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IV).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941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IV)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注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C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D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C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D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评价。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武技 清 蒲松龄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叉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成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B.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C.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D.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5、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B.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 幸先以我名告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B.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C.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D.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译文:_(2) 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译文:_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东莱王学士无竞唐 陈子昂宝剑千金买,生平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送交亲。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8、诗歌第五、六句是本诗的佳句,试分析这两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4分)9、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中心,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三、(24分)寻找救命药 草帽韩雪薇是个女强人,在青城市经营着一家很大的房地产公司,身价过亿。她工作虽忙,但常常抽时间去看望母亲,对母亲极为孝顺。这天,是母亲的八十大寿。韩雪薇在饭店摆下八桌寿宴,为母亲祝寿。谁知,寿宴还没散场,老寿星就蹲在洗手间起不来了。韩雪薇赶快把母亲送进了医院。院长亲自诊断后开了药,但母亲在用药后依然腹泻不止,并且流了很多血。韩雪薇着急地问院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院长尴尬地说:“我也不清楚,我们已经做过详细检查了,病人只是很普通的胃肠道出血,可现在连最昂贵的进口药都试过了,依然毫不奏效。”韩雪薇一听,更加心急如焚,她立即打电话,邀请北京的肠胃道专家前来会诊,谁知,他们得出的结果截然不同,还说假如多少天内,再找不到适合的药,恐怕病人就朝不保夕了。这下,韩雪薇彻底傻眼了。当晚,韩雪薇伏在母亲的病床前,不停地抹眼泪。这时,母亲突然抓住她的手,虚弱地说:“孩子,我想起来了,以前你姥姥也曾因为胃肠道出血住院。当时,医生给她用了一种药就好了。”母亲想了半天说:“叫什么安神止血栓剂?”韩雪薇立刻问院长,医院有没有这种药,院长在药房的电脑上查了半天,也没找到。没办法,韩雪薇打电话,发动所有的朋友同事一起找安神止血栓剂,可还是一无所获。不过,一个医生朋友告知韩雪薇一条线索,这种叫安神止血栓剂的药十分便宜,每支才卖一块五毛。很多医院见没有利润空间,纷纭将它拒之门外。一年前,那家药厂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只好关门大吉。听到这儿,韩雪薇突然灵光一闪:既然这种药十分便宜,城里没有,那么农村会不会有呢?现在时间紧迫,只能就近寻找了。韩雪薇立即在网上发了求药帖。网上的热心人还真多,两天后,就有个网友给韩雪薇发来了好消息:在青城市郊的柳树村唐九婆家,有一盒安神止血栓剂。韩雪薇闻讯立刻驾车,沿着曲折不平的山道朝柳树村赶去。经由两三个小时的颠簸后,韩雪薇终于到达了偏远的柳树村,找到了唐九婆的家。韩雪薇敲了敲门,轻轻走进了屋子。昏暗的房子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正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床边,一个长辫子的姑娘正在给她喂粥。长辫子姑娘见有人进来,问道:“你找谁?”韩雪薇走到床前,恳切地说:“大妹子,我是从青城来的,想找唐九婆”话音未落,唐九婆就沉下脸说:“你走吧,这里不欢送城里人!”韩雪薇吃了一惊,连忙说明了来意,央求道:“大娘,我没什么恶意!刚才,我已经问过村医生了,最后一盒安神止血栓剂开给您了,这个药厂也停产了。请您说个价吧,多少钱才肯让给我?”唐九婆“哼”了一声,说:“这倒奇怪了?凭什么要我把药让给你?难道,你们城里人的命比我们乡下人值钱吗?”韩雪薇慌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母亲用其他药都不行。要不,我用最昂贵的进口药跟您换?”说着,就从包里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进口药。唐九婆冷笑一声:“你有这么好的药,自己干吗不用?这是最便宜的药,专救我们穷人的命,你还是去别的地方找药吧。”