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315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 (III)一、解答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1(2分)(xx秋宁城县期末)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能源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BCD2(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250和1.01105Pa时,反应 2N2O5(g)=4NO2(g)+O2(g);H=+56.76kJmol1,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变效应3(2分)(xx春抚顺期末)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 C(s)+O2(g)CO(g);H2S(s)+O2(g)SO2(g);H3 S(g)+O2(g)SO2(g);H4H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BCD4(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5(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ABCD强电解质NaClH2SO4CaCO3HNO3弱电解质HF氨水HClOHI非电解质Cl2蔗糖C2H5OHSO2AABBCCDD6(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用蒸馏水湿润过的pH试纸测得某氨基酸溶液的pH等于8,则该氨基酸溶液的pH可能是()A9B8C7D67(2分)(xx安徽模拟)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BCD8(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下列溶液与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200mL0.5mol/LNaCl溶液B100mL1mol/LNa2CO3溶液C100mL0.5mol/LNa3PO4溶液D1L1mol/LNaOH溶液9(2分)(xx秋武汉校级期末)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10(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下列表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COO+H2OCH3COOH+OHBNH4+H2ONH4OH+H+CS2+2H2OH2S+2OHDHCO3+H2OH3O+CO3211(2分)(xx信阳一模)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0的溶液中:K+、Fe2+、Cl、NO312(2分)(xx秋怀化期末)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13(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有一种含氨和氯化铵物质的量相等的混合溶液,其pH为9.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氨水的电离作用大于氯化铵的水解作用B氯化铵的水解作用大于氨水的电离作用C氨水的存在抑制了氯化铵的水解D氯化铵的存在抑制了氨水的电离14(2分)(xx秋宣城期末)将0.1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15(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 molL1,则其溶质可能是()ACH3COOHBH2SO4CNaOHDNa2CO3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1分)16(3分)(xx秋怀化期末)一真空定容的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 PCl5,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一定条件下平衡时PCl5所占的体积百分数为M,若相同条件相同容器中,最初放入2mol PCl5,则平衡时,PCl5的体积百分数为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MNBM=NCMND无法比较17(3分)(xx秋古冶区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D压缩H2与I2(g)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18(3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如图表示温度、压强对下列平衡的影响:N2 (g)+3H2(g)2NH3(g)H0图中y轴表示的意义是()A正反应速率B平衡混合气体中NH3的含量C平衡混合气体中N2的物质的量DH2的转化率19(3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2NO22NO+O2,达到平衡的标志是()相同时间内,氧气的生成速率为n molL1s1,NO2的生成速率为2n molL1s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的NO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ABCD20(3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工业上用CO生产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图10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11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g)后,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O和H2合成CH3OH的反应:H0,S0B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 CO和2mol H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减小C图10中曲线b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情况D图12中曲线可表示在不同压强P1、P2(P1P2)条件下甲醇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21(3分)(xx秋秦安县期末)某酸HX的稀溶液和某碱YOH的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表中判断合理的是()编号HXYOH溶液的体积关系 强酸强碱V(HX)=V(YOH) 强酸强碱V(HX)V(YOH) 强酸弱碱V(HX)=V(YOH) 弱酸强碱V(HX)=V(YOH)ABCD22(3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若A、B都是弱酸,则5a2;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ABCD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9分)23(9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1)在100时,PH=7呈性(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氯化铝溶液呈酸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写电离方程式NaHCO3(5)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4(8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界的新型燃料,在未来可能替代汽油、液化气、煤气等并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CO(g)+2H2(g)CH3OH(g)H1=90.7kJmol1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1)若要增大反应中H2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A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 B加入一定量CO C反应温度降低 D增大容器体积(2)在某温度下,若反应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mol/L,c(H2)=2mol/L,5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4mol/L,c(H2)=a 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mol/L,a=mol/L(3)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25(10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2CO(g)H0,起始通入2molCO,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填“不变”“增大”“减小”)及平衡如何变化(填“正移”“逆移”“不移动”):(1)增加C,平衡,c(CO)(2)减小密闭容器的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c(CO2)(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c(CO2)(4)保持密闭容器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c(CO)(5)恒压通入N2,CO2的百分含量(6)恒压再通入2molCO,CO2的百分含量26(14分)(xx春杭州期中)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称量8.2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填编号字母)上称量(A)小烧杯 (B)洁净纸片 (C)直接放在托盘上(2)滴定时,用0.xx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3)根据你所选择的指示剂,正确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体积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第一次10.000.4020.50第二次10.004.1024.00(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27(8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有pH=12的NaOH溶液100mL如果将其pH降为11,那么:(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1)若用蒸馏水应加入mL(2)若用pH=10的NaOH溶液应加入mL(3)若用pH=2的盐酸溶液应加入mL(4)若用0.01molL1的醋酸应加入的范围是xx湖南省长沙市浏阳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1(2分)(xx秋宁城县期末)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能源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BCD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核能发电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不属于未来新能源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新能源的了解和掌握2(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250和1.01105Pa时,反应 