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10801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读某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通电后太阳可发光)图,完成下列各题。1. 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 地热能B. 重力势能C. 太阳辐射D. 太阳活动2. 该模型中有待改进之处有太阳位置需要上移 行星数量需要增加公转轨道未能显示 行星大小比例不当A. B. C. D. 【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生物活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C对。【2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近乎在同一平面上,图中太阳的位置过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转轨道未能显示 ,太阳系中的巨行星木星和土星体积大,图中可看出比例不当,D对。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运行在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晕(halo)轨道上的中继星“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图为“嫦娥四号登月位置及中继星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月球背面A. 终年处于黑夜B. 气温日较差小C. 受地球电磁干扰少D. 地形平坦高差小4. 能够对中继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A. 太阳辐射B. 太阳活动C. 月球自转D. 地球公转【答案】3. C 4. B【解析】“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月球背面,因月球阻挡,受地球电磁干扰少。月球表面没有风、流水,外力作用影响小。耀斑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传送。【3题详解】“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月球背面受地球电磁干扰少,C对,月球有自转,有昼夜交替现象,A错。月球上缺少大气,气温日较差大,B错。受外力作用影响小,地形起伏,高差较大,D错。故选C。【4题详解】能够对中继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太阳活动,耀斑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传送,B对。太阳辐射、月球自转、地球公转等,不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A、C、D错。故选B。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A. 软流层B. 地核C. 岩石圈D. 地幔6. 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 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D. 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6题详解】大气圈主要由气体、水汽和尘埃组成,A错;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对。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厚约30km,地幔厚约2840km,地核厚约3500km,C错。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D错。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 夜晚M地的风向为A. 西南风B. 东北风C. 东南风D. 西北风8. 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的原因是A. 人类活动差异B. 降水差异C. 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D. 高低差异【答案】7. C 8. C【解析】受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夜晚沙漠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绿洲气温较高,气压较低,M地的空气吹向绿洲。【7题详解】受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夜晚沙漠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绿洲气温较高,气压较低,M地的空气吹向绿洲,习惯上按北半球考虑,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为东南风,C对。A、B、D错。【8题详解】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的原因是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沙漠白天升温快,气压比绿洲低,夜晚降温快,气压比绿洲高,C对。人类活动差异不影响昼夜风向,A错。降水差异、高低差异,没有昼夜变化,B、D错。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济南市 2018 年 12 月 15 日、16 日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 B. C. D. 10. 与15日相比,16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减弱,增强B. 减弱,增强C. 增强,减弱D. 增强,减弱【答案】9. B 10. C【解析】【9题详解】近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后传到地面,地面吸收热量后以地面辐射形式放散热量,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升温,据此结合图示,为太阳辐射,为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选B。【10题详解】与15日的多云天气相比,16日为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高;晚上,云量少,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故16日比15日的气温日较差大,选C。【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增温,之后以红外线长波辐射形式向外辐散热量,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后大气会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放散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可以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被称为大气逆辐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其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与云量呈正相关。读“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1. 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A. 甲大气圈B. 乙岩石圈C. 丙水圈D. 丁生物圈12. 水循环A. 造成海陆变迁的速度加快B. 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 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D. 加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答案】11. A 12. B【解析】【11题详解】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和注记,蒸发、蒸腾指向甲圈层,甲是大气圈,A对。乙的蒸腾作用强,应是生物圈,B错。径流指向丁,丁表示水圈,D错。丙所代表的圈层是岩石圈,C错。【12题详解】水循环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B对。属于外力作用,主要是削山填谷,塑造多种多样的地貌形态,不能影响海陆变迁,A错。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C错。通过实现物质迁移,使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减小,D错。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通过长白瀑布与松花江相连。下图甲乙丙丁分别示意天池形成过程的某一阶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长白山天池形成过程正确的排序是A. 乙丙甲丁B. 甲丙丁乙C. 丙乙甲丁D. 丙甲乙丁14. 对长白山天池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盐度和含沙量较低B. 水生动植物较多C. 无结冰期和枯水期D. 受松花江水补给【答案】13. C 14. A【解析】【13题详解】长白山天池形成过程火山喷发形成火山锥;火山锥冷却萎缩下陷形成火山口;雨水汇集在火山口形成湖泊,其过程也是长白山天池高度变低和范围变大的过程,故C对。【14题详解】长白山天池是淡水湖、湖泊周围植被覆盖率高,故盐度和含沙量较低,A错;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山高水冷,里面的营养含量非常低。而且火山口是有强烈辐射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在这样一个严酷的环境当中是不会有生物生存的,B错。长白山天池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湖泊的结冰期长,C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天山天池补给松花江,D错。黄土高原拥有世界70%的黄土分布,这里处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交界处,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下图为黄土高原兰州一一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a、b为线上两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 图中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基岩风化B. 流水堆积C. 风力堆积D. 风力侵蚀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B. b地位于郑州附近,流水堆积抬高地势C. 从a至b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薄D. 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答案】15. C 16. D【解析】【15题详解】图中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层,是地质历史时期,被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来的。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属于风力堆积地貌,C对,B、D错。基岩风化物主要堆积在基岩的表层,A错。