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市统测模拟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235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市统测模拟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市统测模拟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市统测模拟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市统测模拟考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5.0分,共150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按K、L、M、N层的顺序,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依次增多B 原子核外的电子按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先后排在不同的电子层C 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18个电子D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2.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 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FClBrIB 单质的沸点:F2Cl2Br2I2C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F2Cl2Br2I2D 氢卤酸的酸性:HFHClHBrHI3.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 MgCl2B HBrC N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将溴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B 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反应混合即可制得硝基苯C 由苯制取溴苯和硝基苯其反应原理相同D 溴苯和硝基苯与水分层,溴苯在下层,硝基苯在上层5.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B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C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D 在化学变化中很难得到7个电子6.对于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都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和0.08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X和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7.实现下列变化的有机反应的类型,不正确的是()A CH3CH3CH3CH2Cl取代反应B CH2=CH2CH2BrCH2Br加成反应C CH2=CH2CH3CH2OH取代反应D CHCHCHBr=CHBr加成反应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烷烃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B 烷烃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C 烷烃分子中可能含有离子键D 烷烃分子中的化学键都为共价单键9.在下列元素中,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A 氟B 氯C 溴D 碘10.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三大基本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油脂(如植物油)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制得人造脂肪植物油和动物油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不会存在于切细胞中所有蛋白质均可通过颜色反应来鉴别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A B C D 11.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这是因为()A 古建筑的腐蚀是可逆过程,在前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而近几十年来腐蚀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由于近几十年来大量使用矿石燃料,造成酸雨,加速了古建筑的腐蚀C 由于近几十年来参观的人数急剧增多,加速了古建筑的磨损D 由于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加剧,加速了古建筑的风化12.下列有关Tl和Tl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l和Tl质子数相同BTl和Tl互为同素异形体CTl和Tl互为同位素DTl和Tl是两种核素13.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B 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C 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D 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14.已知甲烷在不同条件下有两种热分解反应:CH4(g)C(s)2H2(g);2CH4(g)C2H2(g)3H2(g)。现将两份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甲烷分别通入两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按式和式热解,待完全反应后,恢复至标准状况,则两容器中气体体积关系正确的是()A 和相等B 小于C 大于D 无法判断15.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又知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现查知PP键能为198 kJmol1、PO键能为360 kJmol1、O=O键能为498 kJmol1。若生成1 mol P4O6,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A 吸收1 638 kJ能量B 放出1 638 kJ能量C 吸收126 kJ能量D 放出126 kJ能量16.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B 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C 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 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 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反应生成氯化铁C 利用溴单质的氧化性可以把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D 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以避免污染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原子的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是硅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1.5倍的元素是硼C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1/3的元素是氧D 1价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元素是氟19.下列有关“绿色化学”及“绿色食品”的描述均正确的组合是()“绿色化学”是指绝对无污染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是指依靠绿色植物来完成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是没有或尽可能少污染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是人们理想中的化学过程,无法实现治理工业“三废”属于“绿色化学”范畴合理施用农药属于“绿色化学”加强环境监测属于“绿色化学”过程开发利用氢能源属于“绿色化学”富含叶绿素的食品属于“绿色食品”新鲜的蔬菜属于“绿色食品”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属于“绿色食品”贴有“绿色”防伪标志的食品属于“绿色食品”A B C D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B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C 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振荡,若没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D 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程度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出现蓝色说明没有水解21.