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9137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V)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 孙膑兵法中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 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2.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3.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4. 高二(二)班学生在排练“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是( )A.民为贵,君为轻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D.君臣父子,天之常理5.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6.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B. C. D.7. 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8.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9.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10.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11.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表明的实质问题是()A.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 B.中国古代先进科技的沦丧C.社会环境决定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 D.指南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2.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了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3.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14. xx年8月24日,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5号决议,冥王星被正式从九大行星中除名,而将其列入“矮行星”。冥王星的发现当年是根据()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B.牛顿力学的推算 C.法拉第定律的推算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5.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环境考察中发现,不同品种的动物整体形态相似,属于相近的物种,但各具特点,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由此他认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 )A.上帝选择 B.人工选择 C.社会选择 D.自然选择16. 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1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8. 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19. 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 、袁隆平)。”这句话说明( )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20. xx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革”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1.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2.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它“既是对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的一种反思和修正,也是对文艺复兴以来崇尚古代的一种反叛”。这种文艺思潮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3.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 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文中他的作品是( )A.马拉之死B.格尔尼卡 C.泉D.思想者24.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25.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26.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27. “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这里的“异端邪说”是指(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枪杆子里出政权理论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D.城市武装起义理论28. 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A.完成了拨乱反正 B.打破了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深化了体制改革29.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春足迹,亦透露了其一年来最为牵挂的问题,具有深刻的符号意义。右图为xx年1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与民众共迎新春和山村孩子放鞭炮。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传统,领导人春节期间慰问走访忙碌却不休假,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 )A.中国先进生产力 B.中国先进文化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社会主义发展方向30.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句话(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C.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二、材料题31.(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 长!”“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材料三 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卢梭社会契约论(1).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4分)(2).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要思想,(3分)并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多方面概括材料二、三所涉及的这两场运动的相同点。(至少三点)(6分)(3).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6分32.(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是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子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材料二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挨打、屈辱、抗争,让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中国无法绕开的主题,更激发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抱负;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绕,亿万人心结难解。摘自任仲平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治国主张。(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各派别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做出的反应,新文化运动后期在道路选择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3).请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史实,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概述中国共产党“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9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5BABCD 610ADAAD 1115CABBD 1620ADAAA 2125ABBDC 2630CCBCD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孙膑兵法和商君书都主张进行战争,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都希望通过在争霸战争中获胜,从而推动本国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人民反对战争,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局面是社会动荡在思想上的反映,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孙膑和商鞅的主战思想,并未涉及统治者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故选B项。2.答案:A解析:材料中二者“同归于治”,体现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合流,佛教受儒学影响,主动适应社会,A项正确。3.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朱元璋认为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排除A项,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休养生息和儒法二家的治国思想,排除C、D两项。4.答案:C解析:陆九渊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因此,根据其主张应选C。5.答案:D解析:董仲舒新儒学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而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无疑与儒家伦理道德相抵触。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6.答案:A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新”。所谓“新”,即明清时期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的,依据这个思路,可以很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希腊“智者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以人为本,从而往往会造成人人私欲泛滥,甚至会造成道德败坏,所以,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故D项正确;“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揭示的是经济方面,与题干信息没有直接关联性,故A项排除;“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实际上与“人是万物的尺度”背离,故C项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智者学派思想主张的准确理解与认识。8.答案:A解析:马丁路德开展宗教改革是为了否定教皇权威,形成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是其意义但不是实质意义;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这一说法不正确,他维护的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此题应选A项。【点评】因信称义是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核心。他认为,基督徒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他们“因信称义”,不再受善功律的支配,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个人关系。灵魂的得救不是教会的工作,是上帝把恩赐给了他的信仰者。因此,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9.答案:A解析: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根据课本所学可知“理性”是指分析问题的方法具有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精神,故A项正确。B、C、D三项是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10.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和挑战教会权威以及反对封建等级、封建特权等,这符合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主张,故选D。A、B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C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人物。11.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科技受封建专制制度、小农经济、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一些科技成果用于迷信活动的现象,而西方国家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科技成果广泛用于促进社会进步,如将罗盘针用于地理大发现。12.答案:A解析: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这一原理,明朝中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市民阶层壮大的同时,也引起思想文化的变化,明末思想家李贽反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冲破封建纲常名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在文学上的表现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C项是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应排除。13.答案:B解析:汉字演变总趋势应是由繁到简,排除A;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这是最初文字的特点,排除C;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这是文人画的特点,排除D。故本题选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符合题干图片信息。14.答案:B解析:经典力学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故选B。15.答案:D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6.答案:A解析:英国出现火车前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等级观念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受到冲击,A项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蒸汽时代”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材料即可得出答案。17.答案:D解析: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所以答案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1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这段评论材料首先指明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到儒家思想的禁锢与束缚,妄自尊大,愚昧无知,最终导致中国逐渐落后,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为挽救危机,国人提出了一系列的学习西方的主张,张之洞的劝学篇出版,表明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说明了张之洞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故选A。BCD选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9.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政策的作用。而袁隆平研制成功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提高20%左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说明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所以应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进步相辅相成。20.答案:A解析:“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来的,A项是在1953年到1956年进行的,故选A。B项是在1958年;C项是从1966年开始的;D项是在1978年后。【点评】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21.答案:A解析:本题题干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A项可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项排除;1995年中国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项排除;“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结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D项排除。【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掌握1977年恢复高考的背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科教兴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等。22.答案:B解析:该题材料中的最关键的信息是“对启蒙运动的理性的一种反思和修正”,根据史实背景,该文艺思潮当属浪漫主义风格,故B项正确。23.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分析可知,这显然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四个选项中,格尔尼卡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答案为B项。24.答案:D解析:“君主可以不要” 说明否定传统忠君思想,AB排除;“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说明强调国家民族意识;C无从体现。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25.答案:C解析:孙中山指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 “一劳永逸之计”,把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相结合,即民生主义。故选C。考点:三民主义。点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6.答案:C解析:【命题立意】本题考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题思路】从材料看,“一九九二年”“南海边”是指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排除A,B,D。正确答案为C。2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异端邪说”指的是毛泽东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依据所学知识,毛泽东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所以答案选C。28.答案:B解析: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拨乱反正的步伐,92年南方谈话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故A项错误;两次谈话都打破了思想束缚,前者打破了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后者打破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故B项正确;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是前一次谈话的影响,后者没有,故C项错误;两次谈话主要从思想层面推动思想解放而非具体的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29.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领导人春节期间慰问走访忙碌却不休假”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故此题选C项点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意义: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南。30.答案:D解析: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选D。点评: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和有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回到北京后,他又视察了首钢。邓小平在南方各地巡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称为“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材料题31.答案:(1).“不脱儒家思想理路”:以民为本(民主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新见”: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法治。(4分)(2).主要思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3分)相同点: (6分)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都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奠定思想准备;都弘扬了人文主义;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等。(答出三点即可得分)(3).影响:(6分)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32.答案(1).老子:无为而治;孟子:施行仁政;韩非子:依法治国;墨子:以贤治国(4分)(2).反应:维新派: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变化:从“走西方人的路”到“走俄国人的路”。(8分)(3).民族: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 民权: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颁布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民生: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生产力)。(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