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892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I)(本试卷共5页,2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命题:罗洪钦 xx.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和答题纸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巨害也。”慨言此论的先秦思想流派对传统文化的最大贡献应是A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B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C. 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D. 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2.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4.有学者认为;”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和“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相反而又相成,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导致“尊君”和“民本”传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B.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5“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6.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7.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8“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9.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0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他认为民生主义A.与中共的最高纲领一致 B.与中共的目标求同存异C.与中共的目标完全不同 D.与农民的平均思想一致11.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12.毛泽东提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3.邓小平在1979年曾经说过:“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他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 A.计划经济不再是主要经济模式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主要目标C.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D.南方谈话中的一些思想观点早已提出14.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15.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下列情境在电影中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科教兴国”的标语D.特写:热烈庆祝原子弹爆炸成功16.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推行“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推行扫盲教育17.“(人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的服饰,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1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完成了一个漫长的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到顶点,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在中世纪得到恢复和吸收。”“古代思想”主要是指 A.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 B.中世纪神学思想C.中国的儒家思想 D.新教的人文主义精神19“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是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下列言论与该墓志铭最为接近的是 A“信徒皆为祭司”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慧”C“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D“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智慧”20.根据1791年国民会议制定的宪法,国王路易十六称为“法兰西人民的国王”(King of theFrench),而不再称为“法兰西国王”(King of French)。此改变彰显的政治理念 A.民族主义 B.君主立宪 C.主权在民 D.平等主义21. 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B.本茨研制的汽车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D.贝尔发明的电话22.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这主要反映了浪漫主义者A. 本身带有浓重的封建残余 B. 对人文主义运动的反思C. 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D. 与民族民主潮流的相悖23.在艺术创作中将物象扭曲失真,甚至将物象肢解为各个不同的部分,且不按照其天然形态组合。这一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实主义24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降E大调,作于1804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充分说明A.社会启蒙和革命历程决定了音乐的创作B.贝多芬对拿破仑的态度发生变化C.贝多芬反抗专制和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D.自由的创作环境推动音乐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25题26分,第26题26分,共52分)25.(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 九国志郑璠传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斛至一千斛,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槽或六槽,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瞑时,惟凭针盘而行。南宋梦梁录(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具体史实?(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科技成就传到欧洲产生的影响?(4分)材料二 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后来又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1905年爱因斯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又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中,建立了广义相对论。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物质波论,认为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物理学取得的成就?(2分)并归纳分析人类对时空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4分)材料三 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恒不变。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3)据材料三概括生物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演变产生的影响。(4分)材料四 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4) 从信息传播角度看,互联网这一媒介和报刊、电视相比有何特点?(4分)概括指出材料四所述的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不得照抄原文)(4分)26(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已”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2分)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思想家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观点的相同立场。(2分)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6分)材料四 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自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提倡“全盘西化”的观点。今天的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今天中国对西方了解”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8分)中山纪中珠海一中xx届高二期末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5CDBCD 610DCCDB 1115BADCA 1620CAAAC 2124CC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26分,第26题26分,共52分)25.(26分)(1)史实: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2分,仼答一点给1分,只答“火药”或“指南针”不给分)影响: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以及用坚船利炮征服世界创造条件;(2分)指南针传播到欧洲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2分)(2)成就:经典力学(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2分)表现:一方面打破狭隘经验的时空观(否定绝对时空观);(2分)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2分)(3)演变:经历了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的演变。(2分)演变影响:沉重打击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4分,仼答一点给2分, 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 特点:拥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信息传播更及时,速度更快;具有互动性,不易受到控制。(4分,仼答一点给2分) 积极作用:增进了人们的交往;更加便利地、广泛地获取知识;激发人们自主平等和独立创新意识。(4分,仼答一点给2分)26(26分)(1)相同点:关注人,以人为本;(2分)不同点:中国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1分)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1分)影响:中国趋向专制统治;(1分)西方促进民主政治。(1分)(2)不同观点:伏尔泰等尊崇中国文化,认为儒学符合道德和理性;(2分)孟德斯鸠等批判中国文化,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2分)相同立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2分)(3)物质层面:兴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2分)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2分) (4)因素:全球化趋势增强;西方思想进一步传播;改革开放政策;人们思想解放。(4分,答对一点给1分)认识:应吸收外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2分)应保持文化民族性,弘扬中国文化。(2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