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考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0890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N 14 S 32 Cr 5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溶液中的SO32-水解C将饱和FeC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备Fe(OH胶体,利用的是盐类水解原理D配制FeC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抑制F水解 2.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A小苏打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N+CO32-B 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3OAl(OH+3C钢铁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Fe-2eFD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g)+(g)2O(l) H= -571.6kJ/mol3. 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CCOH)已成为现实:2C(g)+6(g) CCOH(g)+3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C充入大量C气体可提高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COH和O,可提高C和的利用率4. 反应4N(g)+5(g) 4NO(g)+6O(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后,N减少0.12mol,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 v(N)=0.002mol(Ls) B v(O)=0.002mol/(Ls) C v(NO)=0.0015mol/(Ls) Dv()=0.00125mol/(Ls)A用图甲所示装置准确称得2.21g NaOH固体B用图乙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溶液5. 某校学生配置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下列有关操作和说法正确的是()6.室温下,已知:CuS5O(s)C(aq)+SO42-(aq)+5O(l),0;CuS(s)C(aq)+SO42-(aq),0;CuS5O(s)CuS(s)+5O(l),热效应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0D.7. 反应2X(g)+Y(s) Z(g)+R(g)H0,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时改变下列某一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符合曲线的是()减少Z物质 使用催化剂 减少压强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A B C D 8.已知C-C催化重整反应为:C(g)+C(g)2CO(g)+2(g)H=+247kJmo,则有利于提高C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A 高温低压B 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9.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s)+2B(g) C(g)+D(g) 已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密度 B的物质的量浓度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v(C)与v(D)的比值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C、D的分子数之比为1:1。 ABCD10. 一定条件下,NC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32-+O HCO3-+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 增大B 通入C,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减小C加入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pH减小D 升高温度,增大11. 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1mol/LB溶液中c()+c()=0.1 mol/LC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A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的c(O)均增大D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12. 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 1mol/L甲酸溶液的pH约为2B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10mL 1 mol/L甲酸恰好与10 mL 1 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1 mol/L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1 mol/L硫酸溶液的弱13. 反应CaO(s)+O(l)Ca(OH(s)在298.15K下是自发的。其逆反应在高温下变为自发进行的反应,那么可以判定在298.15K时正反应的H,S变化情况是() A H0,S0 B H0,S0C H0,S0D H0,S014.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c(CCO)c(N)c()c(O)B浓度为0.1 mol的碳酸氢钠溶液:c(N)+c()=c(HCO3-)+c(O)C浓度为0.1 mol的(NC溶液:c(NH4+)=2c(CO32-)+2c(HCO3-)+2c(C)D浓度均为0.1 mol的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c(O)=c()+c(CCOOH)15. 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溶度积常数()等常数是表示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B(HCN)(CCOOH)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的强C当温度升高时,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均变大D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BaS沉淀,则 (BaS)(BaC)16. 