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02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变化最新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219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02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变化最新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02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变化最新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02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变化最新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2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变化1【2019届哈尔滨市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淀粉、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均属于纯净物B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 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D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答案】D2【2019届攀枝花市十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常见现象与胶体无关的是()A 清晨在密林中看到一缕缕的光束B 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使蛋白质等聚沉,制成可口的豆腐C 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微粒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D FeCl3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D【解析】A空气中有尘埃,是胶体; B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C胶体吸附带电微粒发生电泳现象;D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详解】A空气中有尘埃,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选项A正确; B豆浆是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选项B正确;C胶体吸附带电微粒发生电泳现象,利用电泳的原理可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选项C正确;D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无关,选项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要求学生熟记教材中提到的胶体的例子,是对基础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3【2019届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 127I和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C 硫酸铜、二氧化硫都是电解质 D 盐酸、王水都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A.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判断有无新物质的产生,据此分析;B.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据此分析;C.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化合物称为电解质,据此分析;D.一般情况下,溶液均为混合物,以此解答。【详解】A、利用液态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汽化、液化而分离物质,所以分馏为物理变化,而干馏是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127I和131I二者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其导电的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C错误;D、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王水是由硝酸和盐酸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正确选项D。【点睛】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属于纯净物,均属于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物质常见的有: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常见的有: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氢化物(氨气)、绝大部分有机物等;据以上规律进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分。4【2019届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A 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B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C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 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要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5【2019届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B 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C 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D 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答案】A 6下列解释与胶体无关的是( )A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 豆制品厂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 水泥厂用先进的电除尘技术除去空气中的粉尘D 洪灾发生地的农民用明矾净化河水作为生活用水【答案】A【解析】A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不涉及胶体性质,A符合题意;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聚沉形成的凝胶,涉及胶体性质,B不符合题意;C水泥厂用先进的电除尘技术除去空气中的粉尘,利用的是电泳现象,涉及胶体性质,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选A。【点睛】本题重点考查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布朗运动:胶体中胶粒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电泳现象: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在分散剂里向阳极或阴极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凝聚:胶体中胶粒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结合成直径大于 的颗粒而沉淀或沉积下来的过程。如在胶本中加入适当的物质(电解质), 胶体中胶粒相互聚集成沉淀。7【2019届临沂市十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放回到原试剂瓶中B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C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重新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 将饱和FeC1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制得氢氧化铁胶体【答案】A【解析】A、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放回到原试剂瓶中,故A正确;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导致加入蒸馏水体积偏小,因此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故B错误;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重新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所加蒸馏水体积偏大,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D、将饱和FeC1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8【2019届临沂市十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也能制造出新的元素B 明矾水解时产生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C 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 河流入海口处会形成三角洲,其原理与卤水点豆腐相似【答案】D 9【2019届合肥市高三上学期调研性检测】下列有关原子、分子或物质所对应的表示式正确的是( )A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B 氯化钠电子式: C 水分子结构式: D 乙炔分子比例模型: 【答案】C【解析】分析: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B、离子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C、结构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D、球棍模型是一种空间填充模型,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间分布。详解: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总数都是17,所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选项A错误;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选项B错误;C、水分子结构式为: ,选项C正确;D、乙炔分子球棍模型为: ,选项D错误。答案选C。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 氮气的电子式:NN B CO2分子的结构式:OCOC 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 钙离子的电子式:Ca2+【答案】A 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B 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H22+SO42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2D 铝离子结构示意图:【答案】D【解析】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其质量数是17+2037,可表示为,A错误;B. 硫酸是二元强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B错误;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 2,C错误;D. 铝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正确。答案选D。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B 的分子式为:C8H8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答案】B 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Cl4分子的球棍模型 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D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答案】C【解析】A项,图中所示的是甲烷的比例模型,其球棍模型是,故A项错误;B项,乙烯的结构简式中单键可以省略,但不可省略双键,所以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2=CH2,故B项错误;C项,硝基苯中,硝基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C、N之间形成共价键,故C项正确;D项,电子式中F原子最外层应有8个电子,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为高频考点,涉及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球棍模型等,把握化学用语的区别及规范应用为解答的关键。14【2019届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10种物质水 空气 铁 二氧化碳 硫酸 Ca(OH)2NaOH溶液 盐酸溶液 NaHSO4 CaCO3:(1)属于混合物的是_(2)属于氧化物的是_(3)属于酸的是_(4)属于碱的是_(5)属于盐的是_(以上空格填物质的序号)【答案】 15【2019届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三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其原因是_。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原因是_。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_,原因是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丁达尔效应 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Fe(OH)33H=Fe3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