【16题详解】图示为黄土高原,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A对。b地海拔较高,位于黄土高原上,郑州位于华北平原地区,B错。图中可以看到,从a至b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厚,C错。结合图例,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D对。【点睛】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层,是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来的。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属于风力堆积地貌。结合图例中粗粒黄土和细粒黄土符号,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 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A. B. C. D.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B. 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地向下打井开采C. 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 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答案】17. C 18. C【解析】【17题详解】因图中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可判断该地经过了地壳的水平运动;因有岩浆岩分布,可判断该地经过了岩浆活动;岩浆周围岩石受高温影响,发生了变质作用;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形成,岩层表面遭受外力侵蚀。据此选C。【18题详解】图中显示,F层为向斜,不适宜修地下隧道;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背斜地向下打井开采;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处为沙丘,沙丘的地形坡度是迎风坡坡度平缓,背风坡坡度较陡,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A处为岩浆岩,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A处一般不可能找到化石。据此选C。当地时间 2018 年 9 月 28 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随后引发 1.5 米至 2 米高的海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图甲为本次地震位置示意图,图乙为本次海啸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 此次地震造成重大损失主要原因是震级大、震源深熟睡时间,防范意识薄弱建筑物抗震性能差道路崎岖,救援不力A. B. C. D. 20.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海啸应急逃生演练围海造陆增高海岸堤防 将人们迁至内陆居住A. B. C. D. 【答案】19. D 20. A【解析】【1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次地震7.7级,震级高;震源深度11千米,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时间为下午,并非熟睡时间。图示显示,在地震及海啸影响下,许多房屋坍塌,说明建筑物抗震性差,且区域有起伏,道路崎岖,救援不力,据此对,选D。【20题详解】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减轻损失;加强海啸应急逃生演练可以降低生命危险;围海造陆使得海啸缓冲带减少,不利于减灾;将人们迁至内陆居住不现实。据此分析对,选A。【点睛】地震中,地面建筑物的受灾程度称之为烈度,烈度与震级、震源深浅、地质构造、距震中的距离、建筑物的牢固程度等均有关。震级越大、震源越浅、地壳活跃、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下图为“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1. 下列与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关系密切的人口数据有()人口迁移数量 劳动人口比重人口死亡率 老年人口数量A. B. C. D. 22.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有()育龄妇女人数减少 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生活富裕程度提高A. B. C. D. 【答案】21. D 22. C【解析】【21题详解】与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关系密切的人口数据有劳动人口比重,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对。人口迁移数量 、人口死亡率对人口政策调整影响小,错。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加大,对。D对,A、B、C错。故选D。【22题详解】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儿防老观念淡化,对。育龄妇女人数增多,错。平均初婚年龄增大,错。人们的生活富裕程度提高,生育观念变化,对。C对,A、B、D错。故选C。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农民工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有更多“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3. “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撂荒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D.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24. “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 年龄构成的年轻化B. 性别结构的均衡化C. 技能与素质的提升D. 数量的大幅度提高【答案】23. D 24. C【解析】【2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开始实施。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使乡村经济发展更有潜力;城市经济仍在增长,产业没有饱和;生活成本过高,污染严重、乡村土地的大面积撂荒不是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4题详解】“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农民工“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技能和素质得到了提升。故C项正确。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性别结构的均衡化与人口红利升级没有关系。故A项、B项均错误。数量的大幅度提高并不是“城归”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升级,而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人口红利升级是指质量上的变化。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2017年6月23日,北京市设置了更多的“潮汐车道”。“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则反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 “潮汐车道”一般不宜设置在A. 交通拥堵的路段B. 道路的中央车道C. 车道较多的路段D. 车流量较少路段26. 有关“潮汐车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必须通过可变隔离护栏改变车道B. 可以拆除道路中央的隔离设施C. 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D. 可以减轻北京市城市交通污染【答案】25. D 26. A【解析】【25题详解】“潮汐车道”主要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在车道较多的路段,通过调节道路的中央车道不同时段行车方向来调节车流量,车流量较少的路段不宜设置,故选D。【26题详解】“潮汐车道”既可以通过可变隔离护栏改变车道,也可以不设置隔离护栏,车辆运行速度加快,有利于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故选A。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xx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8.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30%,预计xx中国市场销量将达到21万台左右,约占全球销量的5成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7.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原因是()A. 科技力量雄厚B. 国家政策支持C. 制造业规模大D. 劳动力数量多28. 中国东部沿海企业逐渐用机器人替代工人产生的影响是()缓解用工荒 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加速区域的产业转移 提高劳动生产率A. B. C. D. 【答案】27. C 28. D【解析】【2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机器人销售的原因。中国成为世界主要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快,制造业规模大,工厂数量多,机器人的销量多,与科技发达无关,A错;材料没有显示国家政策支持,错误;劳动力数量多不是机器人销量大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答案选C。【2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使用机器人的影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厂逐渐开始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人,其影响主要是减缓用工荒,对;对工人要求会更高,而不会降低,错误;使用机器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与加速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无关,因此错误,正确。故答案选D项。“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 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 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 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9. 黑龙江五常大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 光、热、水充足B. 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C. 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0. 促使黑龙江五常“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冷B.