说罢,扭头对长辫子姑娘说,“杏花,让她出去。”韩雪薇本想再求求杏花,但见杏花也摇了摇头,只好尴尬地说:“大娘、大妹子,那我回去了!”临出门,她把手里的药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可走到门口时,唐九婆突然叫住了她:“闺女,回来!”韩雪薇不解地回过头,这时,杏花走过来拉着她进屋坐下,而后叹了口气,说:“大姐,真不好心思,刚才我娘不是故意的。前些天,我到城里给娘买补品,有个药店老板极力推举一对三千块的野山参。谁知,那是一对烂参,我娘吃后肠胃病更重了。后来,我找药店老板评理,他却死活不认账,还叫人把我轰了出去。回家后,我哭了一天一夜。那三千块,是我三年种麦子的收入啊!”那一刻,韩雪薇终于明白,为什么唐九婆母女这样怨恨城里人了。这时,唐九婆也叹了口气,说:“闺女,这药我给你了!”回到青城医院,医生试着给韩雪薇的母亲用了药,果然,病情很快稳定了。专家解释说,这很可能是遗传病,而安神止血栓剂刚好是克星。见母亲转危为安,韩雪薇终于露出了笑容。第二天,韩雪薇带着一位专家,回到了柳树村。在专家的医治下,唐九婆的病很快痊愈了。半个月后,韩雪薇再次来到了唐九婆的家里。她从包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感激地说:“大娘,这是给您的酬劳,请您一定要收下。”唐九婆瞪了她一眼:“闺女,你这是干啥?那天,我看你有孝心,这才把药给了你,难道钱能买到孝心吗?”韩雪薇的脸红了:“那行,赶明儿我还你药。”唐九婆愣住了:“那药厂不是已经停产了吗?”韩雪薇笑着说:“我刚刚成了他们的新股东,药厂很快就能恢回生产了!放心吧,安神止血栓剂还是只卖一块五毛钱。而且,将来我会开发更多的廉价药,为老百姓造福”11.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1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两处画线部分。(6分)(1)唐九婆“哼”了一声,说:“这倒奇怪了?凭什么要我把药让给你?难道,你们城里人的命比我们乡下人值钱吗?”(3分)(2)回家后,我哭了一天一夜。那三千块,是我三年种麦子的收入啊!(3分)13.韩雪薇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14.有人认为小说中韩雪薇入股药厂,使其恢复生产这一情节是文章的败笔,有刻意拔高之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卷(表达题 共84分)四、(24分)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酒馔(zun) 撮合(cu) 东皋(o) 安然无恙(yng)B、尴尬(gi) 丧事(sng) 熹微(x) 逸兴遄飞(chun)C、庇佑(p) 角隅(y) 田畴(chu) 命途多舛(chun)D、木讷(n) 悲悯(mn) 睢园(su) 碎琼乱玉(qing)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渲染 笼照 钟明鼎食 走投无路 B、迤逦 俨然 鱼舟唱晚 战战兢兢C、辖制 流憩 青云之志 高山流水 D、僻好 惆怅 完尔一笑 萍水相逢17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团队精心打造的吉尼斯中国之夜专题节目,将于今年国庆期间开始在央视综合频道联播七天。B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我市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C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D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18下列各项中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这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中国电影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连续五年排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预测名单榜首,却年年与该奖无缘,可以堪称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悲壮的入围者”。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9. 下面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6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 “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20. “我不在现场,但我在微博。”“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工具,使很多欢庆活动变得温情、时尚。适逢母校十年校庆,校友们纷纷以“微征文”的形式发来祝贺。请你在微博里,写一段与母校有关的逸闻趣事、记忆、印象或创意祝福。要求语言通畅,格调高雅,最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6分)五、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书本上曾经正确的知识,随着时代改变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变迁,也许已不再正确,更何况书本上某些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6、A点拨:B项说本文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不正确。C项“愤而择日告辞而去”不正确,应为“数日后辞去”。 D项尼僧“争强好胜”不符文意。7、(1)李超从此凭武艺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5分)(2)李超起初不肯说,尼姑再三(坚持)询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5分)8、比喻。“孤松”比喻坚贞的君子,“众木”比喻趋势的小人。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王学士眼前虽然不得志,但相信他和孤松一样,是能经得起风霜的考验的。