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0880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论衡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这体现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 刀耕火种 B. 休耕轮作 C. 精耕细作 D. 耒耜耕作2.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 铁犁牛耕 B. 重农抑商 C. 闭关锁国 D.小农经济3.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B.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C. 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度D.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4. 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这反映汉武帝时期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D.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5. 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这种变化反映了A.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B. 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C.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 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6. 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新的生产关系兴起 B.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7. 清朝时,山西商人在青海、北京、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等都是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的。另外,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由此可知A. 晋商是当时最强的商帮 B. 晋商活动范围广泛C. 长途贩运贸易由此出现 D. 晋商文化影响有限8.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A. 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 B. 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 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 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9. 下列经济现象出现在同一朝代的是“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A. B. C. D. 10. 李伯重教授的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指出1550年开始(明朝的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再到清朝的前期,我国出现早期工业化。我国的早期工业化A. 成功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 主要的生产方式表现为官营手工业C. 促进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经营 D. 拓宽江南工业化地区农民收入渠道11. 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18世纪,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这主要因为A. 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B.英国地理位置优越C. 意大利的文化传统 D.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2.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人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 推动两国成功实现社会转型B. 改变了两国原有的发展轨迹C. 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不利于改善民众生活D. 打击了海外贸易,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13. 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材料反映了当时A.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C. 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 D. 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14.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农业快速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C. 工业革命加快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D. 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人口流动15. 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A. 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 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 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16.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 英国成为了中国的商品市场 B. 中国的棉纺织技术领先英国C. 中国在与英国贸易呈贸易顺差 D.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17.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建,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还附设翻译馆、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有“中国第一厂”之誉。对其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有利于政治体制变革 B. 引进传播启蒙思想C. 推动近代教育发展 D. 有效抵御了列强侵略18. 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 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A. 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B. 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C. 实业救国思潮成为主流 D. 收回利权斗争的推动19. 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有 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官僚资本的迅猛发展A. B. C. D. 20. 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 城乡思想观念差异受政治体制影响 B. 交通的变迁是风俗变革的根源C. 民国的建立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D. 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21 .布哈林说:“因为没有西方的普遍革命,我们目前进入这样一个时期,在这里直接通向共产主义制度的道路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俄国革命将经历大量的曲折、迂回和转折。”在“这样一个时期”,俄国采取的政策是A. 取消自由贸易 B. 允许利用外资 C. 建立集体农庄 D. 实施五年计划22. 学者钱乘旦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是A. 苏俄新经济政策 B. 苏联斯大林模式 C. 美国罗斯福新政 D. 中国的改革开放23.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A. 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 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C. 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 D. “滞涨”型危机得以缓解24. 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资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B. 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存资源C. 富人更富是贫困增加的根源D. 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25. 1971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A. 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B. 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C. 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D. 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26.下面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说明我国部门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卫生其他投资比例58.2%7.6%19.2%7.2%7.8%A. 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均衡 B.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C. 从农业国成为了工业国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27. 1962年同1960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47个百分点。据此可以推知A. 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 B. 计划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C. 国民经济结构实行了调整 D. “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28. 下表为1978xx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表。据此可知. A.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B.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缩小C. 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D.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A. 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D. 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30.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二.非选择题(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 12分)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通商以来,凡华民需用之物,外洋莫不仿造,穷极精巧,充塞土货。彼所需于中国者,向只丝茶两种;近年外洋皆讲求种茶、养蚕之法,出洋丝茶渐减,愈不足以相敌。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是以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主张兴办民用工业的原因。(4分)材料二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理解。(4分)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原因。(4分)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8871936年中国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的增长及比重变化(单位:亿元)资料来源:赵津中国近代经济史机器生产手工生产合计1887年产值01143411434比重(%)01001001914年产值2901499115281比重(%)18998111001936年产值13121933520647比重(%)635936510019141936年增长率710116从表中提取近代经济的相关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33.(1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摘编自【美】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时期海外贸易活跃和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9分)(2)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国际贸易存在哪些问题?20世纪4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7分)高二历史开学初考试答案一、 选择题1.C2.D3.B4.D5.6.D7.B8.C9.D10.D11.A12.B13.C14.C15.A16.D17.C18.A19.A20.D21.B22.B23.B24.A25.B26.B27.C28.D29.D30.A二、 非选择题40分31. 【答案】(1)原因:实现国家自强;防止财富外流。4分(2)理解: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采用大机器生产),官员创办企业有利于打破重农抑商传统观念,民用工业的资本投资、产品销售等带有资本主义色彩。4分(3)南京国民政府时全国基本统一;国民政府政策支持。4分32. 【答案】示例1:论题:1887-1936年间中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阐述:1887年中国机器生产产值和比重为0,1914年和1936年的比重分别增长到了189%和635%,这说明近代工业产生并得到了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工业的产生,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诞生;1914年后,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机器生产得到大幅增长;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机器工业的发展。示例2:论题:1887-1936年间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程度不断加深。阐述:中国传统经济是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1887年中国手工生产比重是10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导地位;1914年和1936年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机器生产比重大幅增加,冲击并瓦解了传统手工业,手工生产比重出现一定的下滑,反映了字眼经济瓦解的程度不断加深。33.【答案】(1)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2)问题: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出现严重争端。解决: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7年签署“关贸总协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