块状大理石与过量的3 molL1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入氯化钠固体改用6 molL1盐酸改用粉末状大理石适当升高温度A B C D 22.下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电池内部含有电解质B 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C 电池用完后可埋入土壤D 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23.已知: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白磷转化为红磷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B 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 红磷和白磷的结构相同D 红磷容易发生自然而白磷则不会自然24.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 最难失电子的碱金属原子是锂原子,最易得电子的卤素原子是氟原子C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 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25.热水瓶胆镀银常用的还原剂是()A 福尔马林B 银氨溶液C 葡萄糖D 乙酸26.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碱性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C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 2e=Mn2O3(s)2OH(aq)D 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 e,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27.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 AB BC CD D28.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为电子层。电子层模型被称为洋葱式结构,如图所示:根据电子层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B 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C 排在K、L、M层上的电子的能量依次增大D 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29.在我国的南海、东海海底已发现天然气的水合物,它易燃烧,外形似冰,被称为“可燃冰”。“可燃冰”的开采,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 可燃冰的形成说明甲烷易溶于水C 常温常压下可燃冰极易挥发D 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30.化学变化一定存在:状态和颜色的变化发光放热生成新物质气体的放出能量的变化()A B C D 二、双选题(共0小题,每小题5.0分,共0分) 分卷II三、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31.甲烷是最简单的烃类有机物。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溶于水,实验室收集甲烷常用的方法是_。(2)自然界中主要成分是甲烷的物质有_、_、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等,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_。(3)甲烷的用途:一是用作化工原料,二是用作_。天然气和沼气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是因为_。32.下表中的A、B、C、D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四个区域:(1)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2)短周期甲元素的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甲的原子序数是_。(3)短周期乙元素的原子核外第三层电子数与第一层电子数相等,则乙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周期第_族。(4)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33.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_。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经实验测得邻二溴苯仅有一种结构在溴化铁的作用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因化学变化使溴水褪色经实验测得对二溴苯仅有一种结构34.对于三种气态烃甲烷、乙烷、乙烯,请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三种烃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_。(2)等质量的三种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3)等质量的三种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生成水最多的是_。(4)在120 、1.01105Pa条件下,与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烃是_。四、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 35.如图1是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铝热反应(铝过量)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他观察到的现象之一为“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图1图2(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为检验铝热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请填写下表:(3)探究铝热反应后固体的性质:将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残余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活泼金属可把稀HNO3)还原为NH4NO3)。在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滴加4 molL1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的关系如图2所示:1写出DE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B与A的差值为_。36.聚乳酸(PLA)是一种无毒性、可再生、可分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塑料,PLA早期在医学上使用,作手术缝合线及骨钉等,现在则已较广泛应用于一些常见的物品,如:包装袋、纺织纤维,PLA由植物中萃取出的淀粉(玉米、甜菜、小麦、甘薯等)或用纤维素(玉米秸秆、麦秆、甘蔗渣等木质的农业废弃物)经过下列过程制造而成: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乳酸聚乳酸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为_。(2)已知1 mol葡萄糖2 mol乳酸,转化过程中无其他反应物、生成物,则乳酸的分子式为_。(3)某研究性小组为了研究乳酸(无色液体,与水混溶)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取1.8 g乳酸与过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mL(气体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另取1.8 g乳酸与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mL(气体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由实验数据推知乳酸分子含有_(填官能团名称),从以上条件推知乳酸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五、推断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 37.某含氧有机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其余为氧。(1)X的分子式是_。(2)X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则X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3)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了Y,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为_。(4)X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若184 g X和120 g Z反应生成132 g W,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中X的转化率为_。