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理注息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复数,则( )A B C D2. 已知向量,若,则实数的值等于( )A B0 C1 D23. 若,则与的夹角为( )A B C D4.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若,则公差等于( )A1 B C2 D3 5. 已知数列中,(),则的值等于( )A3 B C D6.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数列的前项和( )A B C D7. 在等比数列中,首项,且成等差数列, 若数列的前项之积为,则的值为( )A B C D8. 一个等差数列的项数为,若,且,则该数列的公差是( )A.3 B.-3 C.-2 D.-19. 在中,为边上的高,为的中点,若,则的值为( )A. B. C. D.10. 在中,点满足,则( )A2 B3 C D611. 设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12.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其导函数为,且,不等式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数列的前项的和,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14. 已知数列中,则的通项公式 15. 若等差数列满足,则当 时,的前项和最大.16. 已知向量满足,所成的角为,则当,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所对的边分别为 向量,函数 在处取得最大值(1)当时,求函数的值域;(2)若的面积等于,求的值18. (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点在直线上,(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19. (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从6名学生会干部(其中男生4人,女生2人)中选3人参加青年联合会志愿者.(1)设所选3人中女生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在男生甲被选中的情况下,求女生乙也被选中的概率.20.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中, 底面, , 为线段上一点且.(1)证明: 平面;(2)若, ,求二面角的正弦值21. (本小题满分12分)对于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区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在上是单调函数;当的定义域为时,值域也是,则称区间是函数的“区间”对于函数(1)若,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存在“区间”,求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1)求的长;(2)若点的极坐标为,求中点到的距离.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1)证明:;(2)若,求的取值范围海南中学xx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科数学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112:BDCCAB DBADDD二、填空题13 14 15 16三、解答题17(本小题12分)在中,所对的边分别为 ,函数 在处取得最大值(1)当时,求函数的值域;(2)若的面积等于,求的值解:(1) 因为函数在处取得最大值,所以,得所以因为,所以,则函数值域为 (2) 由(1)知,所以由可得,又由余弦定理得,所以18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点在直线上,()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求数列的前项和。解:()由可得,两式相减得又 ,所以故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由点在直线上,所以则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因为,所以则, 两式相减得: 19某校从6名学生会干部(其中男生4人,女生2人)中选3人参加青年联合会志愿者。(1)设所选3人中女生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在男生甲被选中的情况下,求女生乙也被选中的概率。解:(1)由题意得可能取值为0,1,2;, , .的分布列为:012P.(2)解:设事件A:男生甲被选中;事件B:女生乙被选中。则由题意可得; , 故在男生甲被选中的情况下,女生乙也被选中的概率为.20如图,四棱锥中, 底面, , 为上一点(1)证明: 平面;若, ,求二面角的正弦值解:证明:(1)在上取点,使,则, ,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 ,所以 ,所以又,所以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 (或者在上取点,先证是平行四边形,再由线线平行得线面平行也可)(2)是正三角形,建立以为坐标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由得令则,则 同理得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则二面角的正弦值21对于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区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在上是单调函数;当的定义域为时,值域也是,则称区间是函数的“区间”对于函数(1)若,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存在“区间”,求的取值范围解:(1)时,则,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2),列表如下0减增极大值减设函数存在“区间”是(i)当时,由上表可知,两式相减得,即,所以,代入,得,欲使此关于的方程组在时有解,需使与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在是减函数,在是增函数,且,所以此时满足存在“区间”的的取值范围是(ii)当时,由上表可知,即,设,当时,为增函数,当时,为减函数,欲使此关于的方程有两解,需使与在有两个交点,所以有,解得所以此时满足存在“区间”的的取值范围是(iii)当时,由上表可知,两式相减得,此式不可能成立,所以此时不存在“区间”综上所述,函数存在“区间”的的取值范围是2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1)求的长;(2)若点的极坐标为,求中点到的距离.解:(1)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将代入曲线,得: ,设点、点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2)点对应的直角坐标为在直线上, 中点对应的参数为,所以点坐标为,点到点的距离为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1)证明:;(2)若,求的取值范围解:()证明:()解: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