已知(AgCl)=1.81,(AgI)=1.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B含有浓度均为0.001 molC、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稀溶液,首先析出AgI沉淀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D溶液中同时存在AgCl,AgI的溶解平衡时,c(C)/c()是一个定值17. 50mL0.50mol盐酸与50mL0.55 molNaOH 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的温度是3次B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大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H-57.3 kJmo18. 室温时,往20mL 0.1mol的HM酸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的ROH碱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R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M)=(ROH)BRM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V(ROH)20mL时,溶液中c()c()DV(ROH)20mL时,随着V(ROH)增大,HM的电离程度减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2分,共46分。)19. (10分)实验室中可用盐酸滴定的方法测定NC或NaHC的含量测定NC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NC完全转化为NaHC;测定NaHC时,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时NaHC完全转化为C逸出。(1)写出NC完全转化为NaHC的离子方程式_。(2)某天然碱的化学式为xNCNaHC2O,为了测定其组成,取0.3320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加入几滴酚酞,用0.1000mol的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消耗盐酸20.00mL;再向已变无色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甲基橙,继续用该盐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又消耗盐酸30.00mL实验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_。该天然碱化学式中x=_。(3)若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杂质碳,通过测量样品与过量盐酸溶液反应所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广口瓶中的试剂X可以选用_。 A苯 B酒精 C植物油 DCC广口瓶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实验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将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0. (14分)(1)pH=13的CCOONa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_11(填“”“=”或“”)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pH相等的NaOH溶液与CCOONa溶液,分别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CCOONa溶液的pH_NaOH溶液的pH(填“”“=”或“”);(2)pH相等时,NCl(NSNHS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填序号);(3)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c(NH4+)=c(C),则混合后溶液呈_性,盐酸的体积_氨水的体积(填“”“=”或“”);(4)NaHS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N+SO42-,该溶液中c()= c(O)+_。 21. (10分)重铬酸钠(NC2O)俗称红矾钠,在工业方面有广泛用途我国目前主要是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还含有A、MgO、Si等杂质)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主反应:4FeOC+8NC+7 8NCr+2F+8C副反应:Si+NCNSi+C、A+NC2NaAl+C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沉淀物Al(OHFe(OHMg(OHCr(OH完全沉淀时溶液pH4.73.711.25.6试回答下列问题:(1)“”中反应是在回转窑中进行,反应时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2)“”中调节pH至4.7,目的是_。(3)“”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 转化为Cr2O72-,请写出该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4)称取重铬酸钠试样2.500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mL 2molS和足量碘化钠(铬的还原产物为C),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mL水,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用0.1200molN标准溶液滴定(+22O32-=2+4O62-)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若实验中共用去N标准溶液40.00ml,所得产品的中重铬酸钠的纯度(设整个过程中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_。 22. (12分)(1)在一定条件下,将1.00mol(g)与3.00mol(g)混合于一个10.0L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g)的平衡浓度如图所示其中温度为时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0%当温度由变化到时,平衡常数关系_(填“”,“”或“=”),焓变H_0。(填“”或“”)该反应在温度下5.00min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2)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2(g)+6O(l)=4N(g)+3(g),此反应的S_0(填“”或“”)。