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879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当前的许多流行语都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极受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糅合在一起,这个词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人们在生命中创造和享用文化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D互联网成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2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全卷从左上方鄱阳湖,庐山含鄱口画起,从水天一色的鄱湖进入云气辉映的崇山峻岭之中。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张大千创作庐山图是一种文化活动;庐山图是庐山自然美在文化上的反映; 庐山图是张大千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 3孔乙已新传:生活在新时代的孔乙已,面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进诸多重大公共决策的现象,到省城进修电脑技术并免费教授给鲁镇人民。如今,鲁镇人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当地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出(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ABCD4文化是品牌要塑造的重要元素。换一个角度看,文化其实是赋予产品的附加价值。消费者购买到一样产品,所得的不仅是这个产品带来的实际功能,还有产品品牌的文化附加值。赋予产品品牌以文化附加值( )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认同 说明文化越来越成为价值创造的动力 表明经济离开文化就无法存在与发展 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A B C D5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提升“硬实力”,也离不开挖掘和培育“软实力”。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这是因为( )A我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同等重要B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C文化软实力决定着我国的综合国力D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6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A B C D 7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的最佳途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A B C D8“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 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则出自外交部的招聘广告引发疯狂转载和热议。当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网络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们的生活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BCD9“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一生,浓缩了中国人从屈辱走向自强的艰苦征程,代表着一代人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西式教育创新意识的熏陶,并未冲淡钱学森身上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这说明了(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A B C D10梦想合唱团由8位明星召集8支梦想合唱团,通过合唱训练和竞赛,完成家乡的一个公益心愿。选手们用声音唱出了梦想的温度,用激情传递了坚持的力量,在荧屏上掀起了一场关于梦想的狂欢。这体现了( )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 C D11一书一世界,多藏一本书,就多拥有一个精神世界,多拥有一方自由天地;多看一本书,思想境界就高一层,人生视野就宽一度。这蕴含的道理有( )书香飘溢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 优秀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强制的 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 12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衍生出“宅文化”和“宅生活”。不出门就能知晓天下事;不逛街也能买到心仪商品;不必舟车劳顿,就能和远方的亲友早畅叙如晤。这体现了( )A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的B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C受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日益多样D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13xx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布重要讲话。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都有自己的精辟和独特的个性 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 B C D14具有157年历史的东莞道生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xx年被拆,引发广泛关注。不久,东莞市政府决定在原址复建。保护好文物古迹主要是因为它:( )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作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 B. C. D. 15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文化的内在要求A B C D16中国的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和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未来的三到五年,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主要因为()A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B大众传媒具有方式灵活、反馈及时的特点C大众传媒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D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17最近,“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异常火爆。其火爆的背后是人们对汉字危机的普遍忧虑。除了对“提笔忘字”的感慨,人们更担心的是,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和美感在互联网时代逐渐被遗忘。当“汉字英雄”评委将某个字的构成、来历娓娓道来时,许多人才意识到,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上述活动 ()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抵制网络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ABCD18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19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日前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传统文化制约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B.C. D.20目前,就各地纷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事众说纷纭: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人们发自内心地想保护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有的人认为,这是跟风赶潮,盲目行动。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的自我觉醒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纯正性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要封存或改造A B C D21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传统习俗要在变革中发展 D.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22“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3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学会责备;生活在仇恨中的孩子,学会争斗;生活在漠视中的孩子,学会自卑;生活在宽容中的孩子,学会忍耐;生活在承诺中的孩子,学会自爱;生活在赞美中的孩子,学会欣赏;生活在赋予中的孩子,学会贡献;生活在关爱中的孩子,学会喜乐;生活在宽恕中的孩子,学会博大!上述材料表明( )文化对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ABCD2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部吸收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会发挥积极作用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A BC D25数字图书馆广泛建立使大量的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这说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C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xx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2*2550分)题12345678910111213答题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化素质全面提高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措施的文化依据。(12分)27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经济日益全球化,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频繁。特别是面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阿拉伯之春”的不断发酵,世界主要国家围绕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较量更加激烈,中国也成为一些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因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越来越频繁的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现象。(14分)28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请对观点一、二作简要评述。29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然而,在西方“愚人节”“圣诞节”等传统节日的侵蚀渗透下,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12分)xx届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答案1-25 BDCDD CCBCC BCCAC CCDAD BBBBB26、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的振兴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4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4分)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4分)27、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越来越深入,文化的交锋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必须适应世界文化发展的这一趋势。(4分)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交融中,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4分)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抵制西化与分化的图谋。(2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分)28、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应该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观点一看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观点二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但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是不科学的。(4分)文化传承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又要反对 “历史虚无主义”。(4分)29、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分)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不应该“全盘照搬”和“断章取义”。(4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