写入括号中)他还没迈出第一步,又转身回来。( ) 现在,只剩下一盘底儿,又是吃剩下的,实在不好意思。( ) 4、文中四处“我”或“我们”分别指谁? 我( ) 我们( )我( ) 我们( )5、一文已分成两段,请写出各段段意。第一段:( )第二段:( ) 6、“这个称号,和他是多么相称啊!”一句的“称号”指( ),“相称”的意思是(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7、读全文,填空这篇短文写了( ),表现了( )的品格。短文表现将军品格的主要方法是( )8、第六自然段中的“背影”与第七自然段的“背影”有什么联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