2N2O5(g)=4NO2(g)+O2(g);H=+56.76kJmol1,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变效应考点:焓变和熵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据此解答解答:2N2O5(g)=4NO2(g)+O2(g);H=+56.76kJmol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0,反应能够自发进行,说明HTS0,所以S一定大于0,是熵值增大的反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熵变与焓变对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影响,明确HTS0是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2分)(xx春抚顺期末)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 C(s)+O2(g)CO(g);H2S(s)+O2(g)SO2(g);H3 S(g)+O2(g)SO2(g);H4H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BCD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为放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中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都为放热反应,H0,前者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则H1H2,故错误;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S(s)S(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3H4,故正确;都为放热反应,H0,消耗的氢气越多,则放出的热量越多,则H5H6,故正确;前者为吸热反应,H70,后者为放热反应,H80,则H7H8,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从物质反应的程度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的角度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本题中含有能正确判断反应的吸放热4(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正反应放热,反应热H=E1E2,其中E1和E2为反应的活化能,ABC为中间产物,为过渡态,可认为活化分子,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BC(反应物)ABC(过渡态)AB+C(产物),故A正确;B反应物吸收一定能量成为活化分子,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故B正确;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H=E1E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正反应放热,故C正确;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2E1,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能量变化,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题给信息,答题时注意仔细审题5(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ABCD强电解质NaClH2SO4CaCO3HNO3弱电解质HF氨水HClOHI非电解质Cl2蔗糖C2H5OHSO2AABBCCDD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强电解质是指在水中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和活泼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是指在水中不完全电离,只有部分电离的化合物,主要包括弱酸、弱碱、少部分盐和水;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主要包括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等,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解答:解:ANaCl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所以NaCl是强电解质;HF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所以属于弱电解质;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氯气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H2SO4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所以H2SO4是强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是弱电解质,蔗糖熔融状态和水溶液都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溶于水的CaCO3能完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次氯酸在水中部分电离,所以属于弱电解质;乙醇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都不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DHNO3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所以HNO3是强电解质;碘化氢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属于强电解质;SO2自身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明确电解质的强弱与电离程度有关,与溶解能力大小无关6(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用蒸馏水湿润过的pH试纸测得某氨基酸溶液的pH等于8,则该氨基酸溶液的pH可能是()A9B8C7D6考点: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分析: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溶液pH的测得值为8,说明溶液为碱性溶液,由于碱性溶液稀释后,溶液碱性减弱,测定的pH偏小,所以该氨基酸溶液的实际pH应大于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pH试纸的使用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明确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2分)(xx安徽模拟)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反应COCl2(g)CO(g)+Cl2(g)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恒容通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增加CO的浓度,平衡逆向进行;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加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为保持恒压,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正向进行解答:解:化学反应COCl2(g)CO(g)+Cl2(g)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OCl2转化率增大,故符合;恒容通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OCl2转化率不变,故不符合;增加CO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Cl2转化率减小故不符合;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Cl2转化率增大,故符合;加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COCl2转化率不变,故不符合;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为保持恒压,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正向进行,COCl2转化率增大,故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注意理解通入惰性气体对平衡移动影响,题目难度中等8(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下列溶液与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200mL0.5mol/LNaCl溶液B100mL1mol/LNa2CO3溶液C100mL0.5mol/LNa3PO4溶液D1L1mol/LNaOH溶液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电解质浓度化学式中相应离子数目,与溶液体积无关,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结合选项计算判断解答:解: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0.5mol/L2=1mol/L,A.200mL0.5mol/LNaCl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0.5mol/L1=0.5mol/L,故A不符合;B.100mL1mol/LNa2CO3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2=2mol/L,故B不符合;C.100mL0.5mol/LNa3PO4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0.5mol/L3=1.5mol/L,故C不符合;D.1L1mol/LNaOH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1=1mol/L,故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9(2分)(xx秋武汉校级期末)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可以反应的类型来综合分析解答:解: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未必能说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仍然相等时,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故A错误;B对于气体总体积反