若已知:(g)+3(g)=2N(g) H=a kJ/mol 2(g)+(g)=2O(l) H=b kJ/mol 2(g)+6O(l)=4N(g)+3(g)的H=_(用含a、b的式子表示)。宾阳中学高二年级xx秋学期期考化学科试题答案1. 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1.【答案】:B 【解析】:A.明矾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利用胶体具有大的表面积,有吸附作用 分析; BpH由4.68变为4.28,主要是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 C三价铁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水解是吸热过程,升温促进水解; D配制FeCl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的盐酸,氢离子的浓度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抑制 Fe 3+的水解。 2.【答案】:A 【解析】:A碳酸为二元弱酸,碳酸氢钠在溶液中的阴离子为HCO3 -; BAl 3+水解,溶液呈酸性; C钢铁腐蚀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过程为放热反应。 3. 【答案】:B 【解析】:根据催化剂、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并注意吸热 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 4.【答案】:D 【解析】:先根据= c/ t = n /V t 计算出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再利用同一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对各选项进行判断。5.【答案】:C 【解析】:A托盘天平只能读到0.1g; B图乙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C挤压橡胶管中的玻璃球赶出气体; DNaOH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合性的硅酸钠,图中为酸式滴定管。6. 【答案】:D 【解析】: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CuSO4 5H2O(s)=Cu 2+ (aq)+SO4 2-(aq)+5H2O(l),H10; 硫酸铜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CuSO4(s)=Cu 2+(aq)+SO4 2- (aq),H20; 已知CuSO4 5H2O(s)=CuSO4(s)+5H2O(l),H3,根据盖斯定律确定各焓变之间的关系,以此解答该题。 7. 【答案】:D 【解析】: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由图可知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根据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条件来解答。 8. 【答案】:A 【解析】:为气体体积增大、吸热的反应,则减小压强、升高温度均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CH4平衡转化率,以此来解答。 9. 【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若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发生变化,则不能说明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10. 【答案】:D 【解析】:A、溶液稀释,促进盐的水解,但水解平衡常数Kh不变; B、通入CO2会消耗OH -; C、加入NaOH固体,会导致c(OH -)增大; D、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右移,据此分析c(CO3 2-)和c(HCO3 -)的变化。 11. 【答案】:C 【解析】:A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 c (OH - )/ c (H + ) =110 -8,c(H +)c(OH -)=10 - 14,则该溶液中c(OH -)=10 -11mol/L,该溶液中c(H +)= 10 -14/ 10 -11 mol/L=10 -3 mol/L0.1mol/L,则HA 是弱酸; 酸抑制水电离,水电离出的c(H +)等于溶液中c(OH -); 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HA)+c(A -)=0.1mol/L,存在电荷守恒c(H +)=c(A -) +c(OH -); C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A,导致溶液中c(A -)增大而抑制HA电离;加水稀释促进HA电离, 但是HA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溶液中c(H +)减小; D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NaA,其水溶液呈碱性。 12. 【答案】:A 【解析】:要证明甲酸为弱电解质,只要证明甲酸部分电离即可,可以根据其一定浓度溶液的pH 值或其钠盐溶液pH判断,据此分析解答。 13. 【答案】:B 【解析】:由物质的聚集状态可知反应CaO(s)+H2O(l) Ca(OH)2(s)的S0,在298.15K下能自发进行,应满足HTS0,以此解答该题。 14.【答案】:A 【解析】:ApH=2的醋酸浓度大于pH=12的NaOH溶液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后醋酸有剩余导致溶液呈酸性,则c(H +)c(OH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所以c(CH3COO -)c(Na +),但是醋酸电离程度较小; 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C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判断; D二者等体积混合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醋酸钠,溶液呈存在质子守恒,根据质子守恒判断。 15.【答案】:C 【解析】:A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B二者都是一元酸,浓度相同时,电离常数越小,说明电离程度越小,氢离子浓度越小; C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电离; D溶解度越小越先沉淀,二者结构相似,溶解度越小,溶度积就越小。 16. 【答案】:A 【解析】:AKsp(AgI)较小,AgCl可转化为AgI; BKsp小的先生成沉淀; C沉淀向Ksp小的方向进行; D溶液中同时存在AgCl,AgI的溶解平衡时, c (Cl - ) /c (I - ) = Ksp(AgCl) /Ksp(AgI) 。 17. 