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人和培育C.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D.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答案】29. B 30. 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29题详解】东北地区纬度高,夏半年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 气温偏低,热量较其他地区不足,病虫害少,这些是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条件,A错误,B正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C错;我国东部地区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错。故选B。【30题详解】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是变暖,A项错误;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会提高水稻的品质,B项正确;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增加生产效率,C项错误;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能够保证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水源供应,D项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共4个答题40 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风能是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当发生材料二中左上图情况时,应出现于右上图中的_ (时段),画出材料二图中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 (填“变大”或“变小”)。(3)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4)下图是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气温最高的是_。(5)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_。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发生水平运动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6)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则A点代表_ (城市或农村)。【答案】(1)816时 如下图。(2)变小(3)如下图(4)BA(5)(6)城市【解析】【详解】(1)当发生材料二中左上图情况时,海洋气压高,陆地气压低,此时海洋气温低于同纬度陆地,应出现于右上图中的8-16时段。图中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的气压差变小,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变小。(3)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指向低压。f2表示地转偏向力,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f3表示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4)读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近地面等压面向的拱起的地点,气压高。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B。近地面气温大于高空,气温、气压状况相反,气温最高的是A。(5)选项中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地面冷热不均,受热上升,遇冷下沉,导致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发生水平运动。(6)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则A点代表城市,气温较高,气压较低。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说出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xx5月,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活动加剧,喷发次数多达20次以上,火山喷出的岩浆顺势而下,最终注入大海。(2)说出此次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依据。(3)分别说出图中所属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答案】(1)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被破坏成碎屑物质后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2) 地幔和地壳 莫霍界面(3)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 地壳运动 风化、侵蚀作用【解析】【详解】(1)沉积岩属于外力作用形成,其形成过程是: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被破坏成碎屑物质后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2) 此次火山的岩浆喷出了地表,故岩浆穿越了莫霍界面进入了地壳,岩浆存在于软流层中,故此次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有地幔和地壳。(3)图中指向了变质岩,故-变质作用;指向了岩浆,故为重熔再生作用;由地内指向了地表,故为地壳运动;为地表的破坏作用,故为风化、侵蚀作用。【点睛】1、地质循环:2、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 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西北地区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33.读“某城市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大型批发市场选址在处,简述其理由。(2)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合理的理由。(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答案】(1)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2)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3)方案一、东北部,理由: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方案二、西南部, 理由: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解析】【分析】难度较小,考察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及其成因,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合理分析城市工业分区布局的原因。【详解】1.大型批发市场的选址要求土地面积广阔,因此位于郊区土地充足,并且地租便宜,同时靠近铁路或者是公路位于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2.化学工业园对于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其布局应当位于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或者是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同时要远离河流,或者是位于河流的下游,对于城市的水污染较小。3.首先要表明态度,其次要阐述理由,位于东北部可以打靠近公路和铁路同时接近工业区,便于上下班。位于西南部,属于河流的上游,水源好,同时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点睛】任何有污染的企业都要考虑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有大气污染的企业通常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同时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通常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地区,或者是远离河流,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企业,通常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相关部门对云南省西部山区桌自然村进行了农业普查,下图是该村地形剖面图,下表是该村不同海拔土地利用结构(%)。该村面积约1.5平方千米,xx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生产的熟制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热,海拔1000米附近稻田一直保持一年两熟,成为该村的基本农田。(1)与户籍人口相比,简述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2)表中,该村“其它”土地包括多种利用类型,请列举其中2种主要类型。(3)说明海拔1000米附近稻田成为该村基本农田的有利条件。【答案】(1)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小。(2)林地(果园,茶园),水域(草地,荒地),交通用地(建筑用地,厂房,商店)。(3)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位于阳坡,光照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解析】【详解】(1)该村位于云南西部山区,xx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说明有大量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所以,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是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小。(2)该村位于云南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如果园,茶园等。包括水域,或草地,荒地等。包括交通用地,建筑用地,厂房,商店等用地类型。(3)海拔1000米处,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结合剖面图注记,该处位于阳坡,光照强。剖面线坡度小,说明地形平坦,便于耕作。住宅区海拔900-1100米,稻田处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点睛】xx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说明有大量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常住人口以老人、儿童为主。农业生产条件,主要从气候(热量 、光照)、地形、土壤、历史等因素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