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286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这说明 ( )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哲学为人们照亮前进的方向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BC D2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下列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无其器,则无其道 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3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就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州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干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4下表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世界观及其行为表现调查表。图表内容表明( ) A只要是具有一定世界观的健全的人都具有哲学思想 B哲学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正确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C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D在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影响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52013年11月14日即11月的第大概三个星期四是第十二个“世界哲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表明( )A哲学源于社会生活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只能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6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显现。下列观点在世界观上与此相一致的是 ( )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D人是万物的尺度1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上述材料说明 ( ) A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B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C哲学既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又属于经济和社会范畴 D哲学是一定社会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12十八大新修改的党章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 ( ) A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当代中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3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14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 ( )A是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正确概括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1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 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 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 B C D16从哲学上看,右面漫画启示我们( ) A珍惜水资源就是珍惜生命 B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C汉字书写具有艺术性 D水是世界的本原17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第十二届全运会比赛场馆 中共十八大全会通过的决议 哈大高速铁路 科学发展观 A B C D182013年8月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汉堡”在英国伦敦问世。这个汉堡的“牛肉饼”是荷兰研究人员用牛的干细胞培育而成的。这一事例说明( ) 人们是可以创造物质的 人们是可以改变物质具体形态的 这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这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A B C D19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事实说明( )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C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20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 A都否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 B都肯定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都肯定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都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性21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丢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 )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 ) 表明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 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A B C D23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自然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要改造自然必须先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B C D24由于在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人类“走出非洲”说曾一度占了上风。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非洲发现的那些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 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7明代诗人钱宰的拟古一诗中云: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C世界上事物的运动都是循环往复的 D世界上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无章可循的28xx年春天,我国云南发生了重大旱灾。许多地区韵春耕无法进行,一些村庄甚至直接受到人畜饮水威胁。在干旱灾害面前,尽管人们动员和组织了一切力量抗旱救灾,但是旱灾结果还是非常严重。这说明( )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D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29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这种智慧的哲学依据是( )A人类能使客观规律主观化B人类能认识和改造规律C人类能使自然规律社会化D人类对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把握30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第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32(12分)xx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新中国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 材料一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正在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材料二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上述四大理论成果与时代课题之间的关系。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贵州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实地考察生态建设和保护情况时强调,要处理好生态建设和林业效益相结合、天然林保护与农民生活的关系问题,国家和各级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要不断健全,补偿规模还要加大。总的来讲,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这个关系处理好。 (1)我们为什么要处理好生态建设和林业效益相结合、天然林保护与农民生活的关系问题?(2)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高二政治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答案15BCCDD610ACBCA1115DABBC1620BBCBA2125CCADD2630ABB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