应前后不变的可逆反应(如I2+H22HI)来说,无论是否建立平衡,其总物质的量即压强都不会发生变化;对于气体总体积反应前后不等的可逆反应(如2SO2+O22SO3)来说,建立化学平衡状态时,总物质的量要与初始时的总物质的量不等,故压强要改变,故B错误;C当平衡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就说明化学平衡向某个方向(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即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故C正确值得补充的是,当平衡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发生同等程度的变化时,化学平衡未必发生移动,如对于I2+H22HI来说,当增大加强减小体积时,就不会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故C正确;D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当一个可逆反应建立化学平衡状态后,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仍然等于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要能灵活运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来分思考问题,是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考查,要求学习时一定要记住并能深刻理解10(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下列表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COO+H2OCH3COOH+OHBNH4+H2ONH4OH+H+CS2+2H2OH2S+2OHDHCO3+H2OH3O+CO3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醋酸根水解显碱性CH3COO+H2OCH3COOH+OH;B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水解离子反应为NH4+H2ONH3H2O+H+;CS2分步水解;DHCO3水解显碱性,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OH+H2CO3解答:解:A醋酸根水解显碱性CH3COO+H2OCH3COOH+OH,故A正确;B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水解离子反应为NH4+H2ONH3H2O+H+,故B错误;CS2分步水解,S2+H2OHS+OH,故C错误;DHCO3水解显碱性,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OH+H2CO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侧重电离与水解离子反应的考查,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为可逆反应,题目较简单11(2分)(xx信阳一模)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0的溶液中:K+、Fe2+、Cl、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B强碱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Cc(H+)=1013mol/L的溶液呈碱性,存在大量的OH;DpH=0的溶液呈酸性,存在大量的H+解答:解:A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生成Fe(SNC)3而不能共存,故A错误;B强碱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Cc(H+)=1013mol/L的溶液呈碱性,存在大量的OH,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A13+与OH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pH=0的溶液呈酸性,存在大量的H+,Fe2+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常见离子的性质,判断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注意题目的要求12(2分)(xx秋怀化期末)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考点:水的电离分析:依据纯水是呈中性的,一定温度下水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乘积是常数,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大分析解答:解: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促进了水的电离,生成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水的离子积增大,水的离子积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等,所以水仍是中性综上所述,给纯水加热时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呈中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主要考查水的离子积的应用,加热促进水的电离,水的pH大小判断13(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有一种含氨和氯化铵物质的量相等的混合溶液,其pH为9.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氨水的电离作用大于氯化铵的水解作用B氯化铵的水解作用大于氨水的电离作用C氨水的存在抑制了氯化铵的水解D氯化铵的存在抑制了氨水的电离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pH为9.3,说明溶液呈碱性,氨水的电离作用大于氯化铵的水解作用,据此解题解答:解:A溶液呈碱性,氨水的电离作用大于氯化铵的水解作用,故A正确; B溶液呈碱性氯化铵的水解作用大于氨水的电离作用,故B错误;C氯化铵水解生成一水合氨,氨水的存在抑制了氯化铵的水解,故C正确;D氨水电离生成铵根,氯化铵的存在抑制了氨水的电离,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14(2分)(xx秋宣城期末)将0.1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根据醋酸是弱电解质,则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将促进电离,离子的数目增多,但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减小,并利用温度与电离常数的关系确定氢氧根浓度的变化解答:解:A、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则氢氧根浓度增大,故A错误;B、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故B错误;C、醋酸是弱电解质,则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将促进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C错误;D、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根据Kw值不变,所以氢氧根浓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明确温度与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溶液的pH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稀释中溶液体积的变化与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程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2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 molL1,则其溶质可能是()ACH3COOHBH2SO4CNaOHDNa2CO3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分析: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根据水电离程度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 molL1107 molL1,说明该溶质促进水电离,A醋酸属于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电离,所以A不符合,故A不选;B硫酸属于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电离,所以B不符合,故B不选;CNaOH属于碱,在水溶液里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抑制水电离,所以C不符合,故C不选;DNa2CO3属于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促进水电离,所以D符合,故选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明确酸、碱、盐对水电离影响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题目难度不大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1分)16(3分)(xx秋怀化期末)一真空定容的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 PCl5,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一定条件下平衡时PCl5所占的体积百分数为M,若相同条件相同容器中,最初放入2mol PCl5,则平衡时,PCl5的体积百分数为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MNBM=NCMND无法比较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加入2molPCl5所到达的平衡,可以等效为先将体积增大1倍到达的平衡状态,该状态与开始加入1molPCl5是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在将体积压缩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增大压强后化学平衡向气体的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据此进行判断PCl5的体积百分数的变化解答:解:把加入2molPCl5所到达的平衡,可等效为先将容器体积增大1倍到达的平衡状态,该状态与开始加入1molPCl5是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在将体积压缩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增大压强后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PCl5的分解率减小,PCl5所占的体积百分数最大,即:M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元素,正确运用等效平衡是解本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7(3分)(xx秋古冶区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D压缩H2与I2(g)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红棕色NO2加压后,化学平衡为2NO2N2O4,加压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但破坏正向进行,所以颜色先变深后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气和水反应是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平衡逆向进行,减少氯气溶解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使用过量的空气,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进行,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D、压缩H2与I2(g)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化学平衡反应前后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H2+I22HI,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积减小,物质浓度增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18(3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如图表示温度、压强对下列平衡的影响:N2 (g)+3H2(g)2NH3(g)H0图中y轴表示的意义是()A正反应速率B平衡混合气体中NH3的含量C平衡混合气体中N2的物质的量DH2的转化率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分析:由图象可知,相同温度时,压强越大,Y越小;相同压强下,温度越大,Y越大,结合化学平衡的移动来解答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相同温度时,压强越大,Y越小;相同压强下,温度越大,Y越大,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则Y不能为正反应速率,故A不选;B升高温度,氨气的体积分数变小,则Y不能为平衡气体中NH3的含量,故B不选;C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氮气的物质的量减小,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2的物质的量增大,与图象吻合,故C选;D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则Y不能为H2的转化率,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图象,明确图象中Y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9(3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2NO22NO+O2,达到平衡的标志是()相同时间内,氧气的生成速率为n molL1s1,NO2的生成速率为2n molL1s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的NO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ABCD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相同时间内,NO2的生成速率为2 n molL1s1,则氧气的反应速率是nmolL1s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且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不变解答:解:相同时间内,NO2的生成速率为2 n molL1s1,则氧气的反应速率是nmolL1s1,根据已知条件知,氧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且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不变,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前后计量数大小的关系20(3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工业上用CO生产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图10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11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g)后,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O和H2合成CH3OH的反应:H0,S0B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 CO和2mol H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减小C图10中曲线b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情况D图12中曲线可表示在不同压强P1、P2(P1P2)条件下甲醇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图示题分析: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小于0,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气体体积减小则熵减;B再充入1molCO和2molH2,体积不变,则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但不影响平衡移动;D根据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H0,S0,故A错误;B再充入1molCO和2molH2,体积不变,则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会增大,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需要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途径,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放出的能量不变,故C正确;D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甲醇的含量减少,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乙醇的含量增大,故D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能量变化,学生应根据图象来分析解决问题,图象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3分)(xx秋秦安县期末)某酸HX的稀溶液和某碱YOH的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表中判断合理的是()编号HXYOH溶液的体积关系 强酸强碱V(HX)=V(YOH) 强酸强碱V(HX)V(YOH) 强酸弱碱V(HX)=V(YOH) 弱酸强碱V(HX)=V(YOH)ABCD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等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混合,如碱体积大,碱过量,溶液呈碱性;等浓度、等体积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混合,反应后溶液呈酸性;等浓度、等体积的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混合,反应后溶液呈碱性解答:解: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n(H+)=n(OH),完全反应后,溶液pH=7,故错误;等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混合,如碱体积大,碱过量,n(H+)n(OH),溶液呈碱性,pH7,故正确;等浓度、等体积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混合,反应后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水解呈酸性,pH7,故错误;等浓度、等体积的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混合,反应后强碱弱酸盐,溶液水解成碱性,pH7,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以及反应后对应盐溶液的水解22(3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若A、B都是弱酸,则5a2;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ABCD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A的变化大,则A的酸性比B的酸性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对于一元强酸来说c(酸)=c(H+),但对于一元弱酸,c(酸)c(H+),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若a=5,A完全电离,则A是强酸,B的pH变化小,则B为弱酸,故正确;若A和B都是弱酸,加水稀释时促进弱酸电离,所以溶液中pH为5a2,故正确;由图可知,B的pH小,c(H+)大,则B酸的酸性强,故错误;因A、B酸的强弱不同,一元强酸来说c(酸)=c(H+),对于一元弱酸,c(酸)c(H+),则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酸的稀释及图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强酸在稀释时pH变化程度大及酸的浓度与氢离子的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9分)23(9分)(xx秋浏阳市校级期中)(1)在100时,PH=7呈碱性(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32+H2OHCO3+OH(3)氯化铝溶液呈酸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l3+3H3OAl(OH)3+3H+(4)写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Na+HCO3(5)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241.8kJ/mol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水的电离分析:(1)依据溶液中离子积常数可知,常温下Kw=1014,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中性溶液pH7(2)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呈碱性;(3)氯化铝为强酸弱碱盐,铝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4)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5)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写出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常温下Kw=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