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216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 西学东渐 随堂检测1魏源认为“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这说明他()A主张革故鼎新B提倡师夷长技C强调中体西用D否定礼乐制度解析:选A。“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意思为最早的“五帝”和“三王”都没有遵循一定的规矩或制度,反映了魏源借古讽今,抒发对保守派遵循祖制的不满,因此其主张为革故鼎新,故A项正确;题不能反映出“师夷长技”,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观点,故C项错误;题干中不能反映否定礼乐制度,故D项错误。2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选A。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试图利用西方技术来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与材料“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相一致,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与材料信息“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不一致,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斗争的延续,呼吁打倒孔家店,希望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与材料信息“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不符,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材料信息“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不符,故D项错误。3“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材料中“臣”的主张是()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实行君主专制C实行君主立宪制D实行民主共和制解析:选C。据材料中“臣”可知有君,据“立宪”可知材料中所涉及的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故C项正确;材料已涉及制度层面变革,故A、B项错误;材料中有君主,故D项错误。4“激烈的改革派都是急进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们仍然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不致危亡。”(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激烈的改革派”的思想主张是()A师夷长技B中体西用C维新变法D民主共和解析:选C。“师夷长技”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他们只学习西方技术,未要求改革,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他们学习西方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也没有要求改革制度,故B项错误;维新派要求变法,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反对暴力推翻清政府,与材料“改革派”“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的信息一致,故C项正确;“民主共和”是革命派的主张,其要求采取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与材料“改革派”“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的信息不一致,故D项错误。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人对于中国所处地位“变局”的发现,在19世纪后半期成为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议论中的一项重要前提。这些人的共同认识,以为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在中国历史上将产生一个前所未见的创新机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这一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表现是什么?解析:第(1)问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中后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出现;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归纳西方冲击的表现即可。答案:(1)原因: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全面危机。(2)表现:政治领域:领土和主权大量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领域: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和资本输出市场。文化领域:西方思想不断传入,冲击传统价值观念。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清末钱宝琼在中国数学史中介绍了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他们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和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b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B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C封建落后的社会心理D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解析:选C。理解题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用天干地支代替abc和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这不是科学对待西学的做法,因此不能说明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而是说明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思想落后,故C项正确,A项错误;明清之际就已出现西学东渐的现象,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反映士大夫阶层对待西方科学的一些错误做法,不是强调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故D项错误。21853年,宁波知府毕永绍为美国华盛顿纪念塔赠送石碑,碑文摘自原福建巡抚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华盛顿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清政府认为毕永绍献媚夷首,遂将毕永绍罢免。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清朝抛弃了天朝上国心态B徐继畲、毕永绍卖国献媚C徐继畲与魏源同属“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D徐继畲具有民主革命思想解析:选C。材料中体现不出“清朝抛弃了天朝上国心态”,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徐继畲一定程度上了解美国政治制度,不是卖国献媚,B项错误;徐继畲的瀛环志略介绍美国政治状况,属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C项正确;徐继畲属于地主阶级思想家,不具有民主革命思想,D项错误。3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1883年,又说:“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B中体西用君主立宪C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王韬前期属于洋务派,其主张侧重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是后期侧重于制度学习,演变成早期维新派。所以答案选B项。4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日益壮大B西学已经成为当时国人的共同追求C新式学堂和学会创办人多为洋务派D以“中学为体”为旗号有利于西学传播解析:选D。据材料知其所述现象是当时打着“中体西用”的旗号宣传西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壮大,并不意味着必然要打“中体西用”的旗号,故A项错误;西学当时并未成为国人的共同追求,故B项错误。联系所学知识知新式学堂创办者多为维新派,故C项错误;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保守势力强大,以“中学为体”为旗号有利于减小阻力,便于西学传播,故D项正确。5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开始”的具体表现是()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B维新派政治改良潮流的兴起C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解析:选B。结合史实可知洋务运动出现于甲午战争之前,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结合材料可知是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民族觉醒,维新变法出现于甲午战后,是近代思想解放潮流,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发生在甲午战后,但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与“觉醒开始”不符,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与题干的时间甲午战后不符,D项错误。6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解析:选C。材料表明利用孔子变法,并没有说导致尊孔复古,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着眼于变革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说明是借助孔子思想进行变法,有利于维新思想传播,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利用儒家思想,并不是动摇封建思想统治,故D项错误。7中国近代某著作有如下内容:有学者认为该著作“完全推翻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旧偶像形象,而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该著作的作者应为()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解析:选C。魏源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材料中孔子改制没有关系,A项错误;李鸿章属于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错误;从“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可见其把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借助孔子权威宣扬托古改制,符合康有为的思想特点,C项正确;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主张打倒孔家店,对孔子进行深刻的批判,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8梁启超说:“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这表明梁启超的认识是()A民权是国家主权的基础B统治者应是民权的代表C民权保障是爱国的前提D国民自治决定国家兴亡解析:选C。梁启超认为国家是由国民组成的,国家政治由国民治理,民权兴亡关系到国家主权的兴亡,统治者如果压制民权,就是自弃其身,因此得出结论:爱国要有兴民权的保障,故C项正确;材料中梁启超主要阐释“兴民权”与“爱国”的关系,故A、D项错误;民权由国民行使,统治者不是民权的代表,故B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西学中源”说认为:西方的某些事物源出中国,中国学习这些事物乃是恢复旧物,不是学习西方。19世纪6090年代,此种说法最为盛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诗皆言君主,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辟四门以开议院。康有为孔子改制考(1898年)材料二彼欲广孔教之范围也,于是取近世之新学新理以缘附之,曰某某者孔子所已知也,某某者孔子所曾言也。故吾最恶乎舞文贱儒,动以西学缘附中学者,以其名为开新,实则保守,煽思想界之奴性而滋益之也。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材料三孔子改制考着重宣传孔子“托古改制”思想,康有为把孔子尊为“托古改制”的教主,把“六经”说成是孔子“托古改制”范本。这样康有为用以证明自己的变法主张,不但没有违背孔子的遗教,而且是孔子改革思想的真正继承者。经过康有为的装扮,孔子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以此来抵制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维新的阻挠和压力。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1)结合孔子的政治理想,分析材料一中康有为的看法是否得当。(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是如何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3)综合以上材料,评价“西学中源”说。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辟四门以开议院”并结合所学孔子的政治思想通过对比分析回答。(2)根据所学,结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宣传维新思想、推动戊戌变法等史实回答。(3)从西学传播、谬说流传等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回答。答案:(1)看法:不得当。分析:孔子提出仁、礼、中庸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或恢复周礼的权威,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而康有为却将孔子(在五经中)并未涉及的西方民主、议院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附会到孔子身上。(2)概述: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或提出具体改革措施);1898年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子名义提出变法要求;在维新变法期间,全力策划新政。(3)评价:“西学中源”说认为中国学习西方的某些事物乃是恢复旧物,不是学习西方,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和压力,有利于西学的传播;但“西学中源”说难免以西学附会中学,导致谬说流传,反倒不利于思想界接受真正的西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