3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3)、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_。(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aMnO2bFeCl3cNa2SO3dKMnO4六、计算题(共0小题,每小题18.0分,共0分) 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按K、L、M、N层的顺序,最多容纳的电子数(2n2)为2、8、18、32;原子核外的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先后排在不同的电子最多,即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再排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稀有气体元素中,氦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其它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2.【答案】D【解析】卤族元素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氢卤酸的酸性增强。3.【答案】D【解析】MgCl2中只含有离子键;HBr、N2中只含有共价键;K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4.【答案】C【解析】苯的溴化反应的条件为与液溴在铁作催化剂下,不需要加热;苯的硝化反应与硝酸、浓硫酸需要水浴加热;二者均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溴苯和硝基苯与水分层,密度都比水大,都在下层。5.【答案】B【解析】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除锂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外,其余碱金属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都为8;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极易失去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6.【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X(g)3Y(g)2Z(g)起始浓度/molL1c1c2c3平衡浓度/molL10.1 0.3 0.08化学方程式中X和Y计量数之比为13,反应中X和Y消耗的浓度必然为13,而平衡时X和Y浓度之比仍为13,所以X和Y的起始浓度c1c213;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即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反应物X和Y的起始浓度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13,即反应中X和Y浓度按13消耗,X和Y的转化率相等;运用极限法,假设Z完全转化为反应物,c1的极限值为0.14 molL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7.【答案】C【解析】在光照的条件下,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氯乙烷;乙烯与卤素单质(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选项D中的乙炔(CHCH)在反应中,碳碳三键有一个键断裂,两端的碳原子分别结合溴原子,发生的是加成反应。8.【答案】C【解析】烷烃为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有离子键,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部是共价单键;烷烃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共价键CH键,不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甲烷)。9.【答案】A【解析】氟原子半径最小,得电子能力最强,与氢气反应最剧烈,生成的氢化物最稳定。10.【答案】C【解析】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制得人造脂肪;2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3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5因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才能发生颜色反应;葡萄糖和蔗糖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同,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等;因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11.【答案】B【解析】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环境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加,形成酸雨,导致古建筑受到严重的腐蚀。古建筑的腐蚀不是可逆过程;由于近几十年来大量使用矿石燃料,造成酸雨,酸雨与碳酸钙反应,加速了古建筑的腐蚀;参观的人数急剧增多,加速的古建筑的磨损不错,不会造成古建筑的腐蚀;温室效应加剧,使地球温度升高,但不会腐蚀古建筑。12.【答案】B【解析】Tl和Tl为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即不同的核素(不可能是同素异形体),它们的质子数相同(都是81),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13.【答案】B【解析】糖类不一定都具有甜味(如纤维素);人体内不存在能使纤维素发生水解的纤维素酶。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但结构、性质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不属于同系物。葡萄糖和蔗糖分子式不同,结构、性质也不同,二者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属于同系物。14.【答案】A【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注意中碳为固体的特征。反应生成物碳为固体,所以反应后的气体体积为反应前的2倍,反应的生成物全为气体,反应后的气体体积也为反应前的2倍,也就是两个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比都是12,等体积的甲烷发生反应和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体积相等。15.【答案】B【解析】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6 mol198 kJmol13 mol498 kJmol12 682 kJ,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12 mol360 kJmol14 320 kJ,该反应放出的能量4 320 kJ2 682 kJ 1 638 kJ。16.【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知短周期元素中a的M层有1个电子,则a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1,则a是钠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b核外电子排布是2、4,则b为碳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则c为硫元素;c、d的原子处于同一同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则d是氯元素。17.【答案】A【解析】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常将变价金属(如铁等)氧化生成高价态的金属卤化物(如氯化铁等);溴单质的氧化性比碘强,溴单质可将碘离子氧化生成单质碘;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18.【答案】D【解析】选项A中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电子时,L层则排满8个电子, M层有4个电子,该元素为硅元素;选项B中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数大于次外层电子数,次外层只能为K层有2个电子,最外层为L层有3个电子,该元素为硼元素;选项C中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数大于次外层电子数,次外层只能为K层有2个电子,最外层为L层有6个电子,该元素为氧元素;选项D中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111,该元素为钠元素。19.【答案】A【解析】是对绿色化学的叙述。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强调最理想的原料经济性原则和污染物的零排放。所以中的“绝对无污染”、中的“依靠绿色植物”、中的“无法实现”、中的“治理三废”、中的“合理施用农药”、中的“加强环境监测”等内容都是错误的或不属于绿色化学范畴,、正确。是对绿色食品的描述,只有正确。20.