(从其他角度:对比、对仗、象征,言之成理也可)(4分)9、本诗以赠剑寄意,既有对被赠者的遭遇感到不平,又有对他表示了无穷的期望。最后两句揭示中心:勉励对方要及时努力,不要消沉,不要虚度壮盛的年华。(4分)10、(略)(6分)11、(1)内容上,介绍了韩雪薇的身份,指出她有经济实力,且对母亲十分孝顺;(2)结构上,为下文寻找救命药和让停产的药厂恢复生产作了铺垫。(4分)12、(1)这句话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唐九婆因为受过城里人的欺骗而对城里人的怨恨。(3分)(2)这句话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揭示了杏花被骗之后的痛苦,写出了农民挣钱的艰难。(3分)13、(1)房地产老板,身价过亿的女强人。(2)对母亲极为孝顺,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探望母亲。(3)头脑灵活,足智多谋。为找安神止血栓剂,多种渠道寻找,最终通过网络获得了线索。(4)待人真诚,胸怀宽广,被唐九婆赶仍把进口药留了下来。(5)知恩图报,同情弱者,带专家到村里给唐九婆看病,并入股药厂,重新生产安神止血栓剂。(任意答出三点即可)(6分)14、观点一:同意这种观点。唐九婆之所以将药让给韩雪薇,是因为被其孝心打动了,文章的主题体现在孝道方面,让韩雪薇入股药厂,使其恢复生产这一情节是文章的败笔,破坏了人物的真实性,有刻意拔高之嫌。观点二:不同意这种观点。韩雪薇入股药厂,使其恢复生产是商人的善举,“将来我会开发更多的廉价药,为老百姓造福”是她回报社会的体现。(8分)15、D (A、酒馔(zhun)东皋(go) B、尴尬(g)丧事(sng) C、庇佑(b)16、C (A、照罩 明鸣 B、鱼渔 D、僻癖 完莞)17、D (A、联播:若干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同时播送或转播(同一节目)。B、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C、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异常的情况,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平静地对待。 18、B (A、两面与一面不照应,应去掉“能否”。C、成分赘余,“可以”与“堪”语义重复,应删去“可以”。 D、宾语中心词残缺,句末加上“制度”,与“建立”搭配。)19、平民参与(草根公益) 积少成多 利他性 寓善于乐(6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的要求是提取关键词,答题时要对语段进行切分,本段共4个句子,提出4个关键词,第一句是“微公益”产生的背景和简单解释,主要词语是“草根公益”,第二句是特征关键词是“积少成多”,第三句是关注对象及特征,关键词是“利它性“,第四句是参与方式,关键词语是“寓善于乐”。20、(示例)难忘安静教室里泛舟书海的愉悦,难忘幽静小径上畅谈人生的温馨,难忘宽阔跑道上释放活力的精彩。梦想在这里萌芽生长,青春于斯扬帆起航。亲爱的母校,十周岁生日快乐!(6分)五、21、(立意探索)所给作文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很明确,很清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一些传统的、被认为正确无疑的观点和信条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社会需要一些新思想、新方法、新观念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书本中和生活中的真理可以永远相信吗?应该怎样看待生活中所谓“真理”?这是所给作文材料想要我们思考的问题。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立意:没有永远的真理;我们要有怀疑精神,敢于质疑一切真理;等等。附:参考译文 李超,字魁吾,家住淄川县的最西边,他性情豪爽,好施舍他人。一天,偶尔有个和尚托着钵盂到他家化缘,李超让和尚饱餐了一顿。和尚很感激,便说:“我是少林寺僧人,有点武艺在身,愿意教给你。”李超非常高兴,请和尚住在家里的客房里,供给丰盛的伙食,天天跟和尚学武。学了三个月,李超已觉得得心应手,不禁洋洋自得起来。和尚问他:“你感到行了吗?”李超回答说:“行了!师傅的武艺,我已都学到手了!”和尚听了,笑着让他练练看。李超便脱下外衣,往手上吐了口唾沫,飞拳踢腿地练了起来。只见他一会儿像跳跃的猴子,一会几像掠过的飞鸟;练完了,很骄傲地站在那儿。和尚笑笑说:“可以了。你既然已全部学到了我的武功,就让我们来比划比划,分个高低。”李超欣然同意。二人拿好架势,便你一拳我一脚地打在了一起。李超时时想找和尚的弱点攻击。和尚忽然飞起一脚,李超还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已仰面朝天,跌在了一丈开外。和尚拍手说:“你并没学到我的全部功夫啊!”李超既惭愧,又沮丧,跪伏在地,请师傅指教。和尚又教了他几天,才告辞离去。李超从此后以武艺高强闻名,走遍南北,很少碰上对手。一次,李超偶然有事来到历下,见一个少年尼姑正在摆场练武,四周挤满了围观的人。尼姑练了一会,对众人说:“我一人在这里翻来复去地练,也太冷清了。有哪位行家,请不妨下场来玩玩!”一连招呼了三遍,大家面面相觑,始终没一个下场的。李超在一边看了,手不禁痒痒起来。一时心盛,便下场了。尼姑笑了笑,合掌行礼,两人便打在了一起。才一交手,尼姑忽叫停下,说:“这是少林派的拳法。”问李超;“你师傅是谁?”李超起初不肯说,尼姑再三询问,李超只得把和尚师傅说了出来。尼姑拱手说:“憨和尚是你师傅吗?既然这样,我们不必较量了,我甘拜下风!”李超再三要求和她比试,尼姑坚决不肯。众人在一边怂恿二人,尼姑才说:“你既然是憨和尚老师的弟子,那我们都是一路上的人,不妨玩玩。但点到为是,你我明白就行了。”李超答应下,心里却轻视尼姑生得文弱;加上他年轻气盛,好胜心强,一心要打败尼姑,以博得个不败的名声。于是,两人重新打在了一起。刚一会儿,尼姑忽然住手不打了。李超不解地询问缘故,尼姑只是笑着,也不说话。李超以为她胆怯了,非要和她比到底不可,尼姑才又动手。一会儿,李超飞起一脚向尼姑踢去;尼姑并拢五指,手掌像利刃一样,往下轻削李超的小腿。李超只觉膝盖下一阵巨痛,像被刀斧砍中了一般,一下子摔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尼姑笑着谢罪说:“太冒犯您了,请不要见怪!”李超被人背了回去,养了一个多月才好。过了一年多,师傅来看他,李超便向师傅讲述了这件往事。和尚听了大惊说:“你也太鲁莽了!惹她干什么!幸亏你先把我的名字告诉了她,不然,你的腿早就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