【答案】:B 【解析】:A中和反应之前,分别记录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温度,中和反应开始后,记录下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即最终温度,所以每一组要记录3次温度,而我们实验时至少要做3组,所以至少要记录9次温度; B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 C弱电解质电离吸热; D铜导热性强,易导致热量散失,测定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 18. 【答案】:A 【解析】:A.逐滴滴入0.1molL -1的ROH碱溶液20mL时pH=7,说明溶液呈中性,二者电离程度相等; B、MR为弱酸弱碱盐; C、V(ROH)20mL时,碱过量,溶液呈碱性,由电荷守恒可知c(R +)c(M-); D、V(ROH)20 mL时,随着V(ROH)增大,HM的浓度减小。 19.(每空2分,共10分)(1)CO3 2-+H +=HCO3 - ; (2)玻璃棒、酸式滴定管 2 ; (3)AC 不变【解答】解(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CO3 2-+H +=HCO3 -、 HCO3 -+H +=CO2+H2O, 故答案为:CO3 2-+H +=HCO3 -; (2) 溶解样品还需要玻璃棒玻璃棒;滴定是还需要酸式滴定管盛放盐酸, 故答案为:玻璃棒、酸式滴定管; 两次消耗的盐酸分别是20ml和30ml,方程式分别是CO3 2-+H +=HCO3 -、HCO3 -+H +=CO2 +H2O,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样品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所以x=2,故答案为:2; (3)广口瓶中的试剂X作用是封住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必须比水的密度小,还不能溶于水,选项中满足的有A、C,故选AC; 广口瓶的液体没有装满,不会影响测定的结果,故答案为:不变。20.(每空2分,共14分)(2)=; (3)中; (4)c(SO42-) 【解答】:解:(1)加水稀释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 1/ 100 , 所以pH11,水解方程式为CH3COO -+H2O CH 3COOH+OH -,升高温度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所以CH3COONa溶液的pHNaOH溶液的pH, 故答案为:;加水稀释使平衡CH3COO -+H2OCH 3COOH+OH -右移; (2)相同pH的(NH4)2SO4与NH4Cl溶液中,都是强酸弱碱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判断二者 NH4 +浓度相等,由于NH4HSO4电离时产生H +使溶液呈酸性,NH4 +的水解被抑制,因此NH4HSO4 中NH4 +的浓度小于(NH4)2SO4, 故答案为:=; (3)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c(NH4 +)=c(Cl -),根据电荷守恒得 c(H +)=c(OH -),溶液呈中性,氯化铵溶液呈酸性,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的体积氨水的体积,故答案为:中; (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c(H +)=c(OH -)+2c(SO42-),存在物料守恒c(Na +) =c(SO42-),所以c(H +)=c(OH -)+c(SO4 2-), 故答案为:c(SO42-) 21.(每空2分,共10分)(1)使反应物接触更充分, 加快反应速率;(2)除去溶液中的AlO2 -、SiO3 2-;(3)2CrO4 2-+2H + Cr2O7 2-+H2O;(4)当滴加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不变色; 83.84% 【解答】:解:(1)固体反应物在搅拌时可充分接触而反应,故答案为:使反应物接触更充分, 加快反应速率; (2)氧化铁不溶于水,铬铁矿经煅烧、水浸之后除去生成的氧化铁,副反应中生成Na2SiO3、 NaAlO2等杂质,调节pH至4.7,可生成H2SiO3、Al(OH)3沉淀过滤除去, 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的AlO2 -、SiO3 2-; (3)CrO4 2-转化为Cr2O7 2-,CrO4 2-在酸性条件下与H +反应生成Cr2O7 2-,该反应为可逆反 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4 2-+2H + Cr2O7 2-+H2O,故答案为:2CrO4 2-+2H + Cr2O7 2-+H2O; (4)溶液中有碘,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碘与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终点时,蓝色褪去, 故答案为:当滴加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不变色; 根据反应的关系式计算: Cr2O7 2-3I26S2O3 2- 1mol 6mol n 0.1200molL -10.04L n=0.0008mol,则2.5000g重铬酸钠试样中含有的重铬酸钠的质量为 100.0008mol262g/moL=2.096g, 所得产品的中重铬酸钠的纯度= 2.096 2.500 100%=83.84% 故答案为:83.84% 22.(每空2分,共12分)(1);8.0010 -3mol/(Lmin);18.3L 2 /mol 2;(2);(2a-3b)kJ/mol; 【解答】:解:(1)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NH3的浓度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平衡常数KAKB,温度越高,K值越小,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答案为:; 令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 N2(g)+3H2(g)=2NH 3(g) 开始(mol):1 3 0 变化(mol):n 3n 2n 平衡(mol):1-n 3-3n 2n 所以 2n (1-n)mo l+(3-3n)mo l+2nmo l 100%=25%,解得n=0.4,这段时间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4mo l10L 5.00min =8.0010 -3mol/(Lmin), 故答案为:8.0010 -3mol/(Lmin);18.3L 2 /mol 2; (2)2N2(g)+6H2O(l)=4NH3(g)+3O2(g),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熵增,因为N2(g) +3H2(g)=2NH3(g)H=a kJ/mol;2H2(g)+O2(g)=2H2O(l)H=b 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目标反应为2-3,所以H=(2a-3b)kJ/mol,故答案为:;(2a-3b)kJ/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