【答案】D【解析】皮肤中的蛋白质能与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而显黄色;蔗糖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应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否则实验容易失败;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其产物都易溶于水。若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振荡,若没有油滴浮在液面上,则说明无油脂剩余,即完全水解;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故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出现蓝色,只能说明水解液中仍有淀粉,至于是淀粉未水解还是已经部分水解,无法确定。21.【答案】B【解析】增大盐酸(氢离子)的浓度、升高温度、使用粉末状碳酸钙等,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加入氯化钠固体,盐酸(氢离子)的浓度无变化,对其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22.【答案】C【解析】在锌锰干电池中,活泼金属锌为负极,石墨碳棒为正极,内部的电解质是氯化铵。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不能反复充电放电。通常干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能造成环境污染,废旧电池要分类回收。23.【答案】A【解析】白磷转化为红磷放出热量,说明白磷的能量高于红磷的能量,红磷比白磷更稳定;白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红磷则不能发生自燃,二者的性质不同,其结构也不同。24.【答案】D【解析】非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所以氯单质与水反应比溴单质与水反应更剧烈。25.【答案】C【解析】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反应温和,反应易于控制,工业上常用该反应进行热水瓶胆镀银,反应中葡萄糖作还原剂,银氨溶液作氧化剂;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也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是甲醛有毒、易挥发,且反应不易控制,不示意适宜热水瓶胆镀银;乙酸不能发生银镜反应。26.【答案】B【解析】由锌锰碱性电池的总反应式可知,锌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为负极;二氧化锰的化合价降低,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碱性锌锰电池的总反应式与负极反应式Zn2e2OH=Zn(OH)2相减,可得其正极反应式。27.【答案】C【解析】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28.【答案】B【解析】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29.【答案】B【解析】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与水形成的水合物。常温常压下,可燃冰极易变为甲烷气体,是一种很好的清洁能源。30.【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物质改变状态(如液态水结冰)、改变颜色(如霓虹灯的颜色变化)、发光放热(如白炽灯)、放出气体(如液氨挥发)等可能是物理变化。31.【答案】(1)小难排水集气法(2)天然气沼气中西部地区及海底(3)燃料高效低耗、污染小【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甲烷的物理性质、存在与用途。32.【答案】(1)B(2)13(3)三A(4)【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的副族和第族统称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在室温下,能被冷的浓硫酸或空气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的短周期元素单质为金属铝。原子核外第三层电子数与第一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为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33.【答案】【解析】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邻二溴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34.【答案】(1)CH4(2)CH4(3)C2H4CH4(4) CH4、C2H4【解析】等质量的气体,摩尔质量越小的,其物质的量越大,在相同条件下所占的体积越大。等质量的烃CxHy耗氧气量由决定,越大耗氧气越多,生成的水越多,生成二氧化碳越少。温度高于100 时,烃CxHy反应前后气体的变化量VV后V前1,y4时,V0,体积不变。35.【答案】(1)2AlFe2O3Al2O32Fe(2)(3)NH4OH=NH3H2O0.008【解析】(1)铝粉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故答案为2AlFe2O3Al2O32Fe;(2)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NaOH溶液中,若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铝,否则没有铝;检验氧化铁,可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硫酸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样品中含有Fe2O3,反之,则不含Fe2O3,故答案为(3)OC发生HOH=H2O;CD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沉淀,D与E一段沉淀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为NH4NO3和NaO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E与F之间沉淀的量减少,为Al(OH)3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其反应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EF段的n(NaOH)4 molL12103L0.008 mol,Al(OH)3NaOH=NaAlO22H2O1 mol 1 mol0.008 mol 0.008 molAl(OH)3的量是0.008 mol,所以Al3也是0.008 mol。所以B与A差值为0.008 mol。36.【答案】(1)(C6H12O5)nnH2OnC5H12O6(2)C3H6O3(3)羟基、羧基CH3CH(OH)COOH、CH2(OH)CH2COOH【解析】(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化学方程式:(C6H10O6)nnH2OnC6H12O6。(2)1 mol葡萄糖2 mol乳酸,转化过程中无其他反应物、生成物,1 mol葡萄糖(C6H12O6)含6 mol C,12 mol H,6 mol O,转化为2 mol乳酸,所以1 mol乳酸中含3 mol C,6 mol H,3 mol O,则乳酸的分子式为C3H6O3。(3)1.8 g乳酸的物质的量n0.02 mol,取1.8 g乳酸与过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mL(气体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说明乳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n0.02 mol,说明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另取1.8 g乳酸与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mL(气体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0.02 mol,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0.02 mol乳酸含有0.02 mol羧基,与金属钠反应生成0.01 mol氢气,则乳酸分子中另一个官能团是醇羟基,0.02 mol乳酸含有0.02 mol醇羟基,与金属钠反应也生成0.01 mol氢气,乳酸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OH)COOH、CH2(OH)CH2COOH。37.【答案】(1)C2H6O(2)羟基(3)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4)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37.5%【解析】X是乙醇,Z是乙酸,W是乙酸乙酯,生成1.5 mol乙酸乙酯,参加反应的X为1.5 mol,X的转化率为37.5%。38.【答案】(1)NaAlO(2)HNO3H2CO3H2SiO3(3)Na或Na(4)ab【解析】本题以周期表为题材,考查原子半径比较、酸性强弱、电子式、离子方程式以及盐类水解等知识。(1)位于同一周期,且排在的前面,原子半径较大,而在上一周期,比、少一个电子层,故半径最小。(2)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位于同一周期,且在后,非金属性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3)四种元素分别为氢、氧、钠和氯,离子键显然必须是钠盐,极性共价键则应有两种非金属组成。(4)液态H2O2可以在